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韶红
- 作品数:123 被引量:337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儿童脑裂头蚴病1例被引量:2
- 2015年
- 患者,男,11岁,安徽省天长市人。2014年11月9日因“惊厥1次,持续时间约3 min”入住安徽省天长市人民医院。患者父亲主诉其3个月前常出现脚麻、头痛和抽筋。该次惊厥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双眼上翻,口唇青紫,且伴有呕吐。11月10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发现左侧额顶叶占位性病变,伴周围脑水肿,怀疑脑肿瘤或寄生虫感染。为进一步确定病因,患儿于11月12日转入上海市新华医院,进行CT和MRI检查,提示左侧额顶叶占位性病灶,伴周围明显水肿。
- 蔡玉春张永年李浩陈韶红
- 关键词:脑裂头蚴病头颅磁共振成像占位性病变儿童寄生虫感染MRI检查
- 蛋白芯片在寄生虫病免疫学诊断中的应用前景被引量:1
- 2010年
- 蛋白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高度集成化的分析和研究手段,该技术具有高通量、快速、高效、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等特点,在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司法鉴定、卫生检验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该文阐述了蛋白芯片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制备,结合寄生虫病诊断的内容和特点,就蛋白芯片技术在寄生虫病免疫学检测领域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和展望。
- 陈木新陈韶红陈家旭
- 关键词:蛋白芯片寄生虫病免疫学诊断
- 浙江天台、宁海县并殖吸虫DNA序列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为了解浙江各地肺吸虫的遗传背景,对天台县和宁海县并殖吸虫的虫种进行了DNA序列分析,以期探讨并殖吸虫的虫种命名和其与临床致病的联系.采用DNA测序技术,对两地并殖吸虫囊蚴的核糖体DNA第二间区(ITS2)的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并观察囊蚴形态.通过ITS2的基因序列与从GenBank检索到的卫氏并殖吸虫序列比较,结合形态观察,确定天台、宁海县的肺吸虫为卫氏并殖吸虫;而宁海县的并殖吸虫ITS2序列与卫氏并殖吸虫相似,但囊蚴的形态却存在大小之分.
- 柳建发廖奇蒋雯雯陈韶红
- 关键词:并殖吸虫DNA序列PARAGONIMUSSPP
- 卫氏并殖吸虫感染犬循环抗原和特异性抗体的动态观察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观察人工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的犬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和循环抗原的动态变化。方法按常规方法从阳性溪蟹中分离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并定量感染家犬,从感染后d4开始采血分离血清,用多抗dot-ELISA法检测犬血中循环抗原(CAg),观察从d4到d133之间感染犬血中循环抗原(CAg)及对感染卫氏并殖吸虫2个月的犬用吡喹酮治疗前后血清循环抗原(CAg)的动态变化。用ELISA法检测从感染2w至19w不同间隔时间内犬血清中特异性抗体(Ab)的动态变化。结果人工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的家犬,有2只犬在感染d6时有循环抗原出现,d10 6只感染犬都能检测到循环抗原,检出稀释度在1∶8~1∶128之间,到感染后14d时,稀释度最高可达到1∶256,并一直维持到34d,56d以后逐渐下降,到84d下降至零。对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的犬用吡喹酮治疗3d后,其循环抗原有短暂出现上升的趋势,但在6d后逐渐下降并消失。感染犬在4周时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抗体最高滴度维持时间为4周~12周,并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结论犬在感染卫氏并殖吸虫后的10~56d内,用多抗dot-ELISA法可在其血清中检测到循环抗原(CAg),得出在这段时间检测循环抗原具有早期诊断价值。但感染犬在用吡喹酮药物治疗后有短暂的循环抗原出现,一周后逐渐消失。
- 陈韶红周晓农张永年陈家旭
- 关键词:卫氏并殖吸虫循环抗原特异性抗体
- 应用FTA/PCR检测粪便中隐孢子虫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建立用FTA/PCR检测粪便中隐孢子虫的技术,并与常用的商业化的粪便DNA抽提试剂盒进行比较。方法选择经病原学检测已经确诊的隐孢子虫阳性和阴性粪便,分别采用FTA卡和商业化DNA抽提试剂盒抽提粪便样本中DNA,进行巢式PCR扩增,对PCR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并利用BLAST在NCBI上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做同源性分析,确定虫种。结果应用商业化DNA抽提试剂盒抽提DNA,无论是否反复冻融破壁,2个阳性对照样本扩增出目的片段,另3个阳性样本未扩增出特异性条带。样本纯化后应用FTA卡抽提DNA进行PCR检测,所有阳性粪样均扩增出830bp左右的目的片段,通过测序和比对,其中2个为贝氏隐孢子虫,1个为火鸡隐孢子虫。结论应用FTA进行粪便样本中隐孢子虫DNA的抽提方法具有简单有效、快速灵敏、准确可靠等特点,可以应用于粪便中隐孢子虫的检测。
- 田利光张小萍陈韶红刘琴郭俭蔡玉春陈家旭周晓农
- 关键词:隐孢子虫巢式PCR
- 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1例被引量:2
- 2016年
- 患者,男,20岁,农民。新疆阿图什市阿湖乡人。腹泻症状持续5年,每天腹泻2~3次,伴消化不良,消瘦,在当地治疗无效.
- 宋鹏张永年李浩陈韶红
- 关键词: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症状持续腹泻
- 对并殖吸虫病患者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相关性的初步观察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了解并殖吸虫感染者痰液检测、血清抗体与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并殖吸虫病或疑似并殖吸虫病的患者89人,分别进行病原学痰液检测、免疫血清学(DIGFA和ELISA)、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和分类百分比检测。结果89例患者中有47人痰卵检测阳性,阳性率达到52.8%,免疫胶体金渗滤法和ELISA法阳性率达到74%,89人中有93.2%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结论肺吸虫感染者的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与感染相关。
- 陈韶红李浩陈家旭常正山周晓农
-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
- 肺孢子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建立肺孢子菌动物模型,并对肺孢子菌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进行研究。方法 SD和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皮下注射地塞米松,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诱导8周后处死全部大鼠,收集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分别做涂片和肺印片,染色后镜检。用FTA卡采集所有大鼠的BALF进行PCR检测。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利用BLAST软件将测序结果与Gen Bank数据库中的鼠源性肺孢子菌进行比对,确定菌种。结果共采集肺组织标本和BALF各34份,病原学检测显示实验组总感染率为29.2%(7/24),对照组感染率为0;其中SD和Wistar大鼠实验组感染率分别为25.0%(3/12)和33.3%(4/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实验组SD大鼠肺印片和BALF肺孢子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5.0%(3/12)和16.7%(2/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实验组Wistar大鼠肺印片和BALF肺孢子菌阳性检出率分别33.3%(4/12)和16.7%(2/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用PCR方法共检测28份大鼠BALF样本,实验组阳性检出率为91.7%(26/28),对照组均为阴性。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发现其与Gen Bank已登录的大鼠源肺孢子菌(JX499145、GU133622、EF646865)的同源性均为100%。结论通过皮下注射地塞米松可以建立肺孢子菌动物模型,SD大鼠与Wistar大鼠在作为肺孢子菌动物模型的选择上无显著差别。在早期感染阶段,适宜用PCR法进行肺孢子菌检测,病原形态学检测漏检率高。
- 田利光艾琳储言红吴秀萍蔡玉春陈卓陈韶红陈家旭
- 关键词:肺孢子菌动物模型病原检测PCR检测
- 我国重要寄生虫虫种资源库的构建与应用
- 周晓农黄兵陈韶红董辉沈海默罗建勋胡薇朱淮民张仪刘金明宋铭忻段玉玺吕志跃陈盛霞李莉莎
- 该项目属于医学、动物、植物领域。 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寄生于人体、动物、植物的寄生虫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能感染人体的寄生虫达到293种,寄生于牛、猪、犬、猫、兔、鸡、鸭等畜禽的寄生虫种类达2169种。千百年以来,寄生...
- 关键词:
- 关键词:寄生虫病疫病防治
- 旋毛虫病免疫诊断抗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5年
- 旋毛虫病的血清学诊断技术基于诊断抗原的研究。旋毛虫抗原分为排泄-分泌抗原、表面抗原、虫体抗原及重组抗原。排泄-分泌抗原是旋毛虫肌幼虫分泌排泄物,重要的组分有p49、p53和杆细胞相关颗粒抗原等,前者对旋毛虫病有诊断价值,p53可区分现症感染与既往感染,面后者则具早期诊断价值。旋毛虫虫体表面抗原的研究较少,处于起步阶段。旋毛虫的虫体抗原成分复杂,多与其他寄生虫病有交叉反应,用作诊断抗原的价值还有待考证。基因工程抗原研究较多的有旋毛虫氨基肽酶(TsAP)、副肌球蛋白(Ts-Pmy)、Ts87蛋白、组织蛋白酶样B蛋白酶(TsCPB)等,由于其均质性,可大量制备等倍受青睐。本文就旋毛虫抗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旋毛虫病免疫诊断用抗原的研究提供参考。
- 简莎娜艾琳陈韶红蔡玉春卢艳陈木新吴秀萍田利光陈家旭
- 关键词:旋毛虫病免疫诊断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