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症状
  • 1篇生理学
  • 1篇注射
  • 1篇注射剂量
  • 1篇免疫应答
  • 1篇内毒
  • 1篇内毒素
  • 1篇机体
  • 1篇发热
  • 1篇发热反应
  • 1篇埃希菌
  • 1篇LPS
  • 1篇病理生理
  • 1篇病理生理学
  • 1篇大肠埃希菌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陈秀莲
  • 2篇杨果杰
  • 1篇邵萍
  • 1篇康爱君
  • 1篇田枫
  • 1篇于芳

传媒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发热和机体的免疫增强反应被引量:4
2004年
杨果杰陈秀莲
关键词:发热机体症状病理生理学免疫应答
内毒素法兔发热动物模型及其标准化的研究被引量:19
2001年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大肠埃希菌内毒素 (LPS) ,实验室的温湿度、动物的固定方法和动物的生理机能状态对兔发热反应的影响。方法 实验在能控制温湿度的实验室内进行 ,静脉注射不同剂量 (0 5ng kg、2ng kg、2 0ng kg、10 0ng kg、2 0 0ng kg、2 0 0 0ng kg)大肠埃希菌内毒素 (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发兔发热反应。结果 随LPS注射剂量的增加兔发热反应增强。表现在发热潜伏期逐渐缩短 ;发热高峰值逐渐增加 ;发热时程逐渐延长 ;体温反应指数逐渐加大。另外LPS注射剂量不同 ,动物发热曲线的峰型亦不相同 ,小剂量LPS(0 .5ng kg及 2ng kg)可诱发单峰型发热反应 ;用量增加到 2 0ng kg以上时 ,呈双峰型发热反应。静脉注射剂量为 10 0~ 2 0 0ng kg时兔发热反应呈典型的双峰热 ,且发热反应均一 ,是造模的适宜剂量。实验结果证明实验室的温度为 2
杨果杰陈秀莲邵萍田枫康爱君于芳
关键词:发热反应LPS内毒素大肠埃希菌注射剂量动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