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
-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传统思想文化的“与古为新”
- 2011年
- 尽管内涵外延模糊不清且存在种种争议,“国学”概念从上世纪末开始直到今天不断被热炒则是不争的事实。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对“国学”都表现出了日益浓厚的兴趣。在政府、媒体、出版机构以及各类教育机构的推导下,从由中央级媒体直播、政府高官主持的祭孔、祭祖大典,到各级媒体收视率不让综艺节目的国学讲座的热播、平面、网络媒体的积极参与,再到由出版机构以丛书形式出版的各种普及性国学类图书的热销.从包括国内知名高校在内的各类办学机构纷纷举办国学院、国学班,再到一些中小学校纷纷开设国学实验课程.乃至学龄前儿童的读经诵经活动的蔚然成风……凡此种种社会文化现象,用“国学热”一词来概括显然并不为过。
- 陈林
- 关键词:传统思想文化出版机构社会文化现象学龄前儿童教育机构
- 从“无我轮回”说到“神不灭”论——印度佛教业报轮回说与中国六朝时期佛教因果报应论的问题意识被引量:2
- 2004年
- 在“无我”说前提下如何安立“轮回主体”的问题和业报轮回之有无问题 ,乃是印度和中国佛教构建自身业报轮回理论不同的问题视域 ,而此一差异 ,蕴含了相当深远的思想史意义。
- 陈林
- 关键词:佛教因果报应论
- 正文正辞以兴太平──《太平经》文治太平思想浅议被引量:3
- 2000年
-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宁,天灾人祸不断,救治太平成为社会普遍愿望。与当时各种救世方案相较,《太平经》从一个独特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正文正辞。本文试图从以下两个方面揭示《太平经》正文正辞以治太平的具体内涵:(1)欲治太平,必当随顺天地之格法,而《太平经》即是天地格法的最高代表。故以《太平经》为真文正文而案行之,即可治太平。(2)“身国同治”为《太平经》的一贯思路,在具论“治身”、“治国”的过程中,《太平经》又表现出相当的“文书”崇拜意识。
- 陈林
- 关键词:《太平经》
- 《老子》思想中的宗教性因素及其宗教化
- 2006年
-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是一种精致的哲学,但其基本的致思方式并没能够脱离商周宗教文化的影响,而由此带来的《老子》思想本身所具有的宗教性因素,同样不容忽视。正因此《,老子》成为道教经典,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 陈林
- 关键词:老子之道道家道教上帝
- “儒佛道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 2011年
- 2011年8月19日至20日,由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儒佛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儒佛道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来自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思想家研究中心、南京图书馆、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东南大学、南京政治学院的2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与会学者主要就儒佛道三教及其关系、儒学与儒教问题、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以及研究基地建设等论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理性的探讨。以下就本次会议的学术研讨做一简要综述。
- 陈林
-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传统文化研究哲学社会科学
- 老庄玄学、小乘实有还是大乘真空——僧肇《物不迁论》辨析被引量:3
- 2005年
- 关于僧肇《物不迁论》自唐宋以来即存在诸多误解。事实上,该论既非老庄玄学“主静论”的孑遗,亦非小乘“性住说”的翻版,它通篇贯彻了中观般若本旨,论证诸法自性本空、不去亦不来的“物不迁”真义,无愧于其“解空第一”、“玄宗之始”的历史评价。
- 陈林段方乐
- 关键词:物不迁小乘
- 老庄玄学、小乘实有还是大乘真空——僧肇《物不迁论》辨析被引量:4
- 2005年
- 僧肇《物不迁论》既非老庄玄学“主静论”的孑遗,亦非小乘“性住说”的翻版,相反,该论通篇贯彻了中观般若本旨,论证诸法自性本空、不去亦不来的“物不迁”真义,无愧于其“解空第一”、“玄宗之始”的历史评价。
- 陈林
- 关键词:物不迁小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