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红
- 作品数:30 被引量:149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4~12月体重增长不足婴儿能量摄入状况研究
- 目的:以体重增长为标准,探讨分析体重生长不足和能量摄入相关性。
方法:2004年11月~2005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儿童保健门诊4~12月婴儿202名,两名专业人员负责体格测量。体格评价以美国cDc为参...
- 陈绍红黎海芪
- 关键词:婴儿体重增长生长发育能量摄入
- 文献传递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自然消退者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自然消退者的发病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我院出生并符合眼底检查标准的早产儿,根据是否发生ROP并自然消退将其分为自然消退组和早产儿组,总结其发病特点,并筛选出可能的高危因素,对各项危险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最后得出ROP自然消退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符合研究条件的早产儿259例,其中自然消退组123例,早产儿组136例。将两组进行比较,发现出生胎龄、出生体重、用氧时长、机械通气和CPAP通气时长、胎儿数量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别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ROP自然消退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出生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轻,用氧时长越长,机械通气和CPAP通气时长越长,胎儿数量越多,其发生率越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出生胎龄是发生ROP自然消退的保护因素(OR=0.727,P<0.05),机械通气和CPAP通气是发生ROP自然消退的危险因素(OR=1.131,P<0.05)。结论小胎龄、长时间使用机械通气和CPAP通气与ROP自然消退的发生有关。临床上应积极预防并减少极小胎龄早产儿的出生,合理规范应用机械通气和CPAP通气,以最大程度预防ROP自然消退者发生。
- 孟森玲熊艳丽陈绍红
-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产儿
- 江西省新生儿先天性甲低、苯丙酮尿症和四氢蝶呤缺乏症的筛查及研究
- 王枫刘淮罗华国莫名琛黄欧平黄志华杨蓉朱德燕徐小兰习斌蓉胡珊萍王佳春陈绍红
- 课题来源:中国—芬兰新生儿筛查合作项目,自选课题。立项背景:先天性甲低(CH)、苯丙酮尿症(PKU)、四氢生物喋呤缺乏症(BH4D)均可导致小儿智力低下;新生儿筛查可以使患儿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能得到早期诊断,结合有效治疗...
- 合并暂时性低甲状腺素血症早产儿体格和神经心理发育监测
- 2023年
- 目的 探讨早产儿暂时性低甲状腺素血症(transient hypothyroxinemia of premature,THOP)对早产儿体格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5月—2021年9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4周早产儿且出生后4周内接受过甲状腺功能检测的患儿资料,根据甲状腺功能分为THOP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体格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水平的差异。体格发育评价使用Z值评价,神经心理发育评价采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方法 [(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矫正0~28 d,> 35分为正常]、0~6岁儿童智能发育筛查测验(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 for child under six,DST)和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后二者均以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85分为正常。结果 THOP组和对照组矫正15月龄内完成2次以上出院后随访的例数分别为74例和75例。THOP组胎龄和出生体重均低于对照组[(29.2±3.0)周vs.(31.1±1.6)周,(1 259.0±292.0)g vs.(1 511.0±285.0)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THOP组矫正8月龄前年龄的身长Z值低于对照组,矫正9~15月龄时两组体格发育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8 d内THOP组有2例早产儿NBNA评分异常(分别为34分和35分),对照组NBNA评分均> 35分;THOP组矫正3~8月龄时DQ异常率高于对照组(36.6%vs. 14.3%),但矫正9~15月龄时两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HOP对早产儿9~15月龄体格和神经心理发育无显著影响,THOP可能不是影响早产儿体格和神经心理发育的主要原因。
- 陈绍红卢晓燕徐萍唐文燕孟森玲杨必成朱华甘水根杨玉
- 关键词: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
- 4~12月龄婴儿能量摄入研究
- 目的以0.67<⊿WAZ>-0.67为依据研究4~12月龄婴儿能量摄入、乳类摄入产能与其它食物产能比,分析其相关因素。研究对象和方法2004年11月~2005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儿童保健门诊4月龄婴儿132名,定期...
- 陈绍红黎海芪
- 关键词:婴儿能量密度体重
- 文献传递
- 养育照护在高危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养育照护在高危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体检随访的138例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干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69例)与研究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高危儿保健,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养育照护小组活动。比较两组Gesell发育量表评分、Gesell发育量表各能区发育迟缓率、神经运动20项未通过率、年龄别体重Z值(WAZ)、年龄别身长Z值(LAZ)、年龄别头围Z值(HCZ)及贫血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儿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和个人-社交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个人-社交发育迟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和语言发育迟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2、3、4、6月龄的神经运动20项未通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6月龄WAZ、LAZ、HCZ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6月龄贫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育照护在高危儿中应用效果较好,是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方法。
- 甘水根陈绍红黄金美徐萍
- 关键词:高危儿神经发育儿童早期发展贫血
- 1998~2007年南昌县小兰村儿童体格发育变化趋势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了解1998~2007年南昌县小兰村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动态变化趋势。[方法]1998~2007年每年5月下旬对小兰村7岁以下儿童进行一次体格测量,用WHO标准评价儿童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和身高别体重,并统计每年的营养不良发生率。[结果]1998~2007年该村儿童年龄别身高和年龄别体重高于WHO标准以上的由20%以下提高到30%以上;儿童生长迟缓率下降75%,低体重率下降50%,消瘦率无明显变化。[结论]10年间该村儿童体格发育水平有较大改善,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降低,但体格发育水平在WHO标准平均值以下的仍占较大比例,和WHO标准仍有一定距离。
- 任国庆陈绍红徐晓玲
- 关键词:体格发育儿童
- 江西省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比较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了解江西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及进一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全省5个项目县(市)按1∶1∶1比例随机抽取父母均外出打工、父母仅一方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及非留守儿童,所有儿童填写一般情况问卷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任何1个行为因子分或行为问题总分异常均提示行为异常。结果:该次调查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 105份,其中父母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1 059名(34.1%),父母仅一方外出打工留守儿童996名(32.1%),非留守儿童1 050名(33.8%)。2-3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4-5岁留守男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亦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余各年龄组行为问题发生率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守"可能并不能作为一个独立因素影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针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尚有较大空间。
- 廖珠根陈绍红汪时华习斌蓉刘淮何仕劼
-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儿童行为量表
- 婴儿能量需要被引量:3
- 2006年
- 婴儿期的能量需要包括能量消耗和新组织储能两部分,二者所占比重随婴儿月龄增加变化较大。不同测定方法所得结果不一。不同生长模式的婴儿能量需要量也不尽相同,营养不良婴儿由于追赶生长、合成新组织以及并发感染增加的能量消耗等原因能量需要显著高于健康婴儿。本文综述健康婴儿和营养不良婴儿能量需要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指导婴儿能量摄入。
- 陈绍红黎海芪
- 关键词:婴儿营养不良
- 重庆地区4-12月龄体重增加不足婴儿能量摄入状况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以体重增加为标准,探讨体重增加不足与能量摄入的相关性。方法2004年11月至2005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格检查的婴儿,年龄4~12个月,由2名儿童保健专业人员负责体格测量。体格评价以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标准为参数。以两次体检体重/年龄Z值之差(⊿WAZ)将研究对象分为体重增加不足组和体重增加正常组,同时两组按月龄分为4~5月龄、~8月龄和~12月龄3个亚组。以食物称重与食物记录法计算每日食物摄入情况。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202名婴儿,体重增加不足组70名(-2<⊿WAZ<-0.67),体重增加正常组132名(-0.67≤⊿WAZ≤0.67)。①体重增加不足组体格发育水平在正常生长范围内,但略低于体重增加正常组。②体重增加不足组除乳类摄入量较体重增加正常组低外(P<0.05),其他食物摄入量接近于体重增加正常组(P>0.05),蛋白质摄入量达WHO和中国营养协会推荐摄入量;体重增加不足组中4~5月龄、~8月龄和~12月龄亚组能量摄入分别为322kJ·kg-1·d-1(77kcal·kg-1·d-1)、322kJ·kg-1·d-1(77kcal·kg-1·d-1)和310kJ·kg-1·d-1(74kcal·kg-1·d-1),显著低于体重增加正常各月龄亚组的351kJ·kg-1·d-1(84kcal·kg-1·d-1),343kJ·kg-1·d-1(82kcal·kg-1·d-1)和360kJ·kg-1·d-1(86kcal·kg-1·d-1)(P<0.05),其中~12月龄亚组摄入食物总能量中谷类食物产能较低(P<0.05);体重增加不足与体重增加正常各月龄亚组摄入食物的能量密度相近(P>0.05)。③Logistic分析显示婴儿体重增加不足的风险因素(OR=3.947)是能量摄入不足,母亲文化程度高是婴儿体重增加正常的保护因素(OR=0.437)。结论①排除相关干扰因素,能量摄入不足造成婴儿体重增加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乳类摄入量;②一定能量密度范围内,食物摄入量是影响能量摄入的主要因素。
- 陈绍红黎海芪
- 关键词:体重婴儿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