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阮映东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高校
  • 2篇社会
  • 2篇团学组织
  • 2篇主义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课外学...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建设
  • 1篇学术
  • 1篇学术科技
  • 1篇学术科技活动
  • 1篇养成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教育
  • 1篇治教
  • 1篇人文
  • 1篇人文气息
  • 1篇社会实践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核心

机构

  • 8篇中山大学

作者

  • 8篇阮映东
  • 2篇张润华
  • 1篇姚海兴
  • 1篇丁小球
  • 1篇刘海量
  • 1篇颜静
  • 1篇袁逸佳
  • 1篇甘甜
  • 1篇林定秀

传媒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现代计算机
  • 1篇南方青少年研...
  • 1篇广西教育学院...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7
  • 3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高校团学组织开展素质教育的探索
2000年
阮映东
关键词:团组织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被引量:1
2000年
校园文化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种种困难 ,应通过大力弘扬中大精神、构建开放式的校园文化、鼓励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加强团学组织的品牌经营、创建具有新校区特色的校园文化等途径去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阮映东张润华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文化氛围人文气息社会实践团学组织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22
2015年
通过分析建设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意义,并结合中山大学校内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中山大学校内学生进行微信公众平台相关调研及结果分析,总结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阮映东
关键词:高校
在批判中继承,在实践中学习——学习列宁《青年团的任务》被引量:5
2000年
列宁的《青年团的任务》发表近 80年了 ,世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文中的许多观点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列宁在文章中明确指出学习是青年的任务 ,在对待传统的、旧的东西时 ,我们应该采用辨证的方法 ,即用“批判的眼光”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对待马克思主义 ,应该灵活科学地学习 ,培养共产主义道德 ,在实践中继承和学习科学共产主义。本文试图结合现代青年团的工作情况谈谈作者对本文的学习心得。
阮映东张润华
关键词:列宁青年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道德
广州高校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现状及建议被引量:1
2007年
以广州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现状,包括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开展情况、学生参与情况、活动成效及产业化情况以及面临的困难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就如何创新性地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提出建议。
丁小球阮映东颜静甘甜姚海兴林定秀刘海量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互联网+”时代高校班级微博建设目标及对策探究被引量:2
2016年
开展班级微博建设,既是践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实需要,也是新时期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建设好高校班级微博,应以优化运营为手段,提升班级微博服务功能;以量化评估为导向,完善班级微博激励机制;以"互联网+"为契机,构建校园舆情监控与引导机制。
阮映东袁逸佳
关键词: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路径初探
2023年
养成,蕴含着培育和践行在内的所有教育理念。核心价值观养成,是通过外在要求和自我学养相结合的方式,在法治约束下,将社会核心价值观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环境熏陶、文化渗透、典型引领等实践活动,融入主体思想深处,自觉外化为实践行为的动态过程。本文主张围绕学习领会、法治约束、社会生产实践三大养成路径,进一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认同到自觉的飞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充分发挥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阮映东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养成
中山大学数学学科百年发展历程
2024年
数学系是中山大学创校时最早系之一,也是国内高校较早开办的几个数学系之一。筹办初就延揽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数学家担任教职并主导数学学科的建设及发展,高起点发展并形成了先进的数学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像李国平、李华宗、周绍棠等杰出数学家。著名数学家姜立夫长期引领中山大学数学学科的建设,形成了完整的现代数学人才培养体系,先后培养出了陆启铿、叶叔华、黄华华等杰出校友。中山大学数学学科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众多前沿研究成果。改革开放之后,中山大学数学学科在国家教学名师邓东皋的带领下通过引进和培养大力充实师资队伍,为中山大学数学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时代,基础数学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山大学数学学科目前形成了包括数学基地班、拔尖人才计划2.0、强基计划、博士生和硕士生在内的多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山大学数学学科近年来在科学研究上取得喜人成绩,有7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在四大国际顶尖基础数学杂志上发表论文5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
阮映东魏鹏娟胡建勋
关键词:数学学科建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