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楠
- 作品数:23 被引量:9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不粘锅涂层中全氟辛酸及其盐的气相色谱法测定被引量:13
- 2007年
- 采用气相色谱建立了不粘锅涂层中全氟辛酸及其盐(PFOA)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样品用乙腈在175℃、10.3MPa下用快速溶剂萃取仪萃取20min;通过对衍生化试剂、用量、反应时间的优化,选用1:20的乙酰氯一无水甲醇衍生化试剂。用HP。1毛细管柱(25m×0.20mmi.d.,0.33μm)分离,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PFOA的定量下限为5μg/kg。4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在96%~105%,相对标准偏差为1.81%~4.91%。
- 白桦崔艳妮郝楠张青孙海锋王超王军兵
- 关键词:气相色谱快速溶剂萃取不粘锅涂层
- LC/MS/MS法测定化妆品中树苔提取物被引量:8
- 2007年
-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化妆品中的树苔提取物,建立了化妆品中树苔提取物的检测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10 ng/mL,被测物在10~5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本方法可以用于树苔提取物在化妆品中含量的质量控制.
- 郝楠陈伟周新于文莲陈会明
- 关键词:液相色谱-质谱
- 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不粘锅特富龙涂层中全氟辛酸铵残留被引量:12
- 2006年
- 报道了一种基于快速溶剂提取(ASE)-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定量测定不粘锅特富龙涂层中全氟辛酸铵(APFO)残留分析方法。采用乙腈快速溶剂提取不粘锅涂层中的APFO残留,以乙睛和10mmol/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以多极反应监测(MRM)测定。本方法在0.5~100μg/L内线性良好(R^2=0.9995);检出限1ng/g;方法回收率在80.5%~124.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33%~9.30%。本方法准确、快速、简便,可用于不粘锅涂层中APFO残留的检测。
- 陈会明郝楠陈伟于文莲周新王超王军兵
- 关键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特富龙全氟辛酸铵
- 化学品.蚯蚓急性毒性试验
-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品蚯蚓急性毒性试验的受试物信息、方法概述、仪器设备、试验方法、数据与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评价化学品的蚯蚓急性毒性。
- 于文莲陈会明王军兵周新郝楠刘海波周川刘卫东孙鑫王峥
- 关键词:化学危害蚯蚓毒性化学成分
- 文献传递
- 化学品.与pH有关的水解作用试验
-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品与PH有关的水解作用试验的范围、术语定义、试验原理、受试物的信息、参比物、质量控制、试验方法、数据与报告、结果的解释与评估。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化学品与PH有关的水解作用能力。本标准适用于那些具有足...
- 周新陈会明王军兵于文莲秦占芬郑明辉郝楠王立峰孙鑫王峥
- 关键词:化学成分水解PH值
- 文献传递
- 不粘锅涂层中全氟辛酸及其盐的快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被引量:22
- 2007年
- 建立了不粘锅涂层中全氟辛酸(PFOA)及其盐残留量的气相色谱-负离子化学电离质谱(GC/NCI-MS)测定方法。样品经快速溶剂萃取仪提取及衍生化处理后进行GC/NCI-MS测定。PFOA的定量检测限为5μg/kg;4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90.9%-96.2%,相对标准偏差为1.37%-6.37%。该方法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衍生化步骤简单,杂质干扰小,灵敏度高,适用性强。
- 白桦郝楠崔艳妮周新蔡天培张青王超王军兵
- 关键词:快速溶剂萃取
- 纺织品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检测技术研究
- 王超王星马强季美琴郝楠陈伟
- 根据我国一些纺织品出口企业提出的需求,课题组提出了纺织品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检测技术研究的建议书,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及时下达了《纺织品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检测技术研究》任务书,项目编号:检科2005-006。课题组按照...
- 关键词:
- 关键词: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纺织品
- 化妆品中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 本标准规定了化妆品中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固体、膏状和液体化妆品中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的测定。本标准的方法检出限:丁基羟基茴香醚(...
- 陈会明郝楠于文莲周新白桦刘娟卢加文
- 关键词:化妆品甲苯液相色谱法
- 文献传递
- 化学品.水溶解度试验
-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品水溶解度试验的范围、定义和单位、参照物、试验方法、数据与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化学品的水溶解度。
- 周新陈会明王军兵于文莲王立峰郝楠孙鑫王峥
- 关键词:化学试剂溶解度化学性质
- 文献传递
- 欧盟和美国与中国化妆品法律法规框架的比较研究
- 化妆品在世界各国都受到法规的控制,以确保产品的安全,避免消费者的健康受到影响。但是各国的法律法规框架均有所不同,对于化妆品行业日益全球化来说,会产生潜在影响。在全球市场销售相同产品几乎是不可能的,需要更改成分、包装、标签...
- 于文莲王超朱希白桦郝楠张青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