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晓卫

作品数:20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8篇护理
  • 4篇新生儿
  • 4篇小儿
  • 4篇肝炎
  • 3篇慢性
  • 3篇健康
  • 3篇健康教育
  • 3篇肺炎
  • 2篇胆红素
  • 2篇新生儿肺炎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门诊
  • 2篇教育
  • 2篇患儿
  • 2篇个性化护理
  • 2篇红素
  • 2篇肝炎患者
  • 2篇丙型
  • 2篇丙型肝炎

机构

  • 14篇郑州市第七人...
  • 5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郑州市妇幼保...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赵晓卫
  • 3篇师玉霞
  • 3篇张利敏
  • 2篇常燕燕
  • 2篇王彩
  • 2篇张莹莹
  • 1篇冯秀梅
  • 1篇张立娟
  • 1篇李琪
  • 1篇张洁
  • 1篇孙常华
  • 1篇张利敏
  • 1篇徐灿丽

传媒

  • 2篇中国肝脏病杂...
  • 2篇首都食品与医...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保健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山西卫生健康...
  • 1篇全国传染病护...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疾病的护理干预措施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针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疾病应用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8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为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0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组间退热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退热时间(1.45±0.41)天及疱疹消失时间(2.34±1.01)天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5.0%vs82.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缩短患儿退热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同时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张莹莹王彩赵晓卫
关键词:疱疹性咽峡炎小儿护理干预
改良鸟巢式联合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改良鸟巢式联合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收治的16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改良鸟巢式联合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体格发育、护理前后摄入奶量、神经行为[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量表(NBNA)]及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观察组头围、体重、身长增长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14 d,观察组原始反射、行为能力、一般状态、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评分及护理后7 d、14 d摄入奶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喂养不耐受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产儿进行改良鸟巢式联合袋鼠式护理,能够降低喂养不耐受率,提高摄入奶量,从而利于生长发育。
赵晓卫林萍常进华李晓炎
关键词:袋鼠式护理早产儿生长发育
238例门诊慢丙肝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及相关因素分析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疾病谱的改变,人们的就医观念及就诊时的需求心理发生了巨大改变,他们不仅仅要求就诊时得到疾病治疗,更希望得到相关知识的指导。健康教育是运用教育手段,向人们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需的健康知识,使人们在...
赵晓卫
关键词:丙肝患者健康教育需求丙型肝炎
文献传递
不同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中的护理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不同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诊治的小儿高热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体温、家长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高热患者来讲,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师玉霞赵晓卫常燕燕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常规护理小儿高热并发症
礼节式的沟通 微笑式的服务
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渐深入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众多医院都把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作为医院建设的重要任务。但是,我们仍然经常会看到一些有关医患矛盾的报道,其中绝大多数并非是不可调和的立场对立,通过双方良好的沟通是完...
赵晓卫
文献传递
探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运用多巴酚丁胺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究新生儿肺炎治疗中运用多巴酚丁胺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实际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间某院儿科接诊的110例新生儿肺炎患者,按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在以上基础增加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76.36%)(P<0.05);观察组患儿的PaCO 2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aO 2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的CRP、IL-6、IL-10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IL-2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6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16.36%)(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运用多巴酚丁胺与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既可提高临床总疗效,又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与血清炎性指标,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荐。
朱莉莉周俊霞张利敏赵晓卫王庆敏王东英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多巴酚丁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血清炎性因子
儿科病房沟通技巧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在儿科病房中应用沟通技巧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住院患儿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常规护理+沟通技巧应用),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依从率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儿科病房中应用沟通技巧可以有效提高患儿护理依从率,同时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张莹莹王彩赵晓卫
关键词:儿科沟通技巧
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在慢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健康教育路径,可以规范肝病科护士健康教育工作并提高了护理质量。方法将106例慢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3例。实验组由责任组护士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将健康教育路径表统一放置病房内,并按健康教育路径表时间顺序逐步落实,打勾,且根据护士和患者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完善。对照组采用传统入院宣教,疾病知识宣教,出院指导等健康教育方法。结果实验组中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慢性肝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能提高护理质量,是行之有效的护理工作方法。
张洁李琪赵晓卫
关键词:健康教育慢性肝病患者满意度
预见性护理对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炎的影响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对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炎的影响;方法:采取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需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6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两组对象护理干预后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CRP)水平,护理干预前、干预30d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和APACHEⅡ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30d的降钙素原、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30天的PaO_(2)、PaCO_(2)、氧合指数和APACHEⅡ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炎的压力性损伤预防有显著作用。
赵晓卫张华茹孙慧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新生儿肺炎呼吸机
毯式光纤黄疸治疗仪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毯式光纤黄疸治疗仪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毯式光纤黄疸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指数、症状恢复时间、免疫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72、120 h,试验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第一次排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TRF水平及RFEF、RBC-C3bR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毯式光纤黄疸治疗仪联合布拉氏酵母菌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作用,有助于患儿黄疸快速消退,增强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积极推广。
朱莉莉周俊霞张利敏赵晓卫王庆敏王东英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布拉氏酵母菌胆红素黄疸指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