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韬
- 作品数:37 被引量:136H指数:6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干扰素a-2b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疗效观察
- 赵利东苗蕾王莹毛建平贾韬蔡志梅魏计峰
- 关键词: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干扰素Α-2B
- G-CSF联合GM-CSF及高剂量G-CSF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高剂量G-CSF方案和G-CSF联合GM-CSF方案治疗及预防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接受化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对比常规剂量G-CSF、高剂量G-CSF以及G-CSF联合GM-CSF在化疗后的应用,观察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发生概率及各组治疗不良反应的区别。结果:高剂量G-CSF组与G-CSF联合GM-CSF组较标量G-CSF组中位ANC减少的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减少,高剂量G-CSF组与G-CSF联合GM-CSF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三组之间安全性相仿。结论:G-CSF联合GM-CSF方案以及高剂量G-CSF方案治疗及预防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安全有效。
- 朱原辛贾韬毛建平苗蕾赵利东王莹
- 关键词:G-CSFGM-CSF急性髓系白血病
- 儿童方案治疗青少年及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儿童方案应用于青少年及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应用儿童方案(治疗组)和成人方案(对照组)巩固维持治疗青少年及成人ALL。观察比较两种方案的完全缓解率、长期生存率、化疗毒副作用和并发症。结果 32例青少年及成人ALL诱导2周完全缓解(CR)率78.13%(25/32),4周完全缓解率96.88%(31/32),其中应用儿童方案治疗的16例患者复发时间4~48个月,中位复发时间14.5个月,1年持续完全缓解率(CCR)率62.5%(10/16),3年CCR率18.9%(3/16)。应用成人方案治疗的16例患者复发时间3~32个月,中位复发时间9.5个月,1年CCR 43.8%(7/18)。儿童方案组患者生存期明显优于成人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14~24岁组平均生存期28.3个月,25~40岁组平均生存期27.2个月,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及成人ALL应用儿童方案疗效治疗疗效更佳,同时提示儿童方案可能对较大年龄组同样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毒副作用轻,值得推广。
- 赵利东薛连国王莹蔡志梅毛建平贾韬陈泽刘惠杰
-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成人化疗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干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意义研究
- 研究目的:
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干细胞因子(SCF)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kit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研究SCF及其受体c-kit在SLE患者中是否存在异常,这种异常是否与SLE疾病活动...
- 贾韬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细胞因子疾病活动度自身免疫性疾病
- 文献传递
- 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微小残留病(MRD)对预测复发及指导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于该院住院经MIC分型确诊的初治获完全缓解(CR)的43例AL患者,应用FCM和单克隆抗体直接荧光标记法检测骨髓MRD,并动态随访。结果对初次受检MRD阳性患者动态观察骨髓形态学,平均1-3个月复查骨髓1次,所有复发患者均在MRD阳性后4~6个月出现形态学复发。MRD随访结果显示:43例AL患者CR时MRD阴性26例,6例复发,持续阴性20例。CR时MRD阳性17例,10例复发(58.82%)。4例经加强化疗后MRD转阴达1年以上。43例患者CR时按MRD值水平分为三组,并观察1年复发率。〈1×10^-4组和5×10^-3~1×10^-4组1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5×10^-3~1×10^-4组和〉5×10^-3组1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应用FCM动态检测MRD对及时预测复发、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赵利东王莹毛建平杨晋赵绍林陈泽刘惠杰闫冬梅蔡志梅贾韬
-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 IL-11)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14年12月该院SAA住院患者30例,所有患者接受猪抗人淋巴细胞球蛋白(p-ALG)治疗。将有无应用rh IL-11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所有患者在p-ALG治疗后给予rh IL-11治疗。用法为rh IL-11 3 mg,皮下注射,1次/d。当血小板计数(PLT)〈10×10~9/L时,输注单采血小板。监测血常规并观察记录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单采血小板输注量。结果两组PLT由最低恢复至≥20×109/L的时间分别为(43.43±11.78)和(53.42±10.8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2,P=0.012);两组PLT由最低恢复至≥100×10~9/L的时间分别为(72.43±16.97)和(86.85±10.7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4,P=0.011);两组在PLT恢复至≥20×10~9/L时,输注血小板悬液的数量分别为(5.81±2.17)和(8.00±2.29)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8,P=0.012)。主要不良反应为水肿、注射部位疼痛、结膜充血、乏力、发热等,无Ⅳ度不良反应,不良反应都较轻,可以耐受。结论 SAA血小板减少患者应用rh IL-11可促进血小板增生,加快血小板恢复,减少血小板输注量,从而减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节约费用,提高治疗的效果。其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耐受,值得推广应用。
- 毛建平王莹贾韬陈泽刘惠杰赵利东
- 关键词:重组人白介素-11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
- 含大剂量阿糖胞苷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 对3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诱导缓解后给予含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巩固治疗,观察化疗反应,评估无复发生存(RFS)率及总体生存(OS)率,以期探讨含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化疗方案对AML缓解后...
- 毛建平赵利东贾韬陈泽刘惠杰王莹蔡志梅薛连国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化学治疗阿糖胞苷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LDH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含量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病情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检测51例MDS患者(其中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22例,难治性贫血(RA)29例)血清LDH,并与30例健康体检人作对照分析,动态观察了7例MDS-RAEB化疗后完全缓解的患者缓解前后血清LDH的变化。结果 RAEB组患者血清LDH明显高于RA组(P<0.05),RA组患者血清LDH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RAEB组缓解前后血清LDH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LDH可作为MDS诊断、分型、判断疗效的一个有益指标。
- 贾韬赵利东陈泽刘惠杰毛建平闫冬梅蔡志梅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乳酸脱氢酶
- 地西他滨联合改良ECAG方案治疗不适合标准方案化疗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及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研究地西他滨联合改良ECAG方案治疗不适合行标准方案化疗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及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不适合行标准方案化疗的28例初诊AML及MD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MDS患者6例。所有患者诱导治疗应用地西他滨联合改良ECAG方案,缓解后治疗应用原诱导方案,或含阿糖胞苷的标准"3+7"方案及含中剂量阿糖胞苷方案。结果 28例患者全部完成首次诱导缓解治疗,其中完全缓解(CR)16例(57.1%),部分缓解(PR)8例(28.6%),未缓解(NR)4例(14.3%),总有效率(ORR)为85.7%。其中22例AML患者CR 14例(63.6%)。WHO诊断分型及遗传学预后分组对CR率有明显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3~4级骨髓抑制、肺部感染、胃肠道反应及出血,无一例发生治疗相关死亡。初次诱导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恢复至>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6(11~51)d,PLT恢复至>20×109/L的中位时间为15(12~35)d。中位红细胞悬液输注量10.5(7.5~16)U,中位机采血小板输注量4(2~11)U。随访期内死亡13例,存活15例,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4(1~40)个月。全部患者的中位OS时间为30.5(95%CI:11.36~41.64)个月,3年OS率为42.4%;20例CR患者中位OS时间为34.63(95%CI:15.04~43.4)个月,中位无病生存(DFS)时间为22(95%CI:11.9~25.5)个月,3年DFS率和OS率分别为28.2%和45.6%。结论地西他滨联合改良ECAG方案诱导缓解率高,耐受性好,可用于不适合标准方案化疗的AML及高危MDS的一线治疗。
- 毛建平薛连国贾韬王莹赵利东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地西他滨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肾脏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特征被引量:1
- 2007年
- 患者,女性,34岁,因"颜面部及双下肢浮肿半个月"于2005-02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出现蛋白尿、镜下血尿。患者曾于2004-04因急性白血病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患者实施肾脏穿刺活检、病理分析及抗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累及肾脏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罕见,而以小管间质性肾炎为病理特点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更为罕见,表现为肾小球系膜细胞无明显增殖,间质中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实验室检测抗核抗体(+),CD4减少,CD8升高,CD4/CD8下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的肾脏病变为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一种少见表现,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反应,积极进行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非常必要,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 侯丽君徐景勃何志国曾林涓朱旬胡晓萍钟淑萍许娜贾韬
- 关键词:移植物抗宿主病肾炎间质性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