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文
-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黑龙江教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 “据说”岂足为据?
- 1992年
- 指说某部影片不符合生活现实或历史真实,这是影评文章中常见的话头。影评自身,也应该多些求实精神。论列事实,要下些考查工夫,做到确凿可靠。做出判断,要有足够的事实根据,经得起核稽验证。不能只凭道听途说,来不得想当然的推断。 91年11月16日《文汇电影时报》,有一篇文章叫:《刘晓庆,我对你说》。文章中刘晓庆的行踪,从“听说”而来。文章中这几年台湾“华视”“台视”瞩目于刘晓庆,刘晓庆接了《风华绝代》剧本等事实,则是从“据说”而来。至于从何处“听”来,其可“据”程度如何,文中全无交代。其后,文章连用四个这样的“据说”,说刘晓庆与“华视”签定的合同如何,她对电视片导演的态度怎样,
- 郭树文
- 关键词:求实精神历史真实
- “蜡烛”和“东亚病婆”模式谈——看《烛光里的微笑》想到的被引量:1
- 1992年
- 《烛光里的微笑》,把一位女教师比作“蜡烛”。这比方用得太俗,成了模式化的“东亚病婆”。武汉电视台就本地风光拍成的电视剧《晴川芳草》,女主人公也完全是一位这样的“蜡烛”和“东亚病婆”。回想一下同类反映中小学女教师题材的影视片。这种“蜡烛”式的“东亚病婆”形象实在人俗滥了。如果包括同类的“东亚病夫”,就更是如此。
- 郭树文
- 关键词:武汉电视台人类灵魂影视艺术教育事业
- 喜观《菊豆》
- 1992年
- 张艺谋的《菊豆》深耐咀嚼,初看便觉美不胜收。小小的村镇染妨,奇幻地展示成似乎能包容万象的宏大世界。浸染晾晒的布匹,扯挂作连天彻地、桃红翠绿的长长彩旗。一匹深红大布的投放垂地,有热血高瀑直泻九渊的气势。雪白细布连卷在青年男女主人公之间,俨然是流载情意的平缓明净的河面。暗红的一方染池,又有如惊涛骇浪的血海。
- 郭树文
- 关键词:男女主人公《秋菊打官司》电影艺术《红高粱》视觉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