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惠民

作品数:54 被引量:191H指数:9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8篇原虫
  • 27篇疟原虫
  • 16篇弓形虫
  • 12篇基因
  • 11篇疟疾
  • 11篇间日疟
  • 11篇间日疟原虫
  • 11篇恶性疟
  • 10篇克隆
  • 9篇细胞
  • 7篇裂殖子表面蛋...
  • 7篇酶链反应
  • 7篇聚合酶
  • 7篇聚合酶链反应
  • 7篇合酶
  • 7篇恶性疟原虫
  • 7篇伯氏疟原虫
  • 6篇小鼠
  • 6篇裂殖子表面蛋...
  • 6篇免疫

机构

  • 36篇苏州大学
  • 18篇复旦大学
  • 17篇江苏省寄生虫...
  • 13篇苏州医学院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4篇福建省第二人...
  • 4篇福建省疾病预...
  • 3篇蚌埠医学院
  • 3篇贵阳医学院
  • 3篇温州医学院
  • 2篇安徽省疾病预...
  • 2篇苏州市第五人...
  • 1篇南华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贵州省疾病预...
  • 1篇澳大利亚昆士...
  • 1篇福建省安溪县...

作者

  • 54篇陆惠民
  • 19篇高琪
  • 18篇黄伟达
  • 12篇唐学恒
  • 11篇陈姝
  • 7篇李文姝
  • 6篇张惠琴
  • 5篇张山鹰
  • 4篇朱玲
  • 4篇杨秋林
  • 4篇闵太善
  • 4篇孙臻安
  • 4篇余传星
  • 3篇王季石
  • 3篇夏超明
  • 3篇夏惠
  • 3篇许龙善
  • 3篇谢汉国
  • 3篇朱翔
  • 2篇邬敏辰

传媒

  • 13篇中国人兽共患...
  • 12篇中国寄生虫病...
  • 3篇中国寄生虫学...
  • 3篇海峡预防医学...
  • 3篇热带病与寄生...
  • 2篇苏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贵阳医学院学...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9篇2005
  • 12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5篇2001
  • 2篇2000
  • 5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1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L-12对伯氏疟原虫红内期感染小鼠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 12 (IL - 12 )对伯氏疟原虫 (P.b)红内期感染小鼠 Th1/ 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探讨 IL- 12介导 Th1/ Th2免疫偏移在抗 P.b红内期感染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BAL B/ c小鼠接种 5× 10 5个感染 P.b的红细胞 ,同时分别给予 0 .0 3μg/ d或 0 .15 μg/ d IL- 12处理 ,用 EL ISA方法检测 P.b感染小鼠血清或脾淋巴细胞体外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 IFN-γ、IL - 4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  0 .0 3μg/ d IL - 12处理组小鼠接种感染后第 7天取脾淋巴细胞体外经PHA或可溶性抗原 s Ag刺激培养产生的 IFN- γ水平较感染对照组显著升高 ,IL- 4水平显著下降 ,而 0 .15 μg/ d IL- 12处理组脾淋巴细胞产生的 IFN- γ及 IL- 4水平均较感染对照组显著下降。在感染后第 3天 ,0 .0 3μg/ d或 0 .15μg/ d IL - 12处理组小鼠血清中 IFN-γ均已出现 ,第 5天达高峰 ,但感染后第 7天 0 .15 μg/ d IL- 12处理组血清中 IFN- γ迅速下降 ,甚至低于感染对照组及 0 .0 3μg/ d IL- 12处理组 ,感染对照组直到感染后第 7天血清中方可检测到 IFN- γ水平。结论 适当低剂量 IL- 12诱导 CD4 + Th1免疫应答 ,产生细胞因子 IFN-γ,以诱导抗 P.b红内期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 ;而较大剂量 IL - 12抑制机体抗感染?
陈姝陆惠民高琪张山鹰唐学恒孙臻安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2伯氏疟原虫TH1/TH2细胞因子
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间日疟原虫感染的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用 5 种不同的 P.v.引物分别对间日疟原虫 D N A 进行 P C R 扩增,在比较和分析各引物 P C R 扩增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基础上,筛选出一对根据间日疟原虫线粒体细胞色素 C氧化酶基因序列设计的引物为最佳引物,其检测敏感度可达到每μl血中 0.24 个疟原虫。同时还对血样本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从而建立了一种更为简捷、快速、经济且适用于现场应用的间日疟原虫 P C R检测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238 例门诊发热病人滤纸干血滴样本进行检测,与传统镜检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P C R 方法对间日疟的误诊率(0)和漏诊率(1.7% )明显比镜检的误诊率(4.2% )和漏诊率(4.2% )低,具有比常规镜检法更敏感、特异的优点。
夏惠陆惠民高琪
关键词:间日疟原虫聚合酶链反应引物疟疾
白细胞介素12在伯氏疟原虫红细胞内期感染中的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2 (IL 12 )在伯氏疟原虫 (P berghei)红细胞内期感染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BALB/c小鼠接种 5× 10 5个感染P berghei的RBC ,分别以不同剂量 ( 0 0 1、0 0 3、0 10和 0 15 μg/d)IL 12 ,或分别在不同给药时间 (感染前 1d、感染同时、感染后第 3d)给予 0 0 3 μg/dIL 12 ,各组均连续用药 6d。观察各组小鼠原虫血症变化及存活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较低剂量 ( 0 0 1或 0 0 3 μg/d)IL 12均可显著推迟血中原虫的出现及原虫血症达峰值的时间 ,但仅 0 0 3 μg/d剂量可明显提高生存率 ;较惯剂量 ( 0 1或 0 15 μg/d)IL 12则增加原虫密度 ,加速小鼠死亡。在感染的第 3d给予 0 0 3 μg/dIL 12 ,对原虫血症、生存率均无明显影响。IL 12不能改变感染的结局 ,最终各组小鼠均死亡。[结论 ]IL 12具有免疫保护和毒副反应双重活性。诱导保护作用而减少毒副作用 ,剂量及给药时间是关键 ,适时地给予适当剂量的IL 12可诱导抗红内期疟原虫的部分保护作用。
陈姝陆惠民张山鹰高琪唐学恒孙臻安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2伯氏疟原虫红细胞内期免疫保护毒副反应
IL-12在抗伯氏疟原虫感染中的免疫佐剂作用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IL - 12在抗伯氏疟原虫感染中的免疫佐剂作用。方法 BALB/c小鼠分别皮下用抗原sAg、IL - 12、抗原sAg联合IL - 12或抗原sAg联合弗氏佐剂进行免疫 ,共免疫 3次 ,每次间隔 2wk ,末次免疫后 1wk以 5× 10 5个感染P berghei的RBC攻击感染 ,观察各组小鼠原虫血症变化及存活时间。攻击感染后 1wk收集各组小鼠血清 ,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IFN -γ、IL - 4、IL - 10及IgG水平。结果 抗原sAg联合IL - 12免疫可较其它各免疫组及未免疫对照组显著延长小鼠存活时间 ,且全部小鼠在原虫血症达 5 0 %时开始死亡 ;而单独抗原sAg、单独IL - 12或抗原sAg联合弗氏佐剂免疫与未免疫比较 ,对小鼠原虫血症及存活时间均无明显影响 ,且半数以上小鼠均在原虫血症小于 2 5 %时死亡。抗原联合IL - 12免疫组小鼠血清中IFN -γ及IgG水平较单独抗原sAg、单独IL - 12及未免疫组显著升高。 结论 结果表明 ,IL - 12与sAg抗原共同免疫小鼠可诱导对P berghei攻击感染的部分抵抗力 ,具有一定的免疫佐剂活性。
陈姝陆惠民张山鹰高琪唐学恒
关键词:伯氏疟原虫免疫佐剂ELISA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恶性疟原虫的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通过5 对根据恶性疟原虫不同基因序列设计的引物筛选及7 种从滤纸干血滴中快速制备疟原虫DNA模板的方法的比较,以建立一种敏感、特异、简便、快速的聚合酶链反应(PCR) 检测恶性疟原虫的方法。结果表明,根据恶性疟原虫中度重复基因序列pBRK114 设计的引物,可从恶性疟原虫DNA 中扩增出206 bp 大小的DNA片段,而间日疟原虫、人白细胞DNA均无此扩增带出现,并至少可检测出原虫血症为5 ×10- 7 的感染水平,且适用于我国不同地理株恶性疟原虫的检测;滤纸干血滴样本经生理盐水溶血煮沸法处理的PCR 扩增效果最为理想,且简易、经济、重复性好;在云南疟疾流行区采集的360 份血样中,PCR 法与镜检法符合率为97 .5% 。本研究建立的PCR 检测恶性疟原虫方法具有敏感、特异、简易和快速的特点,便于现场推广应用。
陈姝陆惠民高琪唐学恒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恶性疟原虫
弓形虫昆山分离株P30抗原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被引量:14
2001年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P30抗原。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从弓形虫昆山分离株cDNA文库中扩增得到编码P30抗原的基因 ,经DNA序列分析后导入表达载体pGEX - 5x - 3 ,然后在大肠杆菌BL2 1中进行表达 ,用亲和层析柱纯化表达产物 ,并以SDS -PAGE和Westernblotting进行鉴定。 结果  1、在我们比较的 783个碱基中 ,弓形虫昆山分离株与RH株之间只有两个碱基不同 ;2、得到一分子量为 5 4kDa的融合蛋白 ,占大肠杆菌总蛋白的 38%。结论  1、弓形虫昆山分离株与RH株的P30基因没有大的差异 ;2、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P30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
杨秋林陆惠民闵太善黄伟达
关键词:弓形虫P30PCR基因表达克隆
红细胞感染恶性疟原虫后游离钙浓度变化的研究
1997年
采用活细胞钙离子荧光指示剂Fluo-3负载感染恶性疟原虫(FecI株)红细胞及正常红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测定,根据荧光强度不同表示红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感染红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分别为正常红细胞的1.83和2.99倍,呈明显增高。
唐学恒陆惠民保泽洛
关键词:疟原虫感染病理红细胞游离钙
IL-12对伯氏疟原虫红内期感染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IL12对伯氏疟原虫(P.b)红内期感染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每只BALB/c小鼠接种5×105个感染P.b的RBC,同时每天分别给予0.03或0.15μgIL12处理,用3HTdR掺入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活性,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4+与CD8+百分比。结果每天给予0.03或0.15μgIL12处理,均可显著增加P.b感染小鼠脾淋巴细胞数量及CD4+、CD8+数。每天给予0.03μgIL12可显著促进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转化,而每天给予0.15μgIL12则明显抑制脾淋巴细胞增殖。结论适当低剂量IL12可促进P.b感染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增强机体抗感染免疫,而较大剂量IL12则抑制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甚至可致免疫病理损害。
陈姝陆惠民高琪张山鹰唐学恒孙臻安
关键词:脾淋巴细胞增殖
弓形虫昆山分离株速殖子期表达型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17
2000年
目的 构建弓形虫速殖子期表达的基因的完整长度cDNA文库。方法 用CF - 11纤维素柱快速提纯速殖子 ,以盐酸异硫氰酸胍 (AGPC)一步法抽提总RNA ,oligo -dT纤维素分离mRNA后 ,用ClonTech公司的SmartTMPCRcDNA文库构建试剂盒 ,构建了弓形虫昆山分离株的表达型文库。结果 获得 5× 10 6个独立克隆 ,重组率为 99% ,插入片段的平均长度为 1kb。
杨秋林陆惠民邬敏辰黄伟达
关键词:弓形虫CDNA文库克隆
弓形虫P30乳酸球菌口服免疫小鼠血清中IFN-γ、IL-2及NO含量的测定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弓形虫P30乳酸球菌(L.lactis/P30)口服免疫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2及NO的变化情况。方法L.lactis/P30口服免疫BALB/c小鼠,以gp42乳酸球菌组和生理盐水组为对照,在第3周、第9周及第12周分别收集各实验组小鼠血清,ELISA法测定血清IFN-γI、L-2含量;酶法测定NO浓度。结果L.lactis/P30口服免疫鼠血清中IFN-γI、L-2含量均显著高于两对照组,血清中NO含量随着免疫时间延长与两对照组差异逐渐明显。结论L.lactis/P30口服免疫能有效刺激小鼠细胞因子IFN-γ和IL-2的产生及NO分子的释放。
李文姝陆惠民张惠琴黄伟达
关键词:弓形虫口服免疫NO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