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英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1,3取代方酸分子非线性光学性质的有限场方法研究
- 2003年
- 为了进一步研究方酸及其衍生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设计了给电子和吸电子基团取代的 1,3位取代方酸小分子 ,用FF AM1方法对其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 ,与典型D -π -A结构的分子对硝基苯胺 (PNA)相比 ,多数方酸衍生物具有更强的光学非线性 .
- 付伟伟周立新赵亚英万华平
- 关键词:非线性光学性质有限场方法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量子化学
- 量子化学计算在若干环境问题中的应用
- 环境化学的兴起与发展为保护环境和保障人类健康提供了化学方面的依据。在自然环境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种类多、含量低、反应机理复杂、影响因素多,因此必须发展和利用新的技术和理论来进行有关的研究。量子化学是理论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 赵亚英
- 关键词:量子化学
- 金属离子及氨基酸与核酸活性位点配位选择性的理论研究
- 本文第一部分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对金属离子与核酸大分子活性位点相互作用的选择性及其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以期探究金属离子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及其作用实质.金属离子易与核酸的磷酸酯骨架、碱基的环氮相互作用....
- 赵亚英
- 关键词:密度泛函金属离子活性位点相互作用选择性
- 文献传递
- 磷酸二甲酯阴离子与二价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研究
- 2004年
- 在B3LYP/6-31G(d, p)水平上,用全电子分别研究了Mg2+、Ca2+、Mn2+、Co2+、Ni2+、Cu2+和Zn2+与磷酸二甲酯(DMP-)“双齿”配位模式下的相互作用,且由4个水分子((H2O)4)“饱和”各金属离子六配位模式下的其它位点。结果表明:这种配位模式下,DMP-对上述金属离子的选择性顺序为:Cu2+>Ni2+>Zn2+>Co2+>Mg2+>Mn2+>Ca2+,和Irving-Williams序列基本一致。且具有未充满d层轨道的金属对配体的变化“响应”明显。通过NBO(自然键轨道)方法对配合物电荷布居分析可得出主族金属离子与配体间以静电相互作用为主,非主族金属离子配合物中存在一定的共价作用的结论,同时关于配合物各部分间键轨道相互作用的分析部分的反映了金属离子与配体的作用实质。
- 赵亚英周立新
- 关键词:阴离子金属离子密度泛函理论
- 平行苯环和夹心小基团体系间电荷转移的研究
- 2004年
-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两苯环和夹心小基团NO、H2O和NH+4的体系进行了电荷转移研究.通过改变两苯环间距获得不同体系的能量和平衡几何构型.在模型A和模型C中当两苯环间距分别为0.60和0.58nm时有最大稳定化能,电荷转移显著.模型B中两苯环间距为0.53nm时有最大稳定化能,但电荷转移不显著.电子转移矩阵元Vrp在B3LYP 6-31G 水平用Koopmans理论计算.在模型A中随着两苯环间距增大,Vrp随之增大.Vrp在模型C的变化趋势与模型A的正好相反.在模型B中随着两苯环间距增大,Vrp先增大后减小.
- 万华平周立新赵亚英
- 关键词:苯环电荷转移稳定化能
- 金属离子与DNA碱基对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被引量:5
- 2004年
- 在B3LYP 6-31G(d,p)水平,全优化Li+、Na+、K+、Cu+、Mg2+、Ca2+、Cu2+、Zn2+、Cd2+、Ba2+、Hg2+(Cd2+、Ba2+和Hg2+用有效实势(ECP)方法处理)与鸟嘌呤(G)-胞嘧啶(C)碱基对配合物的气相结构,通过相互作用能和能量分解分析得出配合物的稳定性顺序和内在规律以及其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后采用Onsager模型,计算在水溶液(ε=78.39)中的单点能量,讨论溶剂效应对各配合物相互作用能及各能量分解项的影响.通过分析表明主族金属离子与GC碱基对间的作用以静电相互作用为主,而副族金属离子与GC对间相互作用中共价作用的成份较大,甚至还可能占主导作用,这可能是配合物间性质及变化规律差异的根源.电荷布居及轨道分析结果均与上述结论一致.
- 赵亚英周立新
-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金属离子DNA相互作用
- 量子化学计算在若干环境问题的应用
- 赵亚英
- 关键词:量子化学计算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还原降解构效关系
- 气相和溶液中金属离子与腺嘌呤配位选择性的理论研究被引量:6
- 2004年
- 在B3LYP/6-31G(d,p)水平,全优化Mg2+、Ca2+、Mn2+、Co2+、Zn2+、Cu2+、Ni2+、Cd2+ (用有效实势(ECP) 方法处理)与腺嘌呤(A) N(1)、N(7)位点配位的两类配合物气相结构,通过相互作用能和自由能分析分别得出两位点对所研究金属离子的选择性顺序;后采用Onsager模型,优化其在水溶液(=78.39)中的结构,讨论溶剂效应对上述顺序的影响;通过相对自由能分析分别得出气相和溶液中,同种金属对两位点的选择性规律。溶液中金属离子与N(7)位配位的相对优选顺序为:Co2+ > Mg2+ > Cd2+ > Ca2+ > Zn2+ > Mn2+ > Ni2+ > Cu2+。
- 赵亚英周立新
- 关键词:金属离子腺嘌呤配位结构密度泛函理论核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