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华
- 作品数:35 被引量:13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的春化作用及其应用被引量:8
- 1996年
- 研究了甘蓝型春性、半冬性和冬性油菜(BrassicanapusL.)春化时间,不同设备条件和不同生长阶段的春化效果,以及人工春化技术的利用,结果表明春性油菜的开花株率不受春化处理时间的影响,半冬性和冬性油菜的开花株率与春化处理时间有关.半冬性和冬性油菜的萌芽种子在春化室内通过春化阶段,分别需时20d和45d;冬性油菜在冰箱冷藏室通过春化阶段需时50d;三叶期冬油菜通过春化阶段需时35d.冬油菜在春化室的春化效果比冰箱冷藏室的效果好.适当延长春化时间能提高春化效果。延长每天光照时间能加快油菜的生育进程.利用冰箱冷藏室和生长室可以在上海当地完成半冬性和冬性油菜的春化和夏繁工作。
- 孙超才方光华赵华王伟荣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春化萌芽
- 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5”及其高产栽培被引量:1
- 2001年
- 孙超才赵华方光华王伟荣李延莉钱小芳
- 关键词:双低油菜沪油15品种选育高产栽培
- 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保纯和繁种技术探讨被引量:1
- 2000年
- 在上海生态环境中 ,对甘蓝型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油菜品种的保纯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在无隔离条件下 ,甘蓝型油菜的异交率为 18.0 %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 ,品种种植点间距离越大 ,异交率越小 ,超过一定范围则异交率变化不明显。单株套袋自交保纯效果最好 ,网罩隔离和自然隔离保纯效果无异 ,不隔离。
- 孙超才赵华方光华王伟荣李延莉钱小芳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异交率保纯技术繁种技术
- 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沪油15的选育被引量:8
- 2002年
- 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沪油15系采用品种(系)间的双交方法育成,种子含油量42.43%,芥酸含量0.38%,硫甙含量19.01μmol g。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147.3kg hm2,比对照汇油50增产31.3%,上海市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00.0kg hm2,比对照汇油50增产12.6%。沪油15适于我国长江下游冬油菜区种植。
- 孙超才赵华方光华王伟荣李延莉钱小芳
- 关键词:甘蓝型双低油菜沪油15选育
- 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6"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 2004年
- 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自80年代初开始进行甘蓝型油菜品质育种研究工作,在先后育成低芥酸油菜品种'申优青'和'沪秀青',双低油菜品种'沪油12、14'和'沪油15'的基础上,又育成高产、适应性广、较抗(耐)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6'.
- 王伟荣孙超才李延莉钱小芳赵华方光华
- 关键词:甘蓝型双低油菜栽培技术
- 甘蓝型油菜角果的形态差异与种子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1990年
- 角果形态的差异直接关系到光合产物的积累,进而影响角果中籽粒的多少和大小,对产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前人对角果及种子和产量相互间的关系已作了不少研究。本文着重分析角果的一些主要性状与种子有关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为油菜育种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材料和方法试验于1986年在上海市农科院试验场油菜(Brassica napus L.)杂种圃高世代材料中进行。采取直播,密度每亩9000株左右。油菜成熟时选择角果长短及粗细各异的材料20份,每份取5个主花序,每个花序分上、中、下三部分各取5个发育正常的角果,测量其果身长、果喙长、角果宽度、每果粒数、籽粒重、果壳重、着果密度。
- 赵华孙超才
- 关键词:甘蓝油菜种子
- 隐性核不育油菜两型系20118AB的遗传与利用被引量:16
- 2004年
- 甘蓝型油菜 (BrassicanapusL .)核不育两型系 2 0 118AB的育性由 2对隐性重叠基因和 1对隐性上位基因控制 ,具有广泛的恢复源。当 2对基因为隐性纯合体 (aabb) ,另 1对互作基因为显性纯合体 (RfRf)和杂合体 (Rfrf)时 ,植株表现不育 (aabbRfRf和aabbRfrf) ,其不育纯合体相应的临保系基因型为 3对隐性纯合体 (aab brfrf)。两型系中不育株与可育株连续兄妹交和可育株连续自交 ,后代可育株和不育株育性分离分别保持 1∶1和 3∶1。利用纯合两型系中的不育株和可育株成对兄妹交可生产纯合两型系 (AabbRfRf或aaBbRfRf)和纯合不育系 (aabbRfRf) ,纯合不育系和临保系杂交生产全不育系 (aabbRfrf) ,全不育系与恢复系 (AA- - 或 - - BB)杂交生产杂交种。
- 孙超才赵华王伟荣李延莉钱小芳方光华
- 关键词:两型系遗传性状
- 甘蓝型双低隐性核不育杂交种沪油杂1号的选育被引量:30
- 2004年
- 沪油杂1号(原编号SH-19)是利用隐性上位互作核雄性不育系20118A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品种。20118A的育性由2对隐性重叠基因和1对隐性上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bbRfRf,临保系的基因型为aabbrfrf,恢复系的基因型为AA__或__BB__。沪油杂1号种子含油量42.43%,芥酸含量0.62%,硫甙含量24.23μmol/g。在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243.3kg/hm2,比双高对照汇油50增产11.9%,比双低对照沪油15增产3.8%;在上海市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244.0kg/hm2,分别比对照汇油50增产33.6%,比对照沪油15增产15.9%。
- 孙超才赵华王伟荣李延莉钱小芳方光华
- 关键词:沪油杂1号隐性核不育杂交种选育
-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隐性核不育两型系22118AB的基因型分析及利用途径探讨被引量:16
- 1997年
- 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L.)核不育系22118A的育性是由两对隐性基因所控制.不育株的基因型为双隐性纯合体aabb(为了便于分析.作者把这两对基因分别用a和b表示,下同).两对基因中只要有一个为显性.植株全部表现为可育;只要有一对为显性纯合体AA或BB的材料都可作为恢复系,核不育两型系22118AB中的可有株基因型为Aabb或aaBb,采用兄妹交配aabb×Aabb或aabb×aaBb,其后代育性分离稳定为1:1.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可以采用二系法制种.用两型系中的可育株作父本进行测文,有望找到核质工作的保持系,从而实现三系配套,生产杂交种子。
- 孙超才方光华赵华王伟荣钱小芳李延莉
- 关键词:油菜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
- 长江下游地区甘蓝型单、双低油菜新品种(系)产量能力、适应性和稳产性分析被引量:1
- 1991年
- 本研究对长江下游地区各有关单位新育成的八个甘蓝型单、双低油菜品种(系)的产量能力、适应性、稳产性和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遗传相关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新品系鉴7、低芥酸品系8701和4039的产量能力与常规品种宁油7号相等或相近,产量差异不显著,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稳产性。提出在长江下游地区,要提高单、双低油菜品种(系)的产量,应在保持现有单株角果数的水平上,首先考虑提高千粒重,其次是提高每角果粒数。
- 孙超才方光华赵华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适应性稳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