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生
-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术前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8
- 2013年
- 目的探讨接受根治性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率之间的关系。方法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具备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结直肠癌患者341例,男178例,女163例,年龄58(23—90)岁,随访时间64(5—89)个月。检测患者术前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观察总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341例患者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为(3.7±0.7)g/L,D-二聚体为(0.49±0.18)mg/L。患者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肿瘤分期、血管侵犯、术后远处转移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均相关(均P〈0.01),但与组织学分级和浸润深度均无关(P=0.232、0.253)。患者5年生存率为64.5%(220/341)。患者术前D-二聚体水平与肿瘤分期、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均相关(P=0,013、0.007、0.001),但与组织学分级、血管侵犯和术后远处转移均无关(P=0.082、0.746、0.131),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纤维蛋白原水平(P=0.029)、组织学分级(P=0.001)和淋巴结转移(P=0.001)是独立的预后因子。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前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与病理分期相关,术前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根治术后远处转移相关,总生存率较低,且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 王俊锋郭志唐亮郭建生胡均柳建中
-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结直肠肿瘤预后D-二聚体
- 消化道恶性肿瘤细胞对CIK细胞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 岳欣李慧刘凯赵鹏郭建生任秀宝于津浦王俊锋柳建中
- 研究表明消化道恶性肿瘤细胞对于CIK细胞具有反向调控作用,降低了CIK细胞的增殖活性、诱导了CIK细胞的凋亡、抑制了CIK细胞对于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如TGF-β1和PGE2等)以及肿瘤细胞来源的胞外...
- 关键词:
- 关键词:CIK结肠癌胃癌
- 直肠小细胞未分化癌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1995年
- 直肠小细胞未分化癌罕见,国外报道不多,国内未见报道,占直肠恶性肿瘤不足1%。著者报告2例,均经病理证实。本文就其临床表现、诊断、病理、发病原因、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并强调对其积极进行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 曾家耀徐绍强王家仓郭建生王殿昌柳建中
- 关键词:直肠肿瘤小细胞未分化癌综合疗法
- 进展期胃癌术式选择及术中腹腔化疗探析被引量:2
- 2008年
- 阐述晚期胃癌TNMⅣ期,其复发形式多见于腹膜播散性转移和种植,并影响预后之重要因素。即使进行根治术,亦仅称之为非治疗性切除术。进展期胃癌进行广泛淋巴清扫价值始终存在分歧和争议。侵出浆膜之患者其五年治疗率低下。肉眼腹膜种植者,腹腔游离癌细胞近乎100%。伴随侵出面积增大,其治疗率而降低。肿瘤标志物监测诸如TPA,CA724,CA242,CA199以及CEA等,睿智据理规范和启迪术式及术中化疗之实施,选定多元化特异性高的标志物检测,可提高敏感性,皆阳性者则诊断无疑。临床残留癌细胞是客观存在,术中第一时间强烈干预腹腔内置入抗癌药物为最理想。诸如MMC-CH,CDDP,Vp16以及区域性缓释化疗抗肿瘤植入剂Sinofuan等不乏为首选。晚期胃癌循规蹈矩进行D2或D3术式,难以达到期望阈值。D2术式不能提高患者生存率。D1,D2术式术后生存率统计学上分析无明显差异。淋巴清扫仅有助于病理分期确切性,偏倚扩大根治术,善其予后难以期待。
- 张高嘉郭建生王仆郝希山
- 关键词:晚期胃癌肿瘤标志物术中腹腔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