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炎

作品数:30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9篇病理
  • 13篇临床病理
  • 12篇肿瘤
  • 11篇细胞
  • 9篇免疫
  • 7篇临床病理分析
  • 7篇病理分析
  • 5篇免疫表型
  • 5篇表型
  • 4篇原发性
  • 4篇乳头
  • 4篇乳头状
  • 4篇黏液
  • 4篇腺癌
  • 4篇淋巴
  • 3篇血管
  • 3篇增生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 3篇临床病理特征

机构

  • 30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安徽省铜陵市...
  • 1篇安徽省阜阳市...

作者

  • 30篇陈晓炎
  • 12篇王朝夫
  • 8篇许海敏
  • 6篇袁菲
  • 6篇严福华
  • 4篇潘自来
  • 4篇金晓龙
  • 4篇陈克敏
  • 4篇杨晓群
  • 3篇李卫侠
  • 3篇林晓珠
  • 3篇张静
  • 3篇董磊
  • 2篇倪亚平
  • 2篇汤榕彪
  • 1篇笪倩
  • 1篇肖园
  • 1篇刘欢欢
  • 1篇卜玉莲
  • 1篇周剑平

传媒

  • 9篇诊断学理论与...
  • 4篇中华病理学杂...
  • 3篇诊断病理学杂...
  • 3篇CT理论与应...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微囊性纤维黏液瘤一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2020年
目的:探讨肺微囊性纤维黏液瘤(microcystic fibromyxoma,MFM)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肺MFM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探讨。结果:患者为63岁男性,常规胸部X线检查发现肺结节;胸部CT示两肺有多发的大小不等的结节灶,最大者位于左肺上叶,边界光整,增强后轻度强化。予患者行左肺上叶切除术,肉眼观察手术标本,见肿瘤位于肺外周,体积为1.5 cm×1.1 cm×0.7 cm,切面呈灰红色,质地软,边界尚清;标本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肿瘤边界清晰,有广泛的微囊结构形成,细胞呈梭形、星芒状,无异型性,未见核分裂相,间质富于黏液,伴丰富的小血管,见散在淋巴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肿瘤旁距瘤体边缘0.2 cm处另见一小瘤灶,最大径为0.2 cm,组织形态与大者相同。肿瘤细胞波形蛋白呈弥漫强阳性,其余上皮源性、肌源性、神经源性、神经内分泌、血管内皮及间皮标志均为阴性,Ki-67低表达(<1%)。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显示EWSR1基因未见易位。患者术后12个月及18个月时复查CT检查,均显示两肺有多发小结节,右肺结节数目略有增多及增大。结论:肺MFM是一种罕见的肺间叶源性肿瘤,组织形态以微囊和黏液为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其表达波形蛋白,确诊提示需要综合组织学形态特征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进行判断,目前报道的肺MFM病例虽均无肿瘤复发、转移,但本例为多发性,且影像学随访结节略有增多并增大,提示其可能具有恶性潜能。
许海敏陈晓炎张静杨晓群王朝夫
关键词:临床病理免疫表型
腹内硬纤维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腹内硬纤维瘤(DT)的cT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lO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内DT的cT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0例腹内DT中,位于腹腔6例,腹膜后4例。肿瘤最长径4.3~17.1cm。4例DT形态不规则,6例呈椭圆形;5例边界清楚,5例边界不清或部分不清;3例可见完整或部分包膜。10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检查,平扫3例密度均匀,7例密度不均匀,其中1例可见不规则出血灶,所有病灶内均未见坏死及钙化,肿瘤密度均低于髂腰肌密度;增强扫描10例动脉期均呈轻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呈渐进性强化。病理:镜下梭形纤维母细胞呈束状、编织状排列,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罕见,呈浸润性生长,伴胶原纤维增生及粘液样变。免疫组织化学:Vimentin阳性率100%(10/10),CD34、S-100阴性率均为90%(9/10),CDll7阴性率100%(10/10),SMA阴性率80%(8/10)。结论:腹内D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该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刘欢欢张欢庞丽芳石磊潘自来陈晓炎陈克敏严福华
关键词:硬纤维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在老年患者肺门及纵隔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及漏诊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评价经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在老年患者肺门及纵隔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受EBUS-TBNA术的206例患者,年龄均≥65岁,所有患者经胸部CT或PET-CT检查显示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和(或)存在气管旁、支气管旁肿块,且均具有明确的组织病理学结果(包括经皮肺穿刺、胸腔镜、开胸手术及浅表淋巴结活检等检查)。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计算EBUSTBNA诊断效能及分析漏诊情况。结果:206例患者共穿刺气管旁、支气管旁病灶61个以及淋巴结225组,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疾病的患者有151例,其中由EBUS-TBNA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为140例;经病理确诊为良性病变的患者55例,其中由EBUS-TBNA确诊者为50例。EBUS-TBNA的总体诊断灵敏度达92.2%,特异度为100%,漏诊率为7.8%。EBUS-TBNA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为92.7%,特异度为100%,漏诊率为7.3%;EBUS-TBNA对良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100%,漏诊率为9.1%。造成EBUS-TBNA漏诊的主要原因包括病灶直径小(病灶平均长径或直径<1 cm)、送检组织较小或数量较少等。结论:在老年患者的肺门及纵隔病变诊断中,EBUS-TBNA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但对结果为阴性但病灶的平均长径或直径<1 cm的患者,要注意漏诊的可能。
洪贵平陈晓炎周剑平周剑平陈巍陈巍项轶
关键词:纵隔病变老年患者
共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1和p40的非小细胞肺癌3例临床病理学特征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共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和p40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病理改变。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诊断的3例共表达TTF1和p40的NSCLC, 总结其临床病理资料,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中例1、例2为男性, 例3为女性;年龄分别为75、85、70岁;例1、例2有吸烟史;2例为外周型, 1例为中央型。显微镜下观察:3例均呈实性巢状结构, 伴片状坏死, 无腺样结构, 无角化珠及细胞间桥;瘤细胞卵圆形、短梭形或多角形, 胞质透明或嗜酸性, 核分裂象多见。例1、例3肿瘤细胞与细支气管黏膜上皮有移行, 背景伴炎性细胞浸润。免疫表型:3例均表达细胞角蛋白(CK)7、广谱细胞角蛋白、TTF1、p63、p40、CK5/6及波形蛋白;3例均为同一群肿瘤细胞弥漫性共表达TTF1和p40;例1表达CK20;Ki-67均高表达(阳性指数60%~80%)。分子改变:例1检测到TP53、Notch2及STK11突变;例2检测到TP53突变, AKT1拷贝数扩增;例3检测到ERBB2突变。结论共表达TTF1和p40的NSCLC具有独特的免疫表型及分子改变, 临床进展快, 预后差, 可能是一种新的肿瘤实体。
郭兴美许海敏陈晓炎
关键词:医院病理科P40分子病理P63
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 :探讨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ciliated muconodular papillary tumors,CMPT)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总结2例CMP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探讨。结果:术中冷冻病理检查结果,1例患者诊断为微浸润性黏液腺癌,另1例考虑需鉴别CMPT与微浸润性黏液腺癌。术后石蜡组织显示其具有共同的特征性结构,肿瘤组织主要排列呈腺管状、乳头状结构,局部可呈贴壁状生长,也可形成微乳头状结构;肿瘤内及肿瘤周围肺泡腔内充满黏液,并形成黏液池;肿瘤间质常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肿瘤由基底细胞、纤毛柱状细胞及黏液细胞3种细胞构成。3种肿瘤细胞均无异型性,无核分裂象,无肿瘤性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提示基底细胞表达P63及P40,部分表达TTF-1;纤毛柱状细胞及黏液细胞均表达CK7及MUC-1,部分或少数弱表达TTF-1、NapsinA、SP-A及P63,均不表达P40,少量纤毛细胞弱表达MUC5AC;3种细胞Ki-67均低表达。结论:肺CMPT是一种新近认识的少见肺肿瘤,其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均具有特征性,3种肿瘤细胞的免疫组化表达不一致,但在影像学检查及术中冷冻病理检查中易被误诊为腺癌,确诊需要进行石蜡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志检测。
陈晓炎杨晓群袁菲张静王朝夫
关键词:临床病理免疫表型
食管癌新辅助治疗后的病理评估被引量:2
2023年
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多数患者在首诊时已为局部晚期,新辅助联合手术治疗已成为这些患者的标准治疗方式。肿瘤治疗反应与预后关系密切,因此对于肿瘤治疗反应的评价至关重要,实体瘤反应评价标准是评价肿瘤治疗反应的金标准,但需要病变符合测量标准才能进行评价。肿瘤退缩分级(tumor regression grading,TRG)系统依据肿瘤新辅助治疗后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对治疗后肿瘤的退缩情况进行分级,以揭示其预后信息。该文就食管癌新辅助治疗后的组织病理学改变、食管癌常用的TRG分级系统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冯希佳陈晓炎李鹤成
关键词: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
一种防震防滑便于取阅的病理切片收纳运输盒
一种防震防滑便于取阅的病理切片收纳运输盒,其包括:切片收纳盘和弹性片。所述切片收纳盘的上表面分布有矩形凹槽;所述弹性片设置于所述矩形凹槽中,所述弹性片的中段粘结于所述矩形凹槽的底壁、所述弹性片的一端沿所述矩形凹槽的左侧壁...
陈晓炎许海敏王朝夫
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2例临床病理特征及冷冻切片病理诊断误诊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pulmonary mixed squamous cell and glandular papilloma,PMSGP)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该病的冷冻切片病理诊断要点及误诊原因。方法:收集2019年至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经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确诊为PMSGP的病例2例,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冷冻切片病理检查误诊的原因。结果:2例患者分别为74岁的女性及66岁的男性,均为体检发现肺占位,其中1例伴有胸闷胸痛,影像学检查均考虑为恶性肿瘤,行肺叶切除术。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结果,1例考虑为黏液腺癌,1例考虑为PMSGP,但不能排除黏液表皮样癌。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显示,2例患者的肿瘤体积分别为3.0 cm×2.5 cm×2.5 cm和1.7 cm×1.7 cm×1.6 cm,肿瘤细胞排列呈乳头状,表面被覆腺上皮及鳞状上皮,乳头轴心有较多炎症细胞,鳞状上皮有轻-中度不典型性,核分裂象罕见,无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2例患者的肿瘤组织中,腺上皮细胞表达CK7和TTF-1,黏液柱状上皮表达MUC5AC,鳞状上皮及基底细胞表达CK5/6、P63和P40,Ki-67仅在基底层高表达。2例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均未发现MAML2基因重排。2例患者分别随访9个月及24个月,均无复发或转移。复习相关文献报道的39例PMSGP患者,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的肿瘤性质误诊率高达52.6%,误诊原因主要为PMSGP与黏液表皮样癌及黏液腺癌等恶性肿瘤存在形态学交叉,且被覆鳞状上皮的不典型性在冷冻切片病理诊断时容易被放大。结论:PMSGP为肺部少见的良性肿瘤,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误诊率高。冷冻切片中,PMSGP肿瘤的形态特征包括境界清楚,呈乳头状结构,乳头被覆鳞状上皮及腺上皮,基底细胞沿纤维血管轴心栅栏状排列,细胞排列有层次感,无异型性。
车稳柳蒋书陈晓炎王朝夫袁菲王璇
肝内胆管囊腺瘤及囊腺癌的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对照分析肝内胆管囊腺瘤及囊腺癌的螺旋CT表现与病理结果,旨在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肝内胆管囊腺瘤及囊腺癌病例的病理资料及螺旋CT表现,其中囊腺癌3例,囊腺瘤5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8例均行CT平扫及动脉期、门静脉、延时期三期增强扫描。结果:8例患者的病灶均呈薄壁囊性肿物,圆形、类圆形分叶状或趋于分叶状,外缘光滑7例,1例伴发感染而外缘模糊。3例囊腺癌中,囊内出血1例,囊液密度均匀2例;多房伴分隔2例;伴细小囊壁钙化1例,粗大壁结节3例。5例囊腺瘤中,多囊伴分隔4例,分隔菲薄均匀;囊液密度均匀5例;伴细小壁结节3例;增强后病灶囊壁、分隔及壁结节均呈持续强化改变。病理上,大体所见与影像学所见相似,为类圆形、边界清楚囊性病灶;镜下,囊壁内衬单层上皮,上皮下为致密纤细的梭形间质细胞增生,肿瘤间质血管较少。结论:肝内胆管囊腺瘤及囊腺癌的螺旋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平扫和动态增强能较好地反映其病理学特点,有助于该疾病的诊断。
宋斌刘燕屠文刚王丽张扬时倩倩陈晓炎
关键词:胆管囊腺瘤囊腺癌
心脏原发性非黏液瘤性肿瘤19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心脏原发性非黏液瘤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要点,加深医师对这类肿瘤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月至2016年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手术切除的19例心脏原发性非黏液瘤性肿瘤病例,分析其临床病史资料、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标记特征,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探讨。结果:19例心脏原发性非黏液瘤性肿瘤中,良性肿瘤9例,包括3例血管瘤,3例脂肪瘤,2例乳头状弹力纤维瘤和1例神经鞘瘤;恶性肿瘤8例,包括5例血管肉瘤,1例恶性间皮瘤,1例滑膜肉瘤和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间型肿瘤2例,包括1例纤维瘤病和1例组合性血管内皮瘤。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反复胸闷气促,良性肿瘤患者临床症状相对轻,部分为体检中偶然发现,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症状较重。结论:心脏原发性非黏液瘤性肿瘤发病率低,肿瘤类型多,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其中良性肿瘤的诊断相对容易;而恶性肿瘤主要为软组织肉瘤,尤其以血管肉瘤居多,其他类型恶性肿瘤罕见,且组织学形态复杂多样,明确诊断依靠手术标本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必要时需行分子检测辅助诊断。
陈晓炎王朝夫董磊许海敏金晓龙
关键词:心脏原发性肿瘤组织病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