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
- 作品数:18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动态心电图监测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治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 观察动态心电图监测(DCG)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优势,并探讨DCG心率变异性分析的临床必要性.方法 选择6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心肌炎组,选择50例健康体检婴幼儿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24h常规心电图(ECG)和DCG检查,同时分析比较两组心率变异性参数.结果 心肌炎组患儿DCG检查阳性率为95.45%(63/66),明显高于ECG检查的75.76%(5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炎组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每5 min窦性心搏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相邻窦性心搏间期差值的均方根、24h窦性心搏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百分比、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明显低于对照组,LF/HF明显高于对照组[(98.3±17.7) ms比(168.5 ±23.6) ms,(95.6±32.3) ms比(148.7 ±34.3) ms,(32.1±11.3) ms比(62.5±13.4) ms,(15.6±5.1)%比(29.1±7.2)%,(5.5±0.7)Hz比(6.2±0.7)Hz,(4.2±0.5) Hz比(5.9±0.8) Hz,1.35±0.25比1.1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结论 DCG可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确诊率,能够捕捉复杂的心电图改变类型,心率变异性分析能表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伤的程度,交感和迷走神经受损,以迷走神经损伤更显著,对于疾病早期诊断、病情判断、病情转归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胡向阳陈凯瞿翔
-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病毒性心肌炎婴幼儿
- 心律失常与心脏结构相关性分析
- 2004年
- 目的 了解各种心律失常与心脏结构的关系。方法 采用 2 4h动态心电图监测仪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 4 2 3例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心律失常以≥ 6 0岁老年人多见 ,与 <6 0岁组比较 ,P <0 0 5 ;房性心律失常多于室性心律失常 (P <0 0 5 )。心律失常组心脏结构改变明显多于非心律失常组 (P <0 0 5 )。结论 心律失常可导致心房或心室压力负荷过度 ,部分造成心房或心室结构改变 ,心脏收缩功能下降 ,射血分数比值减低。
- 陈凯沈琳
- 关键词:心律失常心脏结构动态心电图
- 35例百岁老人心电图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35例百岁老人的均为2007年6至7月间城镇和乡村托老所健康体检者。其中男性8例(23%),女性27例(77%),年龄100岁10例,101岁6例,102岁9例,103岁3例,104岁5例,105和106岁各1例。身高132~164cm,体重30~66公斤。无烟酒嗜好者21例(60%),吸烟者6例(17%),嗜酒者4例(11.5%),烟酒均嗜好者4例(11.5%)。高血压8例(23%),甘油三酯升高者1例(3%)。年轻时从事织布绣花5例(14%),文职1例(3%),务农29例(83%)。所有受检者均经体格检查、X线胸片、血生化检测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在安静状态下记录心电图,每份心电图均由同一位专业医师测量分析、诊断,并出具完整报告。
- 陈凯杨萧云郑小红
- 关键词:心电图分析甘油三酯升高器质性心脏病健康体检者血生化检测体格检查
- 房室结双径路文氏型传导阻滞伴蝉联现象被引量:5
- 2001年
- 郑秋娟郑小红陈凯
- 关键词:房室结双径路文氏型传导阻滞蝉联现象电生理心电图
- 急性重症心肌炎致完全性右束支阻滞ST段损伤型抬高3例被引量:2
- 2003年
- 郑秋娟陈凯吕炜红
- 关键词: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心电图暴发性心肌炎
- 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心电图类左主干闭塞样心电图改变4例分析
- 2020年
- 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能引起心电图的诸多改变,如:心律失常,传导阻滞,ST-T的改变、QT间期的延长等,本文列举的4例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心电图出现类似左主干闭塞样心电图的改变,预示合并出现广泛的心肌缺血,期望能引起心电图、急诊科、脑外科及神经内科医生的重视,及早进行干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谭雁陈凯彭俊
- 关键词: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 预激双旁路合并房室结双径路形成1:2房室传导1例被引量:1
- 2021年
- 2014年12月9日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因阵发性胸闷、心悸3 h就诊患者1例,在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中诱发出1次心房激动,分别沿房室旁路和房室结慢径路同步不等速顺传心室,形成2次心室激动。
- 陈凯谭雁胡向阳
- 关键词:房室旁路房室结双径路
- 无需期前收缩诱发的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例
- 2009年
- 例1患者男性,20岁。因间歇性胸闷、心悸2年余,发作2h就诊。体检:BP110/70mmHg。心率150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晰。临床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图1)示前半部分窦性P—P间期0.68~0.78s,QRS波群宽大畸形,
- 陈凯胡向阳杨萧云
- 关键词: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理性杂音QRS波群肺呼吸音
- 极短阵超速刺激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7例
- 2011年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大部分由折返机制引起.通常根据不同的折返部位分为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通过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诱发及终止心动过速可明确其形成机制.
- 陈凯胡向阳郑小红
-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速刺
- 心房回波掩盖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
- 2000年
- 沈琳陈凯
- 关键词:房室传导阻滞心房回波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