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锦淳

作品数:10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2篇远端
  • 2篇皮瓣
  • 2篇桡骨远端
  • 2篇外固定
  • 2篇外固定器
  • 2篇外固定器治疗
  • 2篇外科
  • 2篇肌腱
  • 2篇功能性
  • 2篇固定器
  • 2篇固定器治疗
  • 1篇岛状
  • 1篇岛状皮瓣
  • 1篇远端骨折
  • 1篇掌骨
  • 1篇掌指
  • 1篇掌指骨
  • 1篇指骨
  • 1篇软组织

机构

  • 5篇上海市伤骨科...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滑县骨科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江苏省原子医...

作者

  • 10篇陶锦淳
  • 2篇明立功
  • 2篇明新武
  • 2篇明新忠
  • 2篇明新杰
  • 2篇杨佩君
  • 1篇刘炳荣
  • 1篇明立德
  • 1篇连平
  • 1篇姜佩珠
  • 1篇张全金
  • 1篇梁小军
  • 1篇李联铭
  • 1篇明立山
  • 1篇陈奕明
  • 1篇明新广
  • 1篇张连生
  • 1篇孙荣华
  • 1篇张言凤
  • 1篇徐建广

传媒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华整形烧伤...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5
  • 1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89
  • 1篇1987
  • 1篇198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臂逆行岛状皮瓣的改进与临床应用
1991年
我们将前臂逆行岛状库瓣的血管蒂旋转点移向远端以延长其长度,并形成一蒂多瓣,用于手部远端损伤多创面的修复,临床应用7例,均获良好效果。
吴正荣周金明陈奕明柏家义郁荣才陶锦淳
关键词:岛状皮瓣双叶前臂逆行岛状皮瓣
500例成人腕掌指数与腕尺指数的测定被引量:2
1995年
500例成人腕掌指数与腕尺指数的测定承建清,陈元璋,陶锦淳在同一位置、同一条件下,由同一位医师对500例成人腕部拍摄X线正位片,以求得出腕掌指数及脱尺指数的正常值。经过测定第3$骨长度、腕骨高度、腕尺距离,根据所得数据,腕掌指数为0.516,腕尺指数...
承建清陈元璋陶锦淳
关键词:腕骨掌骨尺骨
钳夹式内固定钢板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1991年
钳夹式内固定钢板具有"记忆"效应。它有一主干和3~4条相对应并弯成弧形的臂杆组成。可起到多点固定作用,又不影响关节活动,手术操作方便,取钢板容易。本文报道应用于有手术指征的各类短管状骨骨折64例,其中有随访结果的52例,全部骨性愈合。无一例畸形愈合。外固定时间短。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
杨佩君陶锦淳葛茂之
关键词:内固定骨板骨折钢板合金
功能性外固定器治疗青壮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研究功能性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有效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自 1998年以来 ,应用自行研制的功能性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 18例。结果 :经 3~ 17个月的随访 ,复位质量优良率达 89%。 1年后随访功能优良率达 94% ,平均 4.8个月恢复。固定期间背侧固定针松动 1例 ,4个钉孔感染 ,去除外固定器经换药痊愈 ,1例正中神经于复位固定后即有所改善 ,2个月后随访恢复正常 ,骨折愈合时间 5~ 12周 ,平均 10周。结论 :该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各类型骨折是一种可靠的有效方法 ,非超关节固定 ,术后即可行腕关节活动。
明新杰明立功明新忠明新广明新武张全金郭永刚陶锦淳
关键词:桡骨远端C型骨折青壮年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钉在手外科中的应用被引量:2
1986年
镍钛记忆合金,首先由Buellckler于五十年代末发现。近年来已开始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我们自1982年开始用于治疗手部骨折,取得良好效果。应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制成压缩U形钉和压缩钢板螺丝钉,用于治疗手指、掌骨骨折和腕关节固定,特别是后者,可以起到多点固定作用,有利于对短管状骨的固定。
杨佩君陶锦淳张言凤
关键词:手外科腕关节关节功能
功能性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测试及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进行功能性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测试 ,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 1 2具新鲜尸体桡骨标本对其骨折固定后在扭转、弯曲、拉压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实验分析 ,并应用临床 4 1例。结果 弯曲、扭转试验在1 2Nm~ 4 8Nm力的作用下其变化微小 ,拉压试验 1 0N~ 4 0N力作用下其变化不大 ,在试验中未见固定折端处钢针拔出及外固定器损坏 ,并通过对 4 1例患者 4个月~ 1 5个月的随访 ,骨折端复位优良率达 93% ,腕关节功能优良率 98%。结论 该外固定器操作简单 ,固定可靠 ,创伤小 ,并发症少 ,符合桡骨远端的生物力学需要 ,使骨折复位与固定 ,愈合与功能恢复同步进行 ,可作为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较理想方法之一。
明新杰明立功明新忠明立德明新武明立山李联铭陶锦淳何正瑞沈金根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生物力学
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的急诊修复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探讨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的急诊修复方法。方法1999年1月~2002年1月共治疗125例手外伤后伴有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根据术中软组织缺损情况,分别采用了手指掌侧推进皮瓣(21例)、V-Y皮瓣(19例)、双三角皮瓣(37例)、第四掌背动脉皮瓣(2例)、带桡神经浅支的示指背侧岛状皮瓣(9例)、中指尺侧及环指桡侧岛状皮瓣(2例)、前臂逆行岛状皮瓣(3例)、股前外侧游离皮瓣(4例)、足背复合游离皮瓣(2例)、趾皮甲瓣(1例)、锁骨下皮瓣(16例)、交臂皮瓣(2例)、腹股沟皮瓣(4例)、腹壁皮瓣(3例),进行急诊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结果术后有4例出现感染皮瓣坏死,行残端修整,其余修复后外形良好,2例腹股沟皮瓣断蒂后皮瓣臃肿,行去脂术后外形良好。结论手部外伤后软组织缺损根据软组织的不同缺损情况选用恰当的一期急诊修复方法,具有创面可直接覆盖,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手部外形良好等优点。
王加宽姜佩珠徐建广陶锦淳
关键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外科皮瓣急诊修复
微型弧形髓内钉治疗掌指骨骨
1989年
手部骨折是比较常见的骨损伤,其治疗方法颇多。我们根据Ender钉治疗胫骨骨折的原理,在测量了200根手部掌指骨长度及髓腔内径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微型弧形髓内钉。
连平张连生孙荣华尹忠记施华华程福贞陶锦淳
关键词:掌指骨骨折
CO_2激光吻合肌腱的实验研究
1992年
本文用37只家兔的148支右后足的第Ⅰ~Ⅳ趾趾深屈肌腱,作二氧化碳激光(CO_2)吻合肌腱实验研究,全部肌腱用手术刀横断。8支肌腱作原始Kessler法重建术,并作生物力学测定。140支肌腱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用Kessler法重建肌腱,用8~0缝线缝合肌腱断端对合处腱外膜。实验组也作Keasler法重建肌腱,用功率3W、光斑直径1.0mm、光脉冲时间0.1s的CO_2激光束对肌腱外膜作环形叠瓦式照射。生物力学测定,二组肌腱的抗断裂强度无显著差异(P>0.05),而二组均优于原始Kessler法的强度(P<0.05)。炎性反应、异物反应和腱周粘连,对照组均比实验组明显。
刘炳荣梁小军陶锦淳
关键词:肌腱CO2激光吻合术
屈指肌腱损伤的康复治疗
1987年
康复医学的目的在于尽量消除或减轻由伤痛所造成的功能障碍,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活及劳动能力。康复医学的范围很广,本文只涉及屈指肌腱损伤的康复治疗。
陶锦淳
关键词:屈指肌腱损伤康复治疗按摩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