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菁菁

作品数:14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启东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疗效
  • 5篇骨折
  • 3篇内固定
  • 2篇胸腰椎
  • 2篇胸腰椎爆裂
  • 2篇牙周
  • 2篇牙周炎
  • 2篇腰椎
  • 2篇手术
  • 2篇前路
  • 2篇前路钢板
  • 2篇颌骨
  • 2篇疗效分析
  • 2篇内固定治疗
  • 2篇口腔
  • 2篇钢板
  • 1篇钉板
  • 1篇钉板系统
  • 1篇动力固定
  • 1篇胸腰椎爆裂骨...

机构

  • 11篇启东市人民医...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11篇邵菁菁
  • 5篇朱晓红
  • 4篇樊健
  • 3篇邵云伟
  • 3篇张辉
  • 3篇袁铭阳
  • 2篇茅爱东
  • 2篇倪向阳
  • 2篇高为人
  • 2篇唐红萍
  • 1篇刘璠
  • 1篇王以进
  • 1篇管国平
  • 1篇高素琦
  • 1篇姚新华
  • 1篇赵剑
  • 1篇胡岳辉

传媒

  • 2篇外科研究与新...
  • 2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当代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近期疗效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有明显骨质疏松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患者20例。结果20例获2-24个月随访,患者术后14-35d负重行走,无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的发生。术后X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无下沉松动,无脱位,未出现髋内翻。Harris评分为75-92分。1例行走髋关节疼痛,1例9个月时X线片发现髋臼磨损。结论该手术方法具有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能早期负重等优点,有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价值,但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樊健邵菁菁邵云伟张辉高为人倪向阳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质疏松人工股骨头置换
面中部骨折11例临床疗效分析
2005年
面中部骨折常表现为上颌骨、颧骨、鼻骨、眼眶骨等部分或全部骨折。近来随着交通、建筑业的发展,临床上面中部骨折越来越多,如处理不当,不仅影响患者的面容,还会引起其他器官功能的障碍。我院自2002.2-2004.2收治面中部骨折11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邵菁菁朱晓红高素琦
关键词:面中部骨折临床疗效分析器官功能上颌骨眼眶骨建筑业
侧前方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被引量:1
2008年
唐红萍樊健邵菁菁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手术配合护理
导致接受口腔种植修复术后的患者发生牙周炎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导致接受口腔种植修复术后的患者发生牙周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启东市人民医院接受口腔种植修复术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85例患者术后是否发生牙周炎,将其分为发生组(n=52)和未发生组(n=33)。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找出导致其发生牙周炎的危险因素。结果: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Logistic分析的结果显示,导致接受口腔种植修复术后的患者发生牙周炎的危险因素包括患有糖尿病、长期吸烟、每天刷牙的次数<2次及每天漱口的次数<3次,P<0.05。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分析的结果显示,导致接受口腔种植修复术后的患者发生牙周炎的危险因素包括患有糖尿病、长期吸烟、每天刷牙的次数<2次及每天漱口的次数<3次,P<0.05。结论:导致接受口腔种植修复术后的患者发生牙周炎的危险因素包括患有糖尿病、长期吸烟、每天刷牙的次数<2次及每天漱口的次数<3次。
邵菁菁张露丹朱晓红
关键词:牙周炎吸烟口腔清洁
钛板内固定与颌间钢丝结扎治疗下颌骨骨折的初步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使用钛板内固定与钢丝结扎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6月-2012年7月,回顾分析42例下颌骨骨折,其中21例采用钢丝结扎内固定,其余21例采用钛板内固定,比较两组在骨折愈合及咬合关系、咬合力及颞下关节影响等临床疗效方面差异。结果 42例均获随访,随访6-32月,平均18个月。术后6月时骨折愈合率、咬合关系、咬合力及对颞下关节影响等临床疗效方面钛板组优于钢丝组(P<0.05)。结论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具有复位好、固定牢靠、并发症少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邵菁菁朱晓红袁铭阳茅爱东
关键词:下颌骨骨折颌间结扎钛板内固定
颈椎前路静力性与动力性钉板系统在三柱不稳定损伤中生物力学性能的比较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静力性、动力性钉板系统在三柱屈曲牵张型不稳定损伤中的生物力学测试结果,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采用6具小牛颈椎标本,在C4、5节段制作屈曲牵张损伤模型,切除椎间盘、植骨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Orion、Codman、Window钢板螺钉固定,分别测定正常颈椎及固定后脊柱在前屈、后伸、旋转运动时的稳定性并与正常标本比较。结果3种钢板固定后的活动度(ROM)与正常颈椎相比要大。其中Orion在前屈、后伸、侧屈与正常相比无显著的差异(P>0.05);Codman和Window在前屈、后伸时与正常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Codman在侧屈时正常相比无显著的差异(P>0.05),Window侧屈时与正常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3种钢板在旋转时与正常相比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三柱屈曲牵张型不稳定损伤的模型中,前路静力化固定相对稳定,动力化固定可能降低一定的固定强度,尤其是选择平移类设计的钢板固定应慎重。
樊健赵剑邵菁菁刘璠管国平邵云伟张辉王以进
关键词:颈椎前路钢板动力固定生物力学
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减压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评价脊柱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23例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病例采用前路脊髓减压、植骨、前路钢板内同定术,通过术前、术后影像学对比,了解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等情况,以Frankel评定法来评价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3例患者术后随访4~16个月,平均9.5个月,全部病例椎间植骨均牢固融合,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保持满意.钢板螺钉未松动.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有效恢复率为94%。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采用脊髓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方法可使骨折减压彻底.植骨融合率高,能有效维持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是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樊健邵菁菁唐红萍邵云伟张辉高为人倪向阳
关键词:爆裂骨折脊髓损伤前路钢板
西帕依固龈液联合西地碘含片对慢性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牙周健康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联合应用西帕依固龈液与西地碘含片治疗的效果,以及其对牙周健康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启东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10例慢性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使用西地碘含片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比较两组牙周健康指标、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14 d后,试验组牙周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龈沟液量(GCFV)、白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IL-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3%,低于对照组的9.09%,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联合应用西帕依固龈液与西地碘含片治疗效果确切,可降低牙周炎性因子水平,恢复牙周健康,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邵菁菁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牙列缺损西帕依固龈液牙周健康炎性因子
正颌外科技术及坚强内固定治疗陈旧性下颌骨骨折
2014年
目的探讨陈旧性下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4月-2013年3月采用正颌外科技术及坚强内固定治疗11例陈旧性下颌骨骨折。根据影像学资料进行模型外科、确定截骨部位及坚强内固定以恢复相对正常的咬合关系。术后根据X线检查结果确定骨折愈合情况,根据咬合关系、咬合力及颞下关节张口度等体征确定临床疗效。结果 11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4~30月,平均13个月。术后6个月时X线提示骨折均愈合。10例咬合关系、咬合力及张口度良好。其中1例虽张口度及脸形良好,但咬合关节欠佳,内固定固定8个月后予正畸矫形后恢复良好。总体优良率达90.9%。结论正颌外科技术及坚强内固定为陈旧性下颌骨骨折提供二次解剖复位,对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张闭口功能和颜面外形能提供可靠的保证。
邵菁菁茅爱东胡岳辉姚新华朱晓红袁铭阳
关键词:正颌外科坚强内固定
栀子金花丸联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探讨
2021年
目的:探讨用栀子金花丸联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启东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ROU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抽取红黄球法将其分为Ⅰ组(n=50)和Ⅱ组(n=50)。为Ⅱ组患者采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Ⅰ组患者加用栀子金花丸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其炎症指标〔包括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及治疗期间其不良反应(包括皮疹、口腔黏膜脱落、味觉改变等)的发生情况。结果:Ⅰ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Ⅱ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IL-17、TNF-α的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Ⅰ组患者血清hs-CRP、IL-6、IL-17、TNF-α的水平均低于Ⅱ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用栀子金花丸联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治疗ROU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邵菁菁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栀子金花丸复方氯己定含漱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