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文华

作品数:24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9篇应力
  • 6篇预应力
  • 6篇模型试验
  • 6篇刚度
  • 5篇地质力学模型
  • 5篇地质力学模型...
  • 5篇洞室
  • 5篇数值模拟
  • 5篇值模拟
  • 4篇大跨度
  • 3篇弹簧
  • 3篇弹簧刚度
  • 3篇洞群
  • 3篇岩体
  • 3篇预应力锚
  • 3篇预应力锚索
  • 3篇能量耗散
  • 3篇桩基
  • 3篇卸载
  • 3篇锚索

机构

  • 15篇中国建筑科学...
  • 11篇山东大学
  • 3篇同济大学
  • 1篇山东建筑大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建研地基基础...
  • 1篇北京市建筑设...

作者

  • 24篇郑文华
  • 9篇朱维申
  • 5篇孙林锋
  • 4篇李术才
  • 4篇李勇
  • 3篇殷瑞
  • 3篇宫剑飞
  • 3篇刘德军
  • 3篇刘金砺
  • 3篇马庆松
  • 3篇秋仁东
  • 3篇邱明兵
  • 3篇郭金雪
  • 3篇张乾兵
  • 2篇王涛
  • 2篇万征
  • 2篇孟达
  • 1篇杨为民
  • 1篇蔚立元
  • 1篇周圣斌

传媒

  • 5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岩土力学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土木建筑工程...
  • 1篇第八届全国青...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中国建筑学会...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3篇2016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棒式光纤传感器在地下洞群模型试验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0年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是在复杂条件下进行大型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的重要研究手段,能够真实地反映地质构造和工程结构的空间关系,准确模拟施工过程对厂房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岩体的破坏特征。双江口水电站地下洞群模型试验中采用预留孔径灌胶方式进行高精度的棒式光纤光栅(FBG)位移传感器的埋设,以便对洞室周边的位移进行量测,同时应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比较。结果表明:棒式光纤光栅传感器量测方法解决了模型试验中内部变形小、量测精度要求高的问题,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吻合;试验中传感器埋设的方法是成功的,无论是开挖阶段还是超载阶段传感器均能有效地监测模型内部变形,揭示地下洞室群模型在开挖阶段和超载阶段的变形机制和破坏特征。
朱维申郑文华朱鸿鹄张乾兵殷建华
关键词:地下洞群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明挖法大跨度二拱二索地铁车站结构
本发明提供了明挖法大跨度二拱二索地铁车站结构,包括:边墙,设置在地下通道的两侧;顶梁,为弧形结构,通过两侧的边墙支撑在地下通道的顶端,所述顶梁的跨度至少大于20米;顶板,为与所述顶梁对应的弧形结构,设置在所述顶梁的上方,...
宫剑飞孟达王涛万征郑文华
人防荷载下地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全过程分析及延性性能研究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浅埋地下大跨结构,具有承载能力强、耐久性和抗裂性能好等优点。但是现行人防技术标准中,关于结构构件延性的规定主要来自试验研究成果,缺少理论研究成果验证;同时缺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相关规定。因...
郑文华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人防荷载延性比
多种地下大跨度结构体系对比分析
对国内外现有地下大跨度结构体系进行了总结,并对近几年出现的新型地下大跨度结构体系的优缺点进行了重点对比分析。经过对比发现:立柱式地下大跨度结构体系使用范围广泛,但是随着跨度的增加,立柱直径加大,存在视线遮挡、空间利用率降...
郑文华
关键词:大直径盾构
文献传递
舟山灌门水道隧道最小岩石覆盖厚度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总结了确定海底隧道最小岩石覆盖厚度常用的方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基于大量弹塑性海底隧道稳定性数值分析,提出了最小岩石覆盖厚度的最小位移法判据。根据舟山灌门水道隧道地质勘察报告,选择海底深槽和钻孔位置5个控制性分析断面。分别依据上述各种方法确定了舟山灌门水道隧道拱顶曲线,最后给出了各个分析断面的最小岩石覆盖厚度建议值。
徐帮树李术才蔚立元冯现大郑文华高阳
关键词:海底隧道最小岩石覆盖厚度
某高层建筑事故的加卸载和变刚度桩基综合处理
2013年
在分析某高层建筑严重不均匀沉降原因的基础上,制定了该建筑物的综合处理和实施技术方案。为了逆转高速率的沉降和倾斜态势,并促其趋于稳定达到正常使用标准,采取如下四方面处理措施:一是采取一侧卸载减沉,另一侧加载促沉措施;二是采用混凝土钢管桩结合后注浆实施变刚度加固处理;三是断开原已浇注的后浇带,加大沉降较小一侧的基底压力以增沉;四是科学安排施工程序,以发挥综合处理预期效果。最终使建筑物沉降速率由0.8 mm/d降至0.006 mm/d;倾斜由最大2.8‰降至2.28‰,均小于规范允许值。工程的处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文中也进行了讨论分析,本文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加固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秋仁东刘金砺邱明兵郑文华殷瑞郭金雪
关键词:高层建筑变刚度后浇带
某高层建筑事故的加卸载和变刚度桩基综合处理
在分析某高层建筑严重不均匀沉降原因的基础上,制定了该建筑物的综合处理和实施技术方案.为了逆转高速率的沉降和倾斜态势,并促其趋于稳定,达到正常使用标准,采取如下四方面处理措施:一是采取一侧卸载减沉,另一侧加载促沉措施;二是...
秋仁东刘金砺邱明兵郑文华高文生殷瑞郭金雪
关键词:高层建筑变刚度后浇带
新型节理岩体损伤流变模型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越来越多的地下大型水电站洞室群处在大埋深、高地应力、高孔压的地质环境中,流变现象较为明显。同时,由于岩体中节理裂隙的存在,对围岩产生弱化效应,使得洞室的稳定性分析更为复杂。针对这些特点,综合考虑损伤和流变的影响,推导出基于西原体模型的黏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此外,利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FLAC3D软件的二次开发功能,以VC++作为开发平台,将包含差分形式的本构方程程序化,生成动态链接库文件(DLL文件),通过FLAC3D主程序进行调用。从而,开发出了新型节理岩体的FLAC3D损伤流变本构模型。将此模型应用于双江口洞室群工程实例,完成了洞室稳定性分析计算和指导施工设计。结果表明:将该损伤流变模型用于模拟大型地下洞室群的开挖、分析其稳定性,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可用于指导实际的工程施工。
朱维申郑文华王文涛
关键词:节理岩体地下洞室群数值模拟
用于模型试验的微型预应力锚索及其埋设和加载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模型试验的微型预应力锚索,包括调节螺栓、钢绞线,调节螺栓的螺母固定在洞室边墙上,螺栓旋入螺母中,共同作为锚索头,钢绞线穿过螺栓,并通过一薄片固定在螺栓头上,钢绞线的另一端与设于模型里面的内锚固段里的弹簧...
朱维申李勇孙林锋马庆松李术才郑文华
文献传递
真三轴荷载条件下大型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的研制及其应用被引量:35
2010年
为研究深埋、高地应力条件下地下洞群围岩稳定性,新研制大型真三轴加载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三维钢结构台架装置和液压加载控制系统组成,可实现全三轴应力状态下在侧向施加梯级荷载。在各加载面上研制和布设组合型滚珠式滑动墙,实现新型超低减摩技术。用该系统开展洞群开挖支护的模型试验,在试验技术和模型制作工艺上有了创新和重大改进:采用预制模块堆砌黏结成型的工艺方法制作模型,提高全模型在力学性能上的一致性;采用数字照相变形量测技术、基于光纤Bragg光栅的棒式位移传感器和新研制的高精度光栅尺型微型多点位移计进行围岩内变形量测;新研发施作注浆锚杆和预应力锚索的独到工艺技术;还开展大埋深条件下的超载试验,观察到围岩破坏的发展过程,试验结果还与数值分析进行对比。研究的方法技术及结果将对类似工程研究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朱维申张乾兵李勇孙林锋张磊郑文华
关键词: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地下洞群稳定性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