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天祥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台州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注释
  • 1篇语文
  • 1篇语文第三册
  • 1篇诗文
  • 1篇新编
  • 1篇高中语文
  • 1篇高中语文第三...
  • 1篇古诗
  • 1篇古诗文
  • 1篇《齐桓晋文之...

机构

  • 3篇台州学院

作者

  • 3篇陈天祥

传媒

  • 2篇台州学院学报
  • 1篇浙江教学研究

年份

  • 2篇2004
  • 1篇200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曹操形象的历史演变
2004年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长廊中,曹操可谓是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步演变:时而被誉为文韬武略,集汉室功臣和开国圣主于一身的人物:时而又被作为阴险狡诈,狠毒残忍,欺君纂国的乱臣贼子的代表。回顾曹操形象的演变过程,并进一步弄清其复杂的历史文化原因,对于我们正确把握这个人物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认识意义。
陈天祥
新编高中语文第三册古诗文注商三则
2002年
新编高中语文课本古诗文注释中的“公子”非指湘君而当指湘夫人;“亦”不能训“也”而当训为“本来”;“虏”非“俘虏”而是对敌人的蔑称。
陈天祥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文注释
《齐桓晋文之事》注释二题被引量:2
2004年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的代表作之一 ,该文的中心论点“保民而王 ,莫之能御也”中的“保”字 ,一般的注本均采用传统的译法 ,解释为“安” ,此说未妥 ,当训作“依靠”。另外 ,文中还有“天下之欲疾其君者”一句中的“欲”字 ,并非表意愿的动词“想要” ,而应该训作表存在的动词“有”。
陈天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