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 目的为了提高对胸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认识改进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自1999年至2004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10例胸部PNET 治疗结果。结果6例肿瘤在胸腔内,2例在胸壁,心包内和后...
- 徐晓辉张志庸崔玉尚李单青李力郭峰吕定量
- 关键词: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 文献传递
- 胸腺畸胎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 目的1992~2006年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胸腺畸胎瘤共14例,现报告如下。方法胸腺畸胎瘤14例,其中男4例,女10例,男女之比1:2.5。年龄16-55岁,平均28.38岁。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胸痛6例...
- 谭明郭峰崔玉尚徐晓辉李单青
- 关键词:畸胎瘤胸腺组织肺叶切除外科治疗
- 文献传递
- 胸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外科治疗
-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是一种临床少见而独特的间叶性肿瘤。2002年WHO软组织肿瘤国际组织学分类将其定义为由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组成的常伴大量浆细胞和/或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细胞的肿瘤,归入纤维母...
- 郭峰张志庸崔玉尚李单青李力任华徐晓辉
- 关键词:外科治疗临床疗效
- 胸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附10例报告)被引量:14
- 2006年
- 目的提高对胸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认识,改进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至2004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10例胸部PNET治疗结果。结果肿瘤位于胸腔内6例、胸壁2例,心包内和后纵隔各1例。胸内肿瘤完全摘除2例,大部分切除2例,肿瘤并肺叶切除2例。2例胸壁肿瘤合并受累肋骨切除胸壁重建,1例行肿瘤及心包部分切除,1例后纵隔哑铃形肿瘤由胸外科和神经外科同期切除。全组无手术死亡或住院死亡。病理标本免疫组化检查,10例CD99均为阳性,LCA均为阴性。术后4例接受化疗,4例放化疗,2例未行任何辅助治疗。术后随访6年,死亡7例,生存最长27个月,最短9个月,平均17个月。3例生存已超过12个月者仍在随访中。结论胸部PNET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术前诊断率低。诊断与鉴别诊断需要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确定。彻底摘除肿瘤及受累组织是治疗的重要环节,术后放化疗有助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率还需要寻找更有效的方法。
- 徐晓辉张志庸崔玉尚李单青李力郭峰吕定量
- 关键词:胸部肿瘤胸外科手术神经外胚瘤综合疗法
- 肩背部巨大纤维瘤病一例被引量:2
- 2013年
- 患者男,34岁,因“发现右肩背部肿块9个月,伴右上肢放射痛5个月”,未经诊治人院。体检:右肩背部可及最大径约30cm实性质韧肿物(图1),无压痛,不可推动,颈部及锁骨上,腋窝未及肿大淋巴结。彩色超声:右锁骨上及肩背部低回声软组织肿物。CT及MRI提示肿物上极至颈根部,未包绕大血管,右肩关节无异常(图2)。穿刺活检示:梭形细胞组织,
- 马冬捷张志庸李单青陈野野韩志军郭峰
- 关键词:肩背部纤维瘤病软组织肿物肿大淋巴结彩色超声右锁骨
- 胸内Castleman病的外科治疗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胸内Castleman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外科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4例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疗情况,其中男6例,女8例;年龄17~58岁,平均年龄29岁。局限型12例,多中心型2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肿物或淋巴结活组织检查;12例局限型患者行常规侧开胸及胸骨正中开胸手术11例,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1例;2例多中心型患者分别行纵隔镜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及电视胸腔镜肺结节活组织检查。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第2d1例患者出现憋气,行床旁支气管镜检查示:右主支气管开口局部软化塌陷,经对症处理后好转;1例肿块位于主动脉窗的患者出现一过性声音嘶哑;其余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病理检查结果 :透明血管型(HV)11例,浆细胞型(PC)2例,混合型(Mix)1例。术后随访13例,随访时间8~110个月,随访患者均生存,11例局限型患者无复发,2例多中心型患者病情稳定。结论术中冰冻病理及术后石蜡病理检查对明确Castleman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局限型Castleman病经手术切除后患者症状消失,治愈率高;多中心型Castleman病需进行综合治疗,密切随访。
- 陈刚任华郭峰韩志军李单青张志庸
- 关键词:CASTLEMAN病外科治疗病理检查
- 胸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讨胸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特点、处理方法及预后,以提高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外科治疗的10例胸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5例;年龄15~61岁,平均年龄37.5岁。肺部病变患者行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5例;纵隔病变患者完整切除肿瘤4例,部分切除1例。结果全组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死亡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病理检查均未发现淋巴结转移。1例肺部病变患者因病理检查为部分生长活跃,有恶变,术后给予4个周期的化疗;其余患者术后未给予治疗。所有患者通过电话或信件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5年,定期行胸部CT、全身骨显像和腹部超声检查,无肿瘤复发或转移征象。结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诊断困难,应按低度恶性肿瘤处理,彻底切除肿瘤以及受侵的组织和器官,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郭峰张志庸崔玉尚李单青李力任华徐晓辉
- 关键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肿瘤外科手术
- 外伤性纵隔血肿一例报告
- 2006年
- 郭峰苗齐崔玉尚
- 关键词:纵隔血肿外伤性开胸探查纵隔增宽X线片示血管受压
- 胸腺类癌外科治疗长期结果
- 目的探讨胸腺类癌的临床表现,分类与预后的关系,手术方式及术后辅助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80年1月至2006年1月外科治疗18例胸腺类癌和随诊结果。结果开胸探查活检2例,姑息性切除2例,完整切除者14例,...
- 郭峰张志庸崔玉尚李单青李力徐晓辉
- 关键词:胸腺类癌外科治疗手术方式
- 文献传递
- 非恶性食管-气管/支气管瘘的外科治疗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非恶性食管-气管/支气管瘘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12例非恶性食管-气管/支气管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6例;平均年龄49.8(32~72)岁。食管气管瘘7例,食管支气管瘘1例,食管癌术后胸胃支气管瘘2例,食管憩室支气管瘘2例。右侧开胸入路9例,左侧开胸3例。行食管瘘、气管瘘修补7例;食管瘘、支气管瘘修补1例;胸胃瘘、支气管瘘修补术2例;食管下段、左肺下叶切除,食管胃弓下吻合术1例;左肺下叶切除,食管憩室瘘修补术1例。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恢复,无手术合并症或死亡,7~10 d恢复经口进食。术后3个月~1年内复查纤维支气管镜及上消化道造影,无气管支气管狭窄,无食管狭窄,不必采用支架或扩张治疗。术后随诊3个月~10年,均恢复良好。结论食管-气管/支气管瘘排除恶性病因,明确瘘口位置,术前给予充分营养支持,手术Ⅰ期修补瘘口,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郭峰张志庸崔玉尚李力李单青徐晓辉
- 关键词: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