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泽庆

作品数:8 被引量:278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土地利用
  • 2篇指标体系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碳储量
  • 2篇土地利用变化
  • 2篇集约利用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数据包络
  • 1篇数据包络分析
  • 1篇数据包络分析...
  • 1篇土地管理
  • 1篇土地集约利用
  • 1篇土地集约利用...
  • 1篇土地利用结构
  • 1篇农户
  • 1篇农户调查
  • 1篇区域规划
  • 1篇区域生态
  • 1篇问卷

机构

  • 8篇南京大学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江苏省地质调...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8篇郑泽庆
  • 8篇黄贤金
  • 4篇王广洪
  • 3篇陆汝成
  • 2篇钟太洋
  • 2篇王佳丽
  • 1篇揣小伟
  • 1篇卢俊宇
  • 1篇肖思思
  • 1篇赖力
  • 1篇于术桐
  • 1篇贾宏俊
  • 1篇胡初枝
  • 1篇方鹏
  • 1篇廖启林
  • 1篇张梅

传媒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中国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发展及对策被引量:49
2010年
研究目的:推行工业用地集约利用,促进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市场、行政的最佳配置,走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达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最大化。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推理法。研究结果: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不断丰富;当前中国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存在着缺乏科学规划、供地过程不规范、批后监管不足等问题;通过项目集中集聚、技术改进、存量挖潜和社区就业4种模式因地制宜地优化区域工业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结论:坚持科学规划工业用地;制定合理的工业用地准入门槛,强化工业用地预审;强化工业用地市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体系和法规体系,强化批后监督手段,为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基础。
贾宏俊黄贤金于术桐王广洪郑泽庆
关键词:土地管理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对土地利用变化的脆弱性评估--以江苏省环太湖地区碳储量为例被引量:23
2010年
文章在评述生态系统服务对全球变化的脆弱性研究概况的基础上,认为在生态系统服务退化和不可持续的状态下,改变土地利用变化对降低生态系统服务脆弱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引入了生态系统服务对土地利用变化脆弱性评估方法,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对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土地利用类型渐变、土地管理方式变化的脆弱性响应机理,以江苏省环太湖地区碳储量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在1980—1990年、1990—2000年、2000—2005年3个时间段,农田、林地的显著减少和建设用地的急剧增加致使生态系统碳储量对土地利用强度变化表现得愈加脆弱,土地利用强度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碳储量分别减少0.90 Tg、1.68 Tg、1.69 Tg;②2005—2015年间,通过对农田、林地、建设用地的规划控制,可以降低生态系统碳储量的脆弱性,土地利用强度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碳储量分别由规划控制前减少0.50 Tg变为增加0.62Tg。据此得出结论,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加强规划管理可以降低生态系统碳储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脆弱性。最后,针对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王佳丽黄贤金陆汝成肖思思郑泽庆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碳储量
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被引量:115
2011年
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变化对单一生态系统的影响,如土壤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地、草地生态系统等,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域,综合考虑了整个生态系统来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文中涉及到的数据包括土地利用数据、土壤数据、植被数据。利用ArcGIS9.3分析1985到2005年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根据不同的方法,分别计算了江苏省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碳储量和植被碳储量,并分析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①江苏省陆地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975.72Tg,其中土壤碳储量为922.03Tg,占有机碳总储量的94.5%,土壤平均碳密度为9.41kg/m2,植被碳储量为53.69Tg,占有机碳总储量的5.5%,植被平均碳密度为1.791kg/m2;②1985-2005年江苏省陆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共减少9.73Tg,其中土壤有机碳储量减少7.54Tg,植被有机碳储量减少2.19Tg,土地利用变化造成了有机碳的释放,释放量占江苏省陆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的1%;③建设占用耕地是引起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但总体而言,人类土地利用活动对江苏省陆地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平衡的扰动并不大;④应通过加强耕地保护、增加碳汇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等方式来降低人为活动对自然碳过程的影响。
揣小伟黄贤金郑泽庆张梅廖启林赖力卢俊宇
关键词:碳储量陆地生态系统土地利用变化
省级层次土地利用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正>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由于强化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起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体制、机制、法制等方面的原因, 全国各省(区、市)除了开发整理复垦补充...
陆汝成黄贤金郑泽庆王广洪
关键词:土地利用指标体系
文献传递
省级层次土地利用考核指标体系构建
2008年
分析土地利用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的现实需要,从全局的视野,基于土地利用系统多要素综合考核指标,从约束性指标、预期性指标和导向性指标三个方面构建省级层次土地利用考核指标体系。通过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将更加有利于对省级层次的土地利用进行量化考核评估,为构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长效机制和保障科学发展的共同责任新机制提供参考。当然有关指标的确定还需要与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需要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陆汝成黄贤金郑泽庆王广洪
关键词:土地利用指标体系
区域规划土地利用结构的相对碳效率评价被引量:16
2010年
为研究区域规划土地利用结构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该文引入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江苏省及13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用地结构的相对碳效率进行了评价:江苏省规划土地利用结构均是相对有效的;13市2005年相对有效性比例为38.46%,2010和2020年相对有效性比例分别为38.46%和46.15%;除江苏省相对有效外,13市2005、2010和2020年相对有效性比例分别为23.08%、30.77%、38.46%;建设用地比例明显偏高是相对无效的主要原因,耕地、林地冗余亦有一定贡献。结果表明,规划有助于提高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相对碳效率;相对无效的市提高碳效率的主要方向是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扩张,对于耕地、林地等,考虑到粮食安全和碳汇功能不宜再缩减比例,只能通过加强农林实践管理增加碳储备,以提高其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的贡献。
王佳丽黄贤金郑泽庆
关键词:土地利用区域规划
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综述被引量:69
2008年
文章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评价尺度、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方法等方面对我国开展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及评价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得出了对内涵认识多元化、评价尺度广泛、评价指标和理想值均难以选取等特点,并对我国未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应加强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并充分发挥评价结果在现实应用中的趋势展望.
郑泽庆黄贤金钟太洋王广洪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城市土地
农户资源禀赋对劳动力转移行为的影响分析——基于常熟市、如东县和铜山县农户调查的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本研究基于对常熟市、如东县和铜山县329个农户调查数据,以家庭平均年龄、人力资本存量、人均经营耕地面积、社会网络、特殊经历等变量来衡量农户资源禀赋并以其为解释变量,使用logistic模型和Tobit模型计量分析农户劳动力转移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劳动力转移决策的估计中,非农就业经历和预期人均非农就业收入是影响最为显著的2个因素,在非农就业比例较低的地区尤甚。农户社会网络、非农就业经历和预期人均非农收入对农户劳动力转移规模影响显著,但人力资本存量和村人均收入水平对估计结果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影响农户劳动力转移既有正效应的资源禀赋,也有负效应的资源禀斌,对于减少农户资源禀赋负效应的影响,提高资源禀赋量具有重要作用。
胡初枝黄贤金方鹏钟太洋郑泽庆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TOBIT模型LOGISTIC模型问卷调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