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云芳

作品数:19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口腔
  • 4篇牙周
  • 4篇牙龈
  • 3篇牙龈出血
  • 3篇疗效
  • 3篇病患
  • 3篇出血
  • 2篇血液
  • 2篇牙周炎
  • 2篇树脂
  • 2篇种植体
  • 2篇细胞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慢性
  • 2篇疾病
  • 1篇导航
  • 1篇导航系统
  • 1篇碘酚
  • 1篇定位器
  • 1篇性疾病

机构

  • 19篇浙江省人民医...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9篇陈云芳
  • 9篇王林红
  • 5篇杨帆
  • 3篇曹之强
  • 3篇方东
  • 2篇郑园娜
  • 2篇吕思平
  • 2篇朱建中
  • 1篇方豪
  • 1篇丁奕健
  • 1篇陈红卫
  • 1篇黄海军
  • 1篇潘红英
  • 1篇张建兴
  • 1篇吕铭
  • 1篇徐孟钢

传媒

  • 3篇浙江医学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江西医药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口腔颌面...

年份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口腔用气压式牙撑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腔用气压式牙撑,包括基础支撑和支撑气囊,基础支撑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上弧形支撑、下弧形支撑以及支撑装置,支撑气囊分别粘设在上弧形支撑和下弧形支撑的外侧面,支撑气囊相互连通,并通过气管与气泵连接。本实用新...
陈云芳高鹏飞
文献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炎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为牙周炎的治疗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牙周炎患者78例,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分别于治疗2周后疗效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以及随访4-8周后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4例脱落,痊愈21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7.18%,而对照组脱落9例,痊愈11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58.9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4~8周后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5、13%,而对照组复发13例,复发率为33.3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牙龈肿痛、牙龈出血及口臭消失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牙龈炎指数及牙齿松动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对照组5例胃肠道反应、2例全身过敏、6例耐药,显著高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炎疾病上有着显著的效果,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陈云芳
关键词:牙周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
外泌体miRNA在口腔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外泌体是活细胞分泌至细胞外基质的纳米级囊泡,在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号转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能将其携带的脂质、蛋白质、核酸传递至受体细胞,调节受体细胞的生理、病理过程。微小RNA(microRNA、miRNA)作为外泌体中重要的“货物”被转运至受体细胞,调控受体细胞信号通路,从而对疾病的进展起着调节的作用。近年来,外泌体miRNA在牙周疾病、黏膜相关疾病、口腔癌等疾病中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就外泌体miRNA在口腔疾病中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并讨论外泌体miRNA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口腔疾病诊断中的潜在前景。
张睿鹏陈云芳严洪海
关键词:外泌体MIRNA口腔疾病
五倍子对牙周疾病的治疗作用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中药五倍子对牙周疾病的治疗作用,为牙周疾病的中医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牙周疾病的患者81例,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采用中药五倍子提取物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查患者的牙龈指数及牙齿松动度,并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疗效,以及随访4~8周后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经积极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牙龈指数及牙齿松动情况均有好转,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五倍子治疗后,显效24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6%,而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4—8周后观察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2.44%,而对照组复发11例,复发率为27.5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倍子在辅助治疗牙周疾病上有着显著的效果,对牙周各种致病茵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陈云芳方东王林红
关键词:牙周疾病五倍子中医
一种牙科高速手机与导航系统手机定位器的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牙科高速手机与导航系统手机定位器的连接件。包括:圆锥管,其内周与高速手机的末端相匹配,用于套设在高速手机的末端;周缘,其设置在所述圆锥管的下端并向所述圆锥管的外周延伸,其用于与手机定位器的接口相抵接;...
张文涛杨帆陈云芳王林红
文献传递
下颌骨窦组织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一例
2013年
安组织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是一种病(sinus histioeytosis withmassive lymphadenopathy, SHML)是一种病因不明、可发生于淋巴结内或外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临床通常表现为对称性的颈部双侧淋巴结肿大,同时伴体质量下降、低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等症状[1]。
王林红陈云芳郑园娜曹之强吕铭
关键词:巨大淋巴结病组织增生下颌骨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白细胞增多病因不明
康复新液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 评价康复新液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1例慢性牙周病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分成基础治疗对照组和基础治疗加康复新液的观察组,观测治疗前后的探针出血(BOP)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前BO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周,两组检测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均P<0.01),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康复新液局部辅助用药能够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牙周炎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
陈云芳陈红卫曹之强
关键词:康复新液
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假丝酵母菌属感染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糖调节受损(IGR)患者口腔假丝酵母菌属感染及影响因素,为2型糖尿病和IGR患者口腔假丝酵母菌属感染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90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糖尿病组(DM组),90例糖调节受损患者纳入IGR组,90名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口腔假丝酵母菌属感染情况,并比较空腹血糖、唾液流量及唾液pH值,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腔假丝酵母菌属携带率DM组为17.78%、IGR组为10.00%、对照组为8.89%,DM组与IGR组、IGR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口腔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率DM组为8.89%,明显高于IGR组的2.22%及对照组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是口腔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易感人群,空腹血糖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陈云芳王林红丁奕健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调节受损口腔假丝酵母菌属
口腔脱敏糊剂治疗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后根面牙本质过敏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口腔脱敏糊剂治疗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后根面牙本质过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接受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后出现根面牙本质过敏症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368颗患牙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口腔脱敏糊剂和不含脱敏成分的普通牙膏刷牙,评估使用1周、4周后牙齿敏感情况和安全性。结果脱敏1周后,口腔脱敏糊剂组和普通牙膏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6.7%、20.0%;脱敏4周后,有效率分别为96.2%、78.9%。两者疗效有显著性差异。试验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口腔脱敏糊剂对治疗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后产生的根面牙本质过敏有着较为理想疗效,且使用方便。
陈云芳方东曹之强
关键词: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口腔脱敏糊剂
疏水树脂层增加一步法通用型粘结剂粘结强度的实验研究
2020年
目的观察附加使用生物活性疏水树脂层增加一步法通用型粘结剂粘结强度的效果。方法选择3种商品化的通用型粘结剂(UA)为研究对象,分别为G-Premio Bond(GP)、Scotchbond Universal(SB)、Clearfil MegaBond2(MG2)。疏水树脂为BZF21。将32颗健康无龋坏的第三磨牙随机分成4组,GP组、GP+BZF21组、SB组、MG2组。每组8颗,其中6颗用于微拉伸试验,2颗用于观察树脂-粘结剂-牙本质界面。通过微拉伸试验、扫描电镜分析其断裂模式和界面结构来评价其粘结强度。结果微拉伸试验显示,GP组、GP+BZF21组、SB组、MG2组粘结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BZF21组、SB组、MG2组粘结强度均大于GP组(均P<0.05),GP+BZF21组与SB组、MG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P组中大多数断裂发生在粘结层,而GP+BZF21组中大部分断裂发生在树脂层、牙本质层或者两者混合失败。界面结构显示GP+BZF21组的树脂突相较于GP组更长更多。结论在一步法UA上附加使用生物活性疏水树脂层,可以显著提高其粘结效果,扩大临床应用范围。
王林红陈云芳陈建萍杨帆
关键词:粘结强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