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婕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关于市六医院周边地区急救分站建设的思考
- 根据市六医院每月高达600多次的转院,出院业务,建议在市六医院增设分站,以缩短急救时间和半径,缓解周边分站压力。
- 阮婕
- 文献传递
- 按压反馈装置对公众胸外按压培训质量提升的作用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按压反馈装置在公众急救培训中提升按压质量的效果。方法:2018年1-12月选取参加初级医疗急救员培训的学员100名,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A组在无反馈装置下进行按压练习;B组在有反馈装置下进行按压练习。培训完成后两组学员在无反馈装置下进行胸外按压考核,以2015版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指南的高质量心肺复苏为考核依据,在15~18s内完成30次按压,按压深度和按压回弹至少有23次符合要求为达标。结果:A组按压深度达标率为68%,B组按压深度达标率为100%;A组按压回弹达标率为76%,B组按压回弹达标率为94%;A组按压频率达标达标率为64%,B组按压频率达标率为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压反馈装置可以有针对性地纠正公众在胸外按压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能提高公众胸外按压培训质量,对公众现场急救实施胸外按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孙冬冰阮婕叶继李明华许萍
- 心肺复苏主动强化策略对院前救治措施的影响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建立心肺复苏主动强化策略,评估该策略效果。方法 将院前急救团队分成传统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组与CPR主动强化组,利用视频和小程序记录急救过程。2021年6月-2021年12月,收集到传统CPR组49个病例与CPR主动强化组51个病例,统计抢救时间、按压时间、除颤时间、机械按压设备安装时间、首次肾上腺素使用时间以及气管插管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CPR主动强化组的前10 min胸外按压比例[69.67(61.75,75.33)%]和高级气道建立比例(84.3%)高于传统CPR组[46.0(31.5,53.5)%和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在机械按压使用率、肾上腺素使用率、复苏机械安装用时、救治开始至复苏机械安装完成用时、救治开始至首次肾上腺素使用时间、救治开始至高级气道建立完成用时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心肺复苏结局方面,传统CPR组和CPR主动强化组院前自主循环恢复率分别为38.8%(19/49)和35.3%(18/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实施CPR主动强化策略能明显提高院前心搏骤停患者的前10 min胸外按压比例,视频回顾与急救措施登记分析能有效提高心肺复苏的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 李明华许萍叶继张琳董雪洁孙冬冰阮婕刘佳慧
- 关键词:心肺复苏院外心脏骤停院前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