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体会
- 2008年
-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56例胫骨骨折均采用术前跟骨牵引,术中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其中闭合性骨折43例,开发性骨折13例。结果本组病例随访9个月至3年,平均随访16月,骨折全部愈合,功能恢复良好。术中损伤大隐静脉2例,术后膝痛4例。结论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具有适应症广,创伤小,固定牢固,骨折愈合率高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 张红庆周本庆陈永杰
- 关键词: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胫骨骨折
- 应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术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为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对照组36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临床治愈的患者有10例(占患者总数的27.8%),为有效的患者有15例(占患者总数的41.7%),为无效的患者有11例(占患者总数的30.5%),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9.5%;在治疗组36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临床治愈的患者有14例(占患者总数的28.9%),为有效的患者有19例(占患者总数的52.8%),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占患者总数的8.3%),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7%。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陈永杰张洪庆翁贞
-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
- 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及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直接前入路(DAA)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及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2月-2020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采用DAA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疗效及髋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关节活动度、功能、畸形、疼痛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A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可减少患者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低。
- 陈永杰谭伦张红庆翁贞罗显红焦胜吴明鑫彭育邱进彪李逸麟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移位型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功能
- 经皮单侧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92例骨质疏松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PKP治疗,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n=78),无效组(n=14).对PKP治疗效果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92例患者中治疗有效者78例(84.78%),无效者14例(15.22%).有效组与无效组骨水泥用量、手术穿刺方法、术前骨密度值、椎体骨折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用量过多、单侧穿刺手法、术前低骨密度值、多椎体骨折数均是PKP治疗骨质疏松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PKP治疗骨质疏松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效果良好,骨水泥用量、手术穿刺方法、术前骨密度值、椎体骨折数均会影响PKP术后疗效,临床可针对上述情况给予防治措施,提高手术效果.
- 陈永杰谭伦张红庆翁贞焦胜罗显红吴明鑫彭育超邱进彪
- 关键词:骨质疏松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疗效
- 超声引导与C臂透视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比较
- 2024年
- 观察并比较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C臂透视和超声引导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的应用价值,旨在为肱骨髁上骨折治疗工作、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5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照电脑生成随机数法分为甲组43例和乙组42例。甲组患儿给予超声引导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方案治疗,乙组患儿给予C臂透视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方案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手术指标、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疼痛程度、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甲组透视次数明显少于乙组,操作时间显著长于乙组(P<0.05)。两组的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乙组术后1个月、术后1周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量表(MEP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甲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MEPS、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评分与乙组比,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甲组治疗优良率、并发症总发生率(86.05%、4.65%)和乙组(83.33%、7.14%)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来说,无论是C臂透视还是超声引导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均能获取良好效果,且并发症少,但是超声引导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可以减少透视次数,减轻辐射损害。
- 吴明鑫陈永杰翁贞
-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超声引导克氏针内固定C臂透视
- 直接前入路与经典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假体位置和临床疗效的比较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比较直接前入路(DAA)与经典后外侧入路(PLA)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假体位置和临床疗效。方法将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24例股骨头坏死或骨关节炎患者,根据不同手术入路分为DAA组62例和经典PLA组(PLA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影像学指标(髋臼外展角、前倾角、臼杯位于安全区比例、股骨假体居中率)和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Harris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DA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PLA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均短于或少于PLA组,臼杯位于安全区的比例高于PLA组,且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DAA组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PLA组,Harris功能评分均高于PLA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的外展角、前倾角及股骨假体居中比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比于PLA入路,采用DAA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肌肉损伤程度更轻,假体位置(臼杯)处于安全区比例更高,术后疼痛更轻,利于患者功能恢复,安全性高。
- 陈永杰谭伦张红庆翁贞焦胜罗显红吴明鑫彭育超邱进彪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外展角前倾角假体位置
- 西比灵联合乙哌立松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 2008年
- 目的对比研究西比灵联合乙哌立松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选取9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30例(乙哌立松与西比灵联用)和两个对照组各30例(单用西比灵或乙哌立松),均治疗4周。观察临床疗效指标改善情况和椎-基底动脉血流变化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联合用药组疗效显著优于两单独用药组,而3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均可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而治疗后3组间椎-基底动脉血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西比灵与乙哌立松药理作用不同,联用应用可使颈性眩晕的疗效进一步提高。
- 陈永杰
- 关键词:乙哌立松西比灵眩晕型颈椎病
-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分析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为椎体后壁完整疼痛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均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经双侧椎弓根、椎弓根旁置入可扩张球囊,将骨折塌陷椎体进行复位,采取骨水泥填充球囊扩张产生的椎体内空腔,术后观察患者症状改善和骨折复位情况。结果 4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48h内患者疼痛显著缓解,骨折椎体前缘以及中部高度丢失,从手术前的(12.5±2.2)mm、(9.1±1.3)mm减少到手术后的(4.6±1.4)mm、(3.3±1.0)mm;后凸畸形Cobb角从手术前的(22.2±5.1)°矫正到手术后的(9.1±4.6)°,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少量骨水泥渗漏,1例患者手术过程中一侧穿刺管中出现脑脊液,即停止该侧手术。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的疼痛,使患者脊柱序列得到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翁贞张红庆陈永杰曾正义
-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
-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9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7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术后1年的髋臼角度。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术前VAS评分和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术后3、6个月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时的假体髋臼前倾角和假体髋臼外展角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中,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更好,虽然该术式具有手术时间长和术中出血量多的缺陷,但不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且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且还能缩短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有助于提升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陈永杰谭伦何仁建张红庆翁贞焦胜罗显红吴明鑫彭育超邱进彪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
- 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闭合型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究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闭合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闭合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94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47)和参照组(n=47),参照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术,研究组行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程度(VAS评分)、骨折恢复情况(Johner-Wruh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参照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参照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恢复良好率95.74%(45/47)高于参照组80.85%(3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2.13%(1/47)低于参照组17.02%(8/47)(P<0.05)。结论: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术应用于闭合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可加快术后骨折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 陈永杰张红庆翁贞焦胜罗显红吴明鑫彭育超邱进彪
- 关键词:胫骨中下段骨折疗效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