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东宁 作品数:31 被引量:168 H指数:8 供职机构: 榆林市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幕上恶性肿瘤联合化疗 高建忠 慕怀玉 郝东宁 李军 刘彦西 郑虎林 车震 该项目研究幕上恶性肿瘤的治疗,适用于幕上胶质瘤,转移瘤等恶性肿瘤的手术后或不手术者的治疗。根据药动力学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的特点设计的联合化疗方案,采用动脉静脉鞘内三种给药途径,选择作用于细胞增殖不同时期的三种药物,卡氮芥...关键词:关键词:恶性肿瘤 联合化疗 显微镜下经额纹入路治疗额叶脑挫裂伤及脑内血肿 被引量:3 2016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尤其是脑挫裂伤,伤后短时间内出现脑组织局部或广泛挫伤、出血、肿胀,其治疗效果差,残、死率很高。额叶脑挫裂伤是颅脑损伤中较常见的类型,伤后早期意识障碍轻,临床症状不明显,但患者常常因突发脑疝而抢救不及时导致严重后果。我院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9月双侧或单侧额叶脑挫伤、脑内血肿病例23例,总结如下。 周峰 何华 郝东宁 刘彦西 宋彦彬 吴浩 刘琦关键词:脑挫裂伤 小骨瓣 脑内血肿 椎管内肿瘤行切除术后发生切口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引起椎管内肿瘤切除后切口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2-2016-06于我院接受切除椎管内肿瘤切除治疗的120例患者,按有无切口并发症分为两组,有切口并发症组26例,无切口并发症组94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可能引起切口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肿瘤性质、有无肥胖、有无吸烟、术前是否接受化疗放疗、手术入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有无脑脊液渗漏、术后有无肢体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结果 26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性别、年龄、肿瘤性质、有无肥胖、有无吸烟、术前是否放疗、术前是否化疗、术中出血量、有无术后肢体及大小便功能障碍这9项相关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入路、手术时间、有无脑脊液漏3项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后切口并发症与手术入路、术后脑脊液漏、手术时间>3 h明显相关。 刘琦 马肃 吴浩 刘伟 郝东宁关键词:椎管内肿瘤 手术切除治疗 切口并发症 siRNA沉默CCN5抑制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生长 2014年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沉默高半胱氨酸蛋白6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肾母细胞瘤过度表达基因5(CCN5)对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生长的影响。方法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脑组织CNN5蛋白水平的表达;合成CCN5 siRNA小片段,并,筛选最佳干扰片段;siRNA沉默CCN5在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中的表达,噻唑兰(MTT)方法检测细胞的生长;CCN5沉默表达后,检测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的酶活性。结果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脑组织中CCN5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人脑组织中高;siRNA沉默CCN5表达抑制细胞的生长并促进凋亡效应基因caspase-3活性升高。结论 CCN5基因沉默抑制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的生长,为探讨CCN5在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的作用奠定基础,并为胶质母细胞瘤的基因治疗提供潜在的靶标基因。 车震 康娜 郝东宁 马瑞 宋彦彬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 小干扰RNA 细胞凋亡 B超引导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B超引导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开颅组和微创组,各30例。开颅组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给予B超引导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NIHSS及GCS评分、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开颅组,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开颅组,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开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的颅内压、脑水肿体积、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GCS评分均显著升高,且微创组均优于开颅组(P<0.05)。微创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开颅组的73.3%(P<0.05)。微创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开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给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B超引导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好,可提高血肿清除率,减轻脑组织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刘琦 马肃 杨建龙 宋彦彬 车震 李涵 郝东宁 吴浩关键词:神经内镜 B超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手术 经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9例经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方法、手术后疗效、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和手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89例患者中,显效70例(78.7%),好转13例(14.6%),无效6例(6.7%),总有效83例(93.3%)。与手术前相比,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手术后4例患者出现尿崩症状,对症治疗后均短期内恢复,其余并发症包括1例垂体功能低下,1例激素水平下降和1例脑脊液鼻漏,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单鼻孔经蝶入路治疗垂体瘤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疗效显著,手术后并发症较少。 郝东宁 宋彦彬关键词:垂体肿瘤 外科手术 小儿颅前窝粉碎性骨折并视神经损伤的治疗 被引量:1 2011年 小儿颅前窝粉碎性骨折并视神经损伤是颅脑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多伴有开放性颅脑损伤和脑脊液鼻漏,手术处理有一定难度。笔者于2005年2月至2008年11月共收治9例,均行视神经管减压、前颅底修补或重建[1],现结合文献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3例;年龄6~14岁,平均10岁。致伤原因:车祸伤6例,坠落伤4例,砸伤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最短2 h,最长12 h。 郝东宁 李军 刘彦西 李涵 刘琦 马肃关键词:颅脑损伤 小儿 视神经损伤 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围手术期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02例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围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32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20例,围术期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202例,在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比较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采取中医治疗后预后良好(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中肺部感染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能改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预后并减少并发症。 宋彦彬 郝东宁 马瑞 车震 周峰 刘琦 马肃 杨建龙 李乔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 围手术期 中西医结合疗法 经纵裂腁胝体入路清除脑室出血的可行性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清除脑室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将100例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侧脑室置管外引流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行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清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行相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2.0%。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COS预后分级,观察组23例患者为V级,18例患者为IV级,6例患者为III级,3例患者为II级;对照组10例患者为V级,7例患者为IV级,15例患者为III级,14例患者为II级,4例患者为I级。观察组患者GOS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手术能够有效清除脑室出血,具有较好治疗效果。 宋彦彬 郝东宁 车震 周峰 李涵 杨建龙 李乔关键词:预后 多甲氧基黄酮对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多甲氧基黄酮(PMFs)因其抗氧化、抗癌、抗炎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样的生物学活性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其在神经胶质瘤治疗中的潜在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对多甲氧基黄酮处理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初步探讨PMFs在神经胶质瘤治疗中的潜在应用。方法:不同浓度(0,20,40,60,80,100μg/mL)的PMFs处理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251不同时间后,分别用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MTT法检细胞活力的变化,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随着多甲氧基黄酮的浓度及处理时间的增加,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同时诱导细胞大量凋亡,促使细胞生长停滞于G2/M期;此外,多甲氧基黄酮剂量依赖性的抑制胶质瘤细胞的侵袭。结论:PMFs能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降低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251的,同时显著诱导细胞瘤的凋亡和侵袭能力,提示PMFs可能对神经胶质瘤的高增殖性和侵袭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可能具有成为治疗神经胶质瘤药物的潜在应用价值。 车震 康娜 郝东宁 马瑞 宋彦彬关键词:胶质瘤 凋亡 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