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锦明
- 作品数:26 被引量:218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91例HIV/AIDS患者合并分枝杆菌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了解HIV/AIDS患者中分枝杆菌感染情况。方法对291例HIV/AIDS患者痰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结果进行菌种鉴定:结核分枝杆菌(MTB)采用MTB PCR mix进行扩增鉴定,非结核分枝杆菌(NTM)采用16SrRNA基因测序法进行鉴定。结果 291例HIV/AIDS患者痰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其中MTB感染156例占53.61%,NTM感染135例占46.39%。NTM鉴定有15种,其中鸟分枝杆菌复合群最多占58.52%。291例患者中男性分枝杆菌感染比例为79.73%,高于女性的20.27%(P<0.05)。不同性别、年龄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AIDS患者痰培养分枝杆菌阳性中NTM占的比例较高。由于感染NTM的治疗方案不同,对于HIV/AIDS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应重视分枝杆菌培养鉴定结果。
- 周昌明蓝如束廖光付黄敏莹赵锦明罗丹刘飞鹰
- 关键词:HIV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
- 广西耐药结核病流行现状、影响因素与防控策略研究与应用
- 黄曙海刘飞鹰蓝如束赵锦明张影坤罗丹蓝兰区进
-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简要背景、主要技术内容及创新要点、技术经济指标、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及推广应用、效益情况。该课题属预防医学结核病控制领域,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课题。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传染性疾病,列为中国...
- 关键词:
- 关键词:结核病防治流行病学调查
- 广西近十年结核病防治工作成就与展望被引量:4
- 2022年
-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的全身慢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群众健康,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广西是我国结核病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广西各级党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广西自2004年全面推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全社会积极参与,各级结核病防治工作者共同努力落实各项结核病防控政策,防治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防治能力不断提升,肺结核疫情出现下降趋势,广西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结核病防治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该文就广西近10年结核病防治工作成就与展望进行综述。
- 黄敏莹梁大斌崔哲哲黄彦李鹃赵锦明张影坤刘飞鹰周凌云梁小烟
- 关键词:结核病
- 结核分枝杆菌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型成簇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成簇特征及其传播影响因素。方法纳入广西30个结核病耐药监测点2013年登记治疗的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1 310例,运用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基因分型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型成簇特征。结果1 310株结核分枝杆菌经VNTR12位点检测分为964个基因型,其中779株为单一基因型,531株可归入185个基因簇之一,每簇含2~40(平均6.6)株分离株。41~60岁成簇比例最高,占45.5%。北京基因型菌株746株,非北京基因型菌株564株,在非北京基因型菌株中原北京菌株占7.4%。结核病近期感染估计值(成簇率)为26.41%;敏感菌株成簇率为24.40%,高于耐药菌株的9.55%(χ2=23.621,P=0.000)和耐多药菌株的8.97%(χ2=9.675,P=0.002);北京基因型菌株成簇率为28.69%,高于非北京基因型菌株的23.40%(χ2=4.610,P=0.032)。敏感菌株成簇比例为37.43%,高于耐药菌株的14.09%和耐多药菌株的15.38%;北京基因型菌株成簇比例为40.88%,高于非北京基因型菌株的37.77%。结论广西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具有高度遗传多态性,敏感菌株和北京基因型菌株是广西结核病近期传播的主要流行株。
- 罗丹蓝兰赵锦明张影坤蓝如束
- 关键词:分枝杆菌结核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北京基因型
- 广西壮族自治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基因型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对5种一线抗结核药品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对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耐药监测收集的721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基因型的相关性。结果223株结核分枝杆菌发生了耐药基因突变,总突变率为30.93%(223/721)。突变率前5位的基因为:katG(16.09%,116/721)、rpoB(12.21%,88/721)、embB(8.46%,61/721)、rpsL(6.10%,44/721)、rrs(4.72%,34/721),均以单位点突变为主;突变率前5位的基因位点为:katG315(12.34%,89/721)、rpsL43(5.27%,38/721)、rpoB450(4.85%,35/721)、embB306(4.02%,29/721)、rpoB445(2.91%,21/721)。rpsL基因、rpsL43位点和rpoB445位点突变率在北京基因型中高于非北京基因型[10.51%(43/409)和0.32%(1/312),χ^(2)=32.090,P=0.000;9.05%(37/409)和0.32%(1/312),χ^(2)=26.992,P=0.000;4.40%(18/409)和0.96%(3/312),χ^(2)=7.404,P=0.007]。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线抗结核药品耐药相关基因突变以katG、rpoB、embB、rpsL、rrs基因突变为主,rpsL基因、rpsL43位点和rpoB445位点突变与北京基因型有相关性。
- 罗丹覃慧芳叶婧赵锦明秦翊翔蓝如束
- 关键词:分枝杆菌结核抗药性突变基因型
- 贺州市八步区中小学生结核病筛查结果和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结核杆菌感染、患病、相关防治知识知晓及健康行为情况,为在学校开展结核病的筛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0年对参与调查的中小学生开展结核菌素试验(The 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oftuberculin,PPD)及问卷调查,对所有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学生,有PPD试验禁忌症的学生及PPD阴性但有肺结核可疑症状的学生开展X光胸片检查,有可疑病灶者开展痰涂片检查;对PPD强阳性学生与非强阳性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及其健康行为进行比较分析,寻找相关因素。结果接受PPD试验4 113人,阳性率6.64%(273人),强阳性率0.56%(23人);肺结核检出率0.05%(2人,均为PPD强阳性)。接受问卷调查2 909人,经过χ2及logistic逐步回归统计分析,在学校宿舍居住和与肺结核患者的接触是PPD试验结果强阳性的危险因素。结核病防治知识全部知晓率为24.96%。结论通过PPD试验的初筛,再进行X光胸片及痰涂片检查是发现结核病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应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并注意好教室和宿舍的通风换气。
- 崔哲哲区进李建标赵锦明刘飞鹰
- 关键词:结核病PPD试验影响因素
- 赴巴基斯坦抗击特大洪水灾害医疗卫生工作实践与探索
- 2023年
- 目的 总结赴巴基斯坦抗击特大洪水灾害医疗卫生工作经验,为开展国际抗击特大洪水灾害医疗卫生救援提供参考。方法 赴巴基斯坦前进行充分筹备,包括组建团队,明确分工、分析疫情、筹备物资、强化培训等,以及赴巴基斯坦后多途径多维度了解灾情情况,并深入重灾区救济营及医疗营进行实地走访、义诊、调研,严格落实安全、防控等各项措施。结果 专家组充分了解巴基斯坦灾区疫情情况,并结合走访、义诊、调研结果,形成了救济营与医疗营医疗卫生工作报告以及提出了基础医疗重建中国方案;专家组全体组员在巴基斯坦工作期间及回国后隔离期间均未感染传染病,身体状况良好,平安回国。结论 赴巴基斯坦抗击特大洪水灾害医疗卫生工作实践为基于实际工作形成,实用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 陶品月黄文新徐胜莫建军万裴琦苏思标陆皓泉甘永新梁亮赵锦明林媛珍韦冠京曲涛
- 关键词:医疗救治卫生防疫
- 广西两县成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能量、蛋白质摄入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1年
- 目的:了解广西不同地区成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能量、蛋白质摄入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广西A、B两县为研究现场,于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连续纳入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成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00例,按照《中国贫困地区成人肺结核患者营养和膳食状况调查实施细则》进行问卷调查和膳食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蛋白质、能量平均摄入量分别为(77.76±36.37)g、(1858.53±685.22)kcal,A县患者蛋白质、能量平均摄入量均高于B县(均P<0.001)。病原学检查结果阳性、一周一日三餐不完全在家饮食、已戒酒或正在饮酒、胸片显示有空洞是影响患者能量、蛋白质摄入的单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一日三餐不完全在家饮食、病原学检查阳性是发生能量、蛋白质摄入不足的危险因素;此外,已戒酒或正在饮酒是发生能量摄入不足的危险因素。结论:广西不同地区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能量、蛋白质摄入不均衡,病情严重的患者发生能量、蛋白质摄入不足的比例更高,病原学检查阳性、一日三餐不完全在家饮食、已戒酒或正在饮酒可引起能量、蛋白质摄入不足。
- 周凌云周为文梁大斌黄敏莹梁小烟李鹃赵锦明龙凤雪罗飞林杨明
- 关键词:肺结核蛋白质
- 我国高疫情地区主动发现的肺结核患者干预前后接受治疗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了解我国西部肺结核高疫情地区主动筛查发现的患者接受治疗的意愿,探索健康教育对纳入治疗率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于2017年9—12月在全国报告发病率最高的青海、贵州、广西、西藏、新疆5个省(自治区),各选择1个乡镇,对肺结核主动筛查项目中发现的149例肺结核患者,分别于诊断后进行10min的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进行面对面访问式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个人基本信息、家庭及收入情况、医疗支出情况、前往肺结核定点医院交通方式及费用,以及诊断后即刻、进行10mln健康教育后纳入对象的治疗意愿情况,不愿意接受治疗的原因等。干预前后两次调查均发出149份问卷,收回149份,均为有效问卷,有效率均为100.00%。分析健康教育前后肺结核患者纳入治疗率的改变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健康教育后影响患者纳入治疗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开展健康教育前,主动发现的肺结核患者纳入治疗率为78.52%(117/149),10min健康教育后提高至85.23%(127/149)。经10rain健康教育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贵州(0,0/39)相比,青海(29.41%,10/34)、广西(26.09%,6/23)、新疆(15.62%,5/32)的患者纳入治疗的意愿较弱(χ2=18.13,P〈0.001);与〈65岁患者(2.44%,1/41)相比,≥65岁患者(19.44%,21/108)纳入治疗的意愿较弱(χ2=6.83,P=0.009);与往返定点医院时间≤30min的患者(8.43%,7/83)相比,往返时间〉30min的患者(22.73%,15/66)纳入治疗的意愿较弱(χ2=5.97,P=0.01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的患者(OR=10.18,95%CI:1.31479.38;Waldy χ2=4.91,P=0.030)及往返定点医院所需时间〉30min的患者(0R=3.36,95%CI:l
- 许婕王朝才夏愔愔张灿有赵锦明陈慧娟董晓杨国锋刘慧慧成君
- 关键词:多相筛查健康教育
- 运用空间计量模型侦测广西结核病发病的气象影响因素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索广西壮族自治区传染性结核病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趋势,为科学防控结核病传播模式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从传染病报告系统、气象局和环保局收集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报告的活动性结核病数据和气象数据。用“Moran′s I”(莫兰指数)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统计量侦测结核空间聚类;用空间回归模型筛选结核病发病的气象影响因素。结果2016年共报告活动性结核病47701例。近7年度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χ^2=159.76,P<0.01)。2016年经验贝叶斯标化全局莫兰指数为0.262,表明结核病病例报告存在空间聚集性。东部地区表现为低发聚集。经过大气影响因素的拟合和模型拟合度筛选,空间误差模型(R2=0.763,对数释然比为-59.444,赤池信息准则=136.888,回归标准误=14.334)为最优模型,低年降雨量和低气温是结核病集中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结核病总体疫情较高,低年降雨量和低气温是结核病相对高发的主要原因。
- 林定文崔哲哲赵锦明区进
- 关键词:结核病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