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春哲

作品数:14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油田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脑梗
  • 6篇脑梗死
  • 6篇梗死
  • 3篇溶栓
  • 3篇急性
  • 2篇依达拉奉
  • 2篇早期脑梗死
  • 2篇溶栓治疗
  • 2篇头痛
  • 2篇偏头痛
  • 2篇误诊
  • 2篇静脉溶栓
  • 2篇静脉溶栓治疗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RT-PA
  • 2篇超早期脑梗死
  • 1篇低颅压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再闭塞
  • 1篇血性

机构

  • 12篇吉林油田总医...

作者

  • 12篇赵春哲
  • 3篇靳颖
  • 3篇官威
  • 3篇李金英
  • 2篇郭英伟
  • 1篇张静茹
  • 1篇白玉雪
  • 1篇陈淑娟
  • 1篇王淑平
  • 1篇秦颖

传媒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吉林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吉林省第五届...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6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蛛网膜下腔出血伴低颅压误诊为有机磷中毒1例
2008年
赵春哲官威靳影
关键词:误诊
探讨偏头痛120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偏头痛的临床特点。方法本次研究选择对象共120例,均为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发病比例为1:3,且75.0%的偏头痛患者有诱因,主要受情绪、劳累的影响,有明显的遗传特点;主要表现为中重度疼痛(97.5%),恶心、呕吐是其主要症状;发病年龄大(=0.086,=0.011)、发作频率高(=2.156,=0.000)、频繁使用止痛药缓解头痛(=3.686,=0.010)是偏头痛发生MOH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在偏头痛的临床诊治中,详细询问患者头痛特点、诱因和相关治疗史,能有效提高诊治效果。
赵春哲陈淑娟秦颖
关键词:偏头痛先兆症状
尿毒症脑病2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尿毒症脑病的临床特征,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20例临床诊断为尿毒症性脑病患者进行研究,对其诊治、预后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3例,精神症状12例,癫痫发作6例,不自主运动6例,中枢盲1例,12例脑电图异常,均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全部作CT检查,做MRI检查8例。脑萎缩12例,6例检出14个低密度病灶或/和长T1、T2异常信号灶,依次为基底节4个、放射冠区2个、枕叶1个、丘脑2个、颞叶1个、桥脑2个、岛叶、顶叶各1个,大小在0.3cm×0.4cm^0.6cm×0.9cm,类图形,边缘清楚;CT图像呈低密度影,CT值17~23Hu,而MRI图像上呈长T1和长T2异常信号。均接受透析治疗,2例死亡,治愈6例,有效12例。结论:尿毒症性脑病临床表现多样,及时诊治可提高存活率。
赵春哲
关键词:尿毒症脑病肾衰竭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赵春哲
关键词:脑梗死2型糖尿病
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09年
李金英常曙辉王淑平赵春哲靳颖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依达拉奉急性缺血性卒中神经功能缺损
眼肌麻痹性偏头痛2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眼肌麻痹性偏头痛(OM)的临床特征和病因。方法:对26例OM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青年男性,2例儿童,7例青年女性,1例老年男性;20例患者存在脑供血异常,4例患者存在脑血管狭窄,1例患者动眼神经脱髓鞘改变,1例患者未查出原因。结论:儿童和青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多影响动眼神经,其次外展神经,滑车神经罕见,本病病因与多因素有关。
赵春哲郭英伟
关键词:偏头痛眼肌麻痹病因
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
目的观察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疗效、安全性及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凝血功能的改变。方法对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总剂量参照0.9mg/Kg体重给药,突破常规用量(总剂量的10%作为初...
柳亚春刘明智李金英赵春哲王兵徐曼英官威靳影郭英伟
关键词: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RT-PA
文献传递
抗凝对预防急性脑梗死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作用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评价抗凝疗法对超早期脑梗死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接受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成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抗凝组37例,溶栓后6h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于溶栓后24h口服拜阿司匹林,随访1个月。结果抗凝组溶栓后血管再闭塞3例,发生率为8.1%,且发生血管再闭塞的时间晚,均发生于溶栓7d后;对照组溶栓后血管再闭塞9例,发生率为22.5%,其中7例发生于24h内,2例介于24~72 h。结论超早期脑梗死溶栓后6h给予抗凝治疗能降低血管再闭塞的发生率,在监测各项凝血指标情况下,安全有效。
李金英白玉雪赵春哲靳颖
关键词:抗凝血管再闭塞
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误诊1例
2006年
官威赵春哲徐曼英
关键词:误诊
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疗效、安全性及治疗后凝血功能的改变。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分两组,治疗组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非溶栓治疗。对比两组用药前、用药后24 h、7 d、21 d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数值。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的NIH-SS分值明显下降,差异显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凝血功能无显著改变。结论如果严格掌握时间窗及适应证,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安全,对凝血系统影响轻微,比非溶栓治疗方法有效。
赵春哲
关键词:溶栓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