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策
- 作品数:8 被引量:142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国外异质性厂商贸易理论研究综述
- 2010年
- 异质性厂商贸易理论代表了国际贸易理论最新发展趋势,研究的是微观经济主体——厂商的贸易和投资行为与自身特征的关系。厂商的市场进入方式与其生产率水平是相对应的,出口和贸易自由化能够提高行业生产率,汇率变化、贸易政策和产业集聚对厂商出口具有重要的影响,厂商进入出口市场前后存在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中学习效应,这两种效应都导致厂商生产率提高,最终生产率最高的厂商将以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
- 陈策赵景峰
- 关键词:自我选择贸易自由化国际贸易
- 异质性厂商贸易理论研究综述
- 2010年
- 本文对厂商视角下的贸易和跨国投资问题进行了回顾和评论。研究的起点是经济生活中出口厂商和非出口厂商同时存在于一个行业内,这与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代表性厂商假设相悖。直到近几年主流贸易理论才开始对此进行解释,且随着异质性厂商贸易模型的演化而变化。相关文献解释了为什么出口厂商生产率比较高,同时解释了资源在厂商间重新配置的过程,指出了出口和生产率之间存在因果联系,以及异质性厂商如何选择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实证文献也越来越多,案例包括了发达国家、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最后本文总结了这一领域若干值得关注的研究问题。
- 陈策赵景峰
- 关键词:生产率自我选择
- 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和结构分析被引量:101
- 2006年
- 本文从总量增长和结构调整两方面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经验分析。总量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第三产业的发展、货物贸易的发展和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增长有促进作用。结构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落后,传统优势不明显,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总体竞争力差。论文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建议。
- 赵景峰陈策
- 关键词:服务贸易
- 异质性厂商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和政策支持研究
- 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当今各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对企业而言,国际化生产经营既可以扩大市场规模,又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对国家而言,发展外向型经济能够有效促进一国经济增长。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政府是市场经济秩序的管理者。在国...
- 陈策
- 关键词:政府决策企业生产率
- 文献传递
- 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2000—2007被引量:3
- 2008年
- 利用协整关系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从短期变动和长期均衡的角度,来描述从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中国实际利用FDI与中国进口和出口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检验结果表明,FDI与进口及出口之间都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FDI对出口和进口都具有正的边际产出,同时出口和进口的增长构成了FDI增长的原因,为此中国在制定外资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FDI对进出口的影响,在保持和扩大对外贸易规模的同时,进一步引入FDI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同时改善中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
- 陈策
- 关键词:外国直接投资出口
- 我国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被引量:12
- 2007年
-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民间投资的增长越来越快,这给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推动力。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1981-2004年民间投资和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了民间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并针对模型进行了思考。
- 张洁刘科伟陈策
- 关键词:经济增长
- 政策干预下我国贸易自由化的福利效应
- 2010年
- 近年来,贸易和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传统贸易理论忽视了环境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保护,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文章在揭示传统贸易理论在环境资源分析不足的同时,建立了一个政策干预下的发展中国家的自由贸易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贸易自由化的福利效应。
- 陈策温晓丽
- 关键词:政策干预贸易自由化福利效应
- 外国直接投资的国际贸易效应:基于我国行业数据的分析被引量:24
- 2007年
- 本文在Rybczynski定理的基础上考察了外国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替代和互补的关系。在理论分析部分,建立了一个简化的要素特定模型,分析了特定部门初始贸易状态与部门产出以及外国直接投资的关系。在实证分析部分,用我国各行业外国直接投资和贸易的数据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各行业贸易的影响都很显著,但是具体的替代和互补关系却因时期不同而不同。
- 陈策
- 关键词:外国直接投资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