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切除
  • 1篇眼前节
  • 1篇眼前节结构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脱离
  • 1篇切除术
  • 1篇切除术治疗
  • 1篇青光
  • 1篇青光眼
  • 1篇网膜
  • 1篇疗效
  • 1篇裂孔
  • 1篇脉络膜
  • 1篇脉络膜黑色素...
  • 1篇难治
  • 1篇难治性青光眼
  • 1篇环扎
  • 1篇环扎术
  • 1篇黄斑
  • 1篇黄斑裂孔

机构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陈铮
  • 4篇魏文斌
  • 3篇王景昭
  • 3篇杨文利
  • 1篇史翔宇
  • 1篇朱晓青
  • 1篇翁乃清
  • 1篇孙宪丽
  • 1篇胡士敏
  • 1篇李彬
  • 1篇赵丽丽

传媒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国外医学(眼...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年份

  • 2篇2000
  • 2篇199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被引量:9
2000年
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其它手术如眼内睫状突光凝、视网膜光凝、房水引流阀值入等已成为治疗某些类型的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之一。将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陈铮魏文斌
关键词:难治性青光眼玻璃体切除术激光光凝术
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切除脉络膜黑色素瘤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切除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疗效、安全性及其适应证范围。 方法  8例脉络膜黑色素瘤 ,直径 5~ 2 0mm ,厚 4~ 12mm。 4例合并视网膜脱离。 2例经眼内肿瘤切除 ,6例行板层巩膜脉络膜切除。 8例均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包括玻璃体切割 ,过氟化碳液体应用 ,眼内光凝 ,气体或硅油充填。 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证实 :7例为脉胳膜黑色素瘤 ,其中 5例为梭形细胞型 ,2例混合细胞型 ,3例累及睫状体。 1例为脉络膜黑色素细胞瘤。经 2~ 2 4个月 (平均 9 1个月 )随访 ,未发现肿瘤复发与转移 ,眼球外形均无明显改变 ,5例视力在 0 1以上。 结论 对选择性病例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切除脉络膜黑色素瘤可以保留患眼 ,挽救视力 ,而且对切除组织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魏文斌胡士敏陈铮杨文利李彬翁乃清王景昭孙宪丽
关键词:脉络膜黑色素瘤疗效
黄斑裂孔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分析被引量:14
1999年
目的 探讨黄斑裂孔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tomography,OCT) 特征及OCT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998 年9~12 月临床诊断为黄斑裂孔者共35 例(38 只眼) 。经双眼散瞳后进行OCT检查,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分析和测量。结果 1 例(1 只眼)OCT显示为玻璃体黄斑牵引;1 例(1 只眼) 为黄斑前膜所致的假性裂孔;33 例(36 只眼) 为黄斑裂孔,其中3 例累及双眼。36 只眼中,板层黄斑裂孔4 只眼,OCT图像表现为黄斑中心窝处神经上皮部分缺失,但无神经上皮脱离晕轮,未见神经上皮层间的小囊泡;全层黄斑裂孔32 只眼,OCT图像特征为黄斑中心窝处可见边界清晰、锐利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全层缺失,裂孔周围有神经上皮脱离的晕轮,部分患者的神经上皮间无反射的小囊腔,裂孔周边视网膜增厚。特发性黄斑裂孔26 只眼, 按Gass 分期,属于I期裂孔2 只眼,II期裂孔3只眼,III期裂孔15 只眼,IV期裂孔6 只眼。4 只眼经玻璃体手术治疗后OCT图像显示裂孔闭合,裂孔周边晕轮消失。定量测定裂孔直径为(565-88±40-35)μm ,裂孔周围晕轮直径为(1338-76±147-57)μm 。裂孔边缘视?
魏文斌杨文利赵丽丽史翔宇陈铮王景昭
关键词:黄斑裂孔OCT
视网膜脱离巩膜环扎术后眼前节结构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2
1999年
目的观察巩膜环扎术后眼前节结构的变化,探讨术后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30例(33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后3~7天的活体眼前节形态结构,并分别进行定量测定,检查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配对t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显著性标准。结果术前l只眼存在裂隙样睫状体脱离。术后11只眼(333%)发生睫状体脱离,睫状体增厚水肿;术前睫状体厚度为(82132±6421)μm,术后为(94527±10416)μm,差异有显著性(t检验值203,P<005)。反映前房角改变的参数证实术后前房角变窄,房角开放距离500减小,小梁虹膜夹角度数减小,巩膜外侧面虹膜长轴夹角度数减小,差异有显著性(t检验值分别为169、178、166,P<005),而中央前房深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t检验值133,P>005)。结论巩膜环扎术后常可致睫状体脱离和睫状体水肿,术后前房角变窄,前房深度变化不明显。睫状体脱离和水肿可能与术后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有关。
魏文斌杨文利陈铮朱晓青王景昭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巩膜环扎术继发性眼前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