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荔华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95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食管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方法比较与监护被引量:9
- 2002年
- 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途径对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及监护方法。方法 将7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周围静脉营养、中心静脉营养及肠内营养;检测术前、术后TSF、ALB转铁蛋白、BUN进行对照研究并加强营养过程的监护。结果 3组患者术后营养均有所改善,中心静脉营养改善最快,肠内营养肠蠕动恢复最快、并发症最少且最经济。结论 术后加强营养及监护对食管癌患者术后恢复十分重要,不同营养途径均可达到改善营养的目的,但以肠内营养途径最佳。
- 喻荔琳黄荔红林丽英陈荔华翁素媛
- 关键词:食管癌监护早期营养支持周围静脉营养中心静脉营养肠内营养
- 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术后血氧饱和度监测
- 2002年
- 以往临床观察方法不易识别早期缺氧,而应用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护仪持续无创监测,能连续动态地观察机体氧合情况,及时发现早期低氧血症,为临床抢救及护理提供依据,同时可避免因多次采动脉血对病人造成痛苦,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我科1998年1月~2000年7月采用美国产的405多参数监护仪,对60例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术后病人进行连续sPO2监测,收到较好效果.现将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 郑秀治喻荔琳陈荔华
- 关键词:食管癌颈部吻合术血氧饱和度肿瘤切除术
- 食管癌患者表面麻醉置胃管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为了减轻术前置胃管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提高置胃管的一次成功率。方法:将70例需手术前置胃管的择期性食管癌手术病人分为两组,实验组用1%地卡因按舌体、舌根、软腭、咽喉先后顺序依次连续喷雾3次,药物总量为2~3mL,5min后再由操作者按常规方法将胃管插入,对照组按常规置胃管,比较两组病人血压、心率、恶心、呕吐反应、一次成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的指标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1%地卡因表面麻醉能明显减轻病人痛苦反应,提高置胃管的一次成功率,对临床护理工作有积极意义。
- 陈荔华郑秀治康淑芳
- 关键词:表面麻醉食管癌置胃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