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妊娠
  • 2篇血压
  • 2篇妊娠期
  • 2篇妊娠期高血压
  • 2篇高血压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右旋糖...
  • 1篇低分子右旋糖...
  • 1篇动脉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血管
  • 1篇冻融
  • 1篇冻融胚胎
  • 1篇冻融胚胎移植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弹性
  • 1篇右旋糖
  • 1篇右旋糖酐
  • 1篇诱导化疗

机构

  • 5篇武警江西总队...
  • 1篇江西医学院第...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陶元
  • 1篇侯永春
  • 1篇李遹
  • 1篇黄建贞
  • 1篇曾芳
  • 1篇余济春
  • 1篇陈玲琴
  • 1篇易红霞
  • 1篇罗贵

传媒

  • 2篇武警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0
  • 1篇200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术前诱导化疗治疗晚期头颈癌7例报告
2001年
现代头颈部肿瘤治疗,一方面要彻底切除肿瘤,另一方面要尽可能保留器官功能.基于上述观点,我们利用术前诱导化疗治疗7例晚期头颈癌患者,报告如下.
罗贵陶元余济春
关键词:术前诱导化疗手术治疗晚期头颈癌颈淋巴结转移
改良促排周期对FET助孕患者妊娠情况的影响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改良促排周期对冻融胚胎移植(FET)助孕患者妊娠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2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FET助孕的212个周期患者开展试验。将其按照子宫内膜准备方案的差异分作激素替代周期(HRT)组74例,降调HRT组56例,自然组51例,改良促排组31例。对比四组移植胚胎及子宫内膜厚度情况、妊娠情况、母体妊娠期疾病发生情况。结果:四组移植胚胎数量与转化当天子宫内膜厚度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四组生化妊娠率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降调HRT组、改良促排组临床妊娠率与活产率均高于自然组(均P<0.05)。HRT组、降调HRT组HDCP发生率为22.86%、19.35%,均高于改良促排组的0.00%(均P<0.05);四组GDM、胎膜早破及前置胎盘发生率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改良促排周期应用于FET助孕患者中可获得高于自然周期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且在预防HDCP方面的效果优于降调HRT周期。
黄建贞易红霞曾芳陈玲琴陶元
关键词:冻融胚胎移植妊娠情况妊娠期高血压
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2010年
李遹侯永春陶元
关键词:低分子右旋糖酐过敏性休克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颈动脉血管结构及功能变化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简称妊高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PIH)患者产后颈动脉血管结构及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04至2016-04就诊于武警江西总队医院妇产科的10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PIH患者,56例)和对照组(正常妊娠孕妇,52例),分别于妊娠晚期及产后3、6个月应用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分析技术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颈动脉血管弹性,评价指标包括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僵硬度(β)、顺应性(AC)、膨大指数(AI)、弹性系数(EP)。结果研究组孕妇妊娠晚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617.83±187.62)vs(454.36±142.54)],且血管弹性指标PWVβ、β、AI及Ep较对照组升高[(6.63±1.39、11.24±1.77、13.57±4.58、134.52±19.62)vs(5.54±1.21、5.54±0.88、-1.67±6.92、71.02±15.18)],而AC较对照组明显减低[(0.63±0.18)vs(1.02±0.24)],两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产后3、6个月两组孕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五项颈动脉血管弹性指标(PWVβ、β、AI、Ep及AC)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PIH患者颈动脉血管结构和弹性会发生改变,至产后3个月颈动脉血管结构和弹性可恢复正常,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分析技术对评估血管结构和弹性功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陶元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颈动脉血管弹性
妊娠糖尿病患者血Betatrophin、HbA1c、25-(OH)VitD3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mellitus,GDM)患者血Betatrophin、HbA1c、25-(OH)VitD3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GDM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80例健康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中Betatrophin、HbA1c、25-(OH)VitD3的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孕妇血Betatrophin、HbA1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25-(OH)VitD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维生素不足发生率(86.2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DM患者血HbA1c水平与Betatrophin水平呈正相关(r1=0.452),与25-(OH)VitD3水平呈负相关(r2=-0.556),血25-(OH)VitD3水平与Betatrophin水平呈负相关(r3=-0.358),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和25-(OH)VitD3分别是GDM发生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P<0.05)。结论血Betatrophin、HbA1c及25-(OH)VitD3水平与GDM有密切联系,妊娠期及时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控制血糖,降低GDM的发生率。
陶元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HBA1C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