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
- 作品数:11 被引量:86H指数:6
- 供职机构:太原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研究生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卒中后抑郁大鼠丘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酪氨酸激酶受体B蛋白的表达变化被引量:27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丘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在PS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成年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抑郁组、脑卒中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利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加以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应激刺激和孤养方法造成PSD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后第29天丘脑BDNF和TrkB免疫阳性细胞数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BDNF阳性细胞表达较对照组和抑郁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TrkB阳性细胞表达较对照组、脑卒中组和抑郁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2.12)个vs(41.22±11.91)个、(17.22±5.76)个和(33.67±8.32)个,P<0.01]。结论 PSD大鼠丘脑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rkB蛋白表达减少可能与PSD发病机制有相关性。
- 李云彭春游俊杰郭旭
- 关键词:卒中抑郁丘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类
- 急性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仍然是当今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农药,品种达上百种,大多属剧毒或高毒类,对人类的毒性较大。中毒的常见临床表现为:胆碱能危象的典型表现(毒蕈碱样症状、烟碱样症状、中枢神经系统效应)、中间综合征(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迟发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及心脏等重要脏器损伤的表现。
- 陈元正郭旭王琳
- 关键词:农药中毒阿托品化胆碱能危象中间综合征
- 脑卒中后抑郁大鼠额前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酪氨酸激酶受体B表达的变化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额前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和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利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加以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应激刺激和孤养方法造成PSD动物模型,并与正常对照组、脑卒中组及抑郁组作比较,每组8只动物。应用RT-PCR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后第29天大脑额前皮质BNDF和TrkBmRNA的表达变化,以GADPH为内参。结果PSD组额前皮质BNDFmRNA表达最少(0.75±0.21);正常对照组BDNFmRNA的表达最多(0.83±0.16);抑郁组BDNFmRNA的表达量为(0.77±0.22);脑卒中组BDNFmRNA的表达量为(0.80±0.20)。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SD组BDNFmRNA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和脑卒中组低(P〈0.05);各组TrkBmRNA的表达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D大鼠额前皮质BDNFmRNA表达减少可能与PSD发病机制相关。
- 李云郭旭李永刚
-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额前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
- 脑卒中后抑郁大鼠小脑BDNF及其受体TrkB的表达变化研究
-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大鼠小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其高亲和力受体TrkB(Tropomyo...
- 李云彭春郭旭尤俊杰Harishankar yadav
- 关键词:卒中后
- 文献传递
- 脑卒中后抑郁大鼠额前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酪氨酸激酶受体B蛋白的表达变化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额前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激酶B(TrkB)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 利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加以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应激刺激和孤养方法造成PSD动物模型,并与正常对照组、脑卒中组及抑郁组作比较.每组6只动物,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后第29天大脑额前皮质BDNF和TrkB阳性细胞数的表达变化.结果 PSD组额前皮质BDNF阳性细胞数最少[(21.00±12.41)个/视野];但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D组大鼠额前皮质TrkB阳性细胞数最少[(20.78±7.20)个/视野],抑郁组次之[(21.00±5.61)个/视野],脑卒中组最多[(31.67 ±7.38)个/视野];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SD组和抑郁组与脑卒中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D大鼠额前皮质TrkB蛋白的表达减少可能与PSD发病机制直接相关.
- 李云郭旭李永刚
-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额前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蛋白
- 小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小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大理学院附属医院及大理州人民医院神经内、外科确诊为小脑卒中(小脑梗死和小脑出血)的53例住院患者为实验组;选择与实验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自愿者22例为对照组。采用简明智能状态量表(MMSE)、听觉词语记忆测验(AVMT)、复杂图形测验(CFT)、Stroop色词测验(SCWT)、连线测验(TMT)、符号数字转换测验(SDMT)、词语流畅性测验(VFT)、Boston命名测验(BNT)8项神经心理学测试量表评价研究对象认知水平。结果实验组认知障碍的比例高达64.2%,最低32.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认知障碍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脑血管病者认知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证实小脑参与高级认知功能。
- 郭旭刘强李云
- 关键词:小脑脑卒中神经心理学
- 小脑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3年
- 传统观点认为小脑的功能主要是维持躯体平衡,控制姿势和步态,调节肌张力和协调随意运动的准确性,其病变最主要的症状是共济失调,这种观点在近30年来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小脑有重要的的非运动功能,如与学习、言语、时间、地点、空间、视觉定向力、情感、注意力等认知功能相关。小脑损伤者常有工作记忆、计划、词语流畅性、抽象思维、
- 郭旭李云
- 关键词:小脑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B型脑钠肽含量的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尤其北方高发。全球哮喘负担的数据表明,从患者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控制哮喘的花费似乎很高,但不正确的治疗可导致哮喘反复发作,治疗费用会更高,因此其治疗及预后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 陈元正郭旭王琳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慢性炎症性疾病肺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哮喘
- 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丘脑组织中BNDF、TrkB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8
- 2013年
-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海马、丘脑组织中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B(TrkB)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组、卒中组及PSD组各8只。正常组不干预;抑郁组采用孤养法制作抑郁模型;卒中组及PSD组采用线栓法致局灶性脑缺血(卒中);PSD组加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应激刺激和孤养法制作PSD模型。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脑海马及丘脑组织中的BNDF mRNA和TrkB mRNA。结果 PSD组海马BNDF mRNA、丘脑TrkB 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其余各组海马BNDF mRNA表达、丘脑TrkB mRNA表达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SD大鼠海马、丘脑组织中BDNF及TrkB表达降低,二者可能参与了PSD的发病。
- 李云彭春郭旭李永刚
-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海马丘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BDNF及其受体TrkB蛋白的表达变化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激酶B(TrkB)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组、脑卒中组及PSD组,每组6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卒中)模型;采用孤养方法建立抑郁模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加以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应激刺激和孤养法建立PSD模型;并设正常组做为正常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后第29天大鼠海马BDNF和TrkB免疫阳性细胞数的表达变化。结果:PSD组海马BDNF免疫阳性细胞数最少[(8.56±1.67)个/视野]。PSD组、抑郁组及脑卒中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DNF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减少(P<0.05);PSD组海马TrkB免疫阳性细胞数最少[(6.44±1.13)个/视野],与各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D大鼠海马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rkB蛋白表达减少可能在PSD发病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 郭旭彭春游俊杰李云
-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海马BDNFTR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