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峰
- 作品数:14 被引量:246H指数:7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01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EST小切开联合EPBD治疗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治疗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175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85例采用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取石,作为观察组,90例行常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作为对照组,观察取石成功率、术中碎石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取石成功率为96.5%,对照组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碎石率分别为14.1%和31.1%,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无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7%。术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和胆管炎两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治疗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可以减少术中碎石率和出血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向正国李科军陈旭峰郑扬杨胜兰汤小龙
- 关键词: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胆总管结石乳头气囊扩张术
-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和淀粉酶的影响被引量:63
- 2014年
-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细胞因子和淀粉酶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68例,将其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奥曲肽组和联合治疗组3组,每组各56例。3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乌司他丁组给予乌司他丁静脉滴注,奥曲肽组给予奥曲肽静脉泵注,联合用药组给予两种制剂的联合应用。观察3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和淀粉酶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乌司他丁组和奥曲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细胞因子和淀粉酶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乌司他丁组和奥曲肽组对细胞因子和淀粉酶变化的影响是一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治疗组细胞因子和淀粉酶水平变化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和奥曲肽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胰腺炎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细胞因子和淀粉酶等方面都要明显优于两种药物单独使用,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汤小龙向正国李科军陈旭峰郑扬
- 关键词:乌司他丁奥曲肽急性胰腺炎细胞因子淀粉酶
- 胃上皮内瘤变发生及内镜检测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影响胃上皮内瘤变的危险因素及应用内镜对检测胃上皮内瘤变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因胃黏膜病变行内镜下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02例,其中73例证实为胃上皮内瘤变作为瘤变组,随机选择健康体检者70名作为对照组,观察影响胃上皮内瘤变的危险因素及应用内镜对检测胃上皮瘤变准确性的影响因素。结果长期饮酒、不吃早餐、喜好油腻食物、熬夜及伴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是引起胃上皮内瘤变的危险因素;病变大小是影响内镜活检病理诊断准确性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积极干预胃萎缩性胃炎或肠化生病变的患者长期饮酒、不吃早餐、喜好油腻食物、熬夜及伴H.pylori感染等危险因素;对于直径≥3 cm的病变,应当直接行内镜下切除术。
- 陈旭峰李科军向正国葛继强郑扬
- 关键词:上皮内瘤变消化道内镜影响因素
-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0
- 2017年
-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病多发生于饮酒或暴饮暴食后,以急性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急,进展快,可伴有多种并发症,当合并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而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时,病死率高达30%~50%。
- 洪琛向正国陈旭峰李科军郑扬
- 关键词:细胞因子奥曲肽乌司他丁炎性细胞尿淀粉酶血淀粉酶
- 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在进行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后出现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解放军101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由于胃黏膜病变进行内镜下剥离术后出血的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病理资料,以及临床的一般资料。分析所有患者的相关因素、病变相关因素以及操作的相关因素。结果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的术后出血原因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病变长度高于5.0 cm为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后出现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对于使用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的患者而言,病变的大小为在进行胃黏膜剥离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独立危险因素。
- 郑扬向正国李科军陈旭峰
- 关键词:术后出血
- 早期大剂量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的影响被引量:9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早期大剂量乌司他汀联合奥曲肽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按入组序列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休克、补液、抗感染、及时抑制消化液等常规治疗,同期观察组给予早期大剂量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炎性因子及淋巴细胞(Lym)、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7d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增高程度低于对照组,12d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同时白介素-10(IL-10)水平持续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7、12d后Lym、CD3+、CD4+百分比及CD4+/CD8+较对照组增高明显,CD8+百分比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更为有效。
- 李科军向正国陈旭峰郑扬汤小龙
- 关键词:乌司他丁奥曲肽T淋巴细胞
- 康复新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被引量:21
- 2013年
- 目的研究康复新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23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5例。治疗组口服康复新液10 mL,每日3次;埃索美拉唑40 mg,每日1次。对照组口服埃索美拉唑40 mg,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并评价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其中治疗组上腹痛和上腹饱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症状虽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镜评分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13%,对照组为98.26%,虽显著优于治疗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新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更加有效改善症状。
- 向正国郑扬陈旭峰李科军杨胜兰汤小龙
- 关键词:康复新液埃索美拉唑消化性溃疡
- 清胰解毒方配合西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淀粉酶和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清胰解毒方配合西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淀粉酶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0例SAP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清胰解毒方口服或灌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和体征的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和白细胞恢复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及血淀粉酶和白细胞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IL-8、TNF-α、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胰解毒方配合西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症状和体征的缓解时间及血淀粉酶和白细胞恢复时间,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 马上吉陈旭峰杨胜兰向正国
- 关键词:血清淀粉酶炎性因子
- TNF-α、IL-2以及IL-10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TNF-α、IL-2、IL-10水平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55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5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经检侧比较两组血清TNF-α、IL-2及IL-10水平;分析TNF-α、IL-2及IL-10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及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TNF-α、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当TNF-α取7.01 ng/L时对炎症性肠病诊断的灵敏度为78.18%,特异度为87.27%,诊断价值高于IL-2、IL-10;用Pearson检验分析,观察组TNF-α与IL-2(r=0.276,P<0.001)呈正相关,与IL-10(r=-0.306,P<0.001)呈负相关。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TNF-α、IL-2水平表达上升,IL-10水平表达下降,且TNF-α与IL-2呈正相关,与IL-10呈负相关,其中TNF-α对其诊断价值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汤小龙向正国陈旭峰沈沁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TNF-ΑIL-2IL-10
- FOLFOX4联合紫衫醇脂质体与XELOX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6
- 2020年
- 目的观察FOLFOX4联合紫衫醇脂质体与XELOX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晚期胃癌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5)和对照组(n=55)。研究组患者采用FOLFOX4(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联合紫衫醇脂质体方案化疗,对照组患者采用XEL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对比分析两组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治疗前后的肿瘤标记物、生活质量及治疗2年内主要临床结局。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6.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91%(P<0.05)。两组患者均可评价毒副反应,其中Ⅰ、Ⅱ、Ⅲ级毒副反应居多,Ⅳ级毒副反应较少。研究组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贫血、脱发、口腔黏膜炎和手足综合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外周神经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CEA和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1年内死亡率为10.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73%(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2年内死亡率为32.7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73%(P<0.05)。结论应用FOLFOX4联合紫衫醇脂质体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显著,能减少毒副反应,降低肿瘤标记物浓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延长患者寿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许亚凤李相勇王亚萍谭琴陈旭峰
- 关键词:晚期胃癌FOLFOX4方案XELOX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