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勇圣 作品数:55 被引量:288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天津市科技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历史地理 生物学 更多>>
培美曲塞为主化疗方案治疗蒽环及紫杉烷类耐药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pemetrexed,PEM)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蒽环及紫杉烷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培美曲塞为主化疗方案治疗的蒽环及紫杉烷类等多线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39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39例患者中位化疗3(2-14)周期,总有效率(ORR)为15.4%,疾病控制率(DCR)为46.2%;中位随访时间9.0(2.0-30.0)月,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4.4(1.0-18.0)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8.5(2.0-30.0)月。亚组分析显示,绝经前乳腺癌患者近远期疗效均优于绝经后患者(P<0.05);不同激素受体及HER2状态、不同肿瘤转移部位数目与PEM疗效无相关性(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未出现因不良反应不能耐受而中止治疗的患者。结论培美曲塞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蒽环及紫杉烷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患者耐受性可,疗效的影响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 周立艳 史业辉 汪旭 贾勇圣 佟仲生关键词:谷氨酸盐类 鸟嘌呤 鸟嘌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205例初治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生存分析 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讨转移性乳腺癌(metastatic breast cancer,MB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5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出现复发及转移的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5例初治MBC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2(1~132)个月,分子分型为Luminal A、Luminal B、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乳腺癌,其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6(4~132)、32(7~122)、29(1~85)和24(1~98)个月。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子分型、内脏转移、首发转移部位数目均与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子分型及内脏转移是影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三阴型乳腺癌及内脏转移是影响不良预后的独立因素,对判断预后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并对今后临床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王芳 郝春芳 贾勇圣 刘晓东 佟仲生关键词:乳腺癌 预后 luminal B型晚期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luminal B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206例luminal B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206例患者中HER-2阳性型54例(26.2%),HER-2阴性型152例(73.8%)。其中HER-2阳性型患者中Ki-67>30%为57.4%(31/54),较HER-2阴性型的55.9%(85/152)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ER-2阳性型患者中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36个月为79.6%(43/54),较HER-2阴性型的65.1%(99/152)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6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5(2.1~85.0)个月,是否合并内脏转移、一线解救化疗疗效、是否行解救内分泌治疗是luminal B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luminal B型晚期乳腺癌患者中,HER-2阳性型中的Ki-67指数比HER-2阴性型更高,且更易在3年内发生复发、转移。合并内脏转移、一线解救化疗时病情进展、未行解救内分泌治疗是影响luminal B型晚期乳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因素。 郑雅方 贾勇圣 郎荣刚 佟仲生关键词:乳腺癌 分子分型 复发 预后 shRNA干扰HERG钾通道治疗裸鼠皮下人成神经细胞移植瘤 2007年 目的:探讨发卡结构小片段RNA(small hairpin interfering RNA,shRNA)干扰人ERG(human ether-α-go-go-related gene,HERG)钾通道治疗裸鼠皮下人成神经细胞移植瘤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用真核转录载体mU6pro构建针对herg基因的发卡状RNA干扰质粒(shRNA-herg)。18只BALB/c裸小鼠皮下接种成神经细胞瘤SH-SY5Y细胞,建立裸鼠皮下人成神经细胞移植瘤模型,当瘤体积达到100mm3时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Ⅰ)、对照质粒组(Ⅱ)、干扰质粒组(Ⅲ)。各组瘤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对照质粒、干扰质粒,以后每7d注射1次,连续15d。观察各组肿瘤生长情况,RT-PCR测定肿瘤组织herg基因mRNA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HERG钾通道蛋白变化。结果:经治疗后,第Ⅲ组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Ⅱ、Ⅲ组抑瘤率分别为3.04%和29.78%(P<0.05)。肿瘤组织内herg基因mRNA含量、HERG钾通道蛋白,Ⅲ组较Ⅰ、Ⅱ组表达减弱。结论:构建的shRNA干扰质粒可通过靶向性抑制herg基因及其编码的HERG钾通道蛋白的表达,有效地抑制人成神经细胞瘤的生长。 贾勇圣 赵杰 魏晓莉 靳庆娥 郑建全 李昕 闫海涛关键词:HERG钾通道 成神经细胞瘤 含笑内酯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含笑内酯(MCL)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顺铂(DDP)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 TNBC 细胞分为 MCL 组、DDP 组、DDP +MCL 组,分别加入 MCL、DDP 和 DDP +MCL;另设空白对照组,加入等体积培养基。培养24 h 后,采用 CCK8法测算细胞存活率,计算联合指数(CI)评价两药是协同(CI<0.9)或相加(CI 0.9~1.1)关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计算细胞凋亡率;采用酶标仪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谷胱甘肽。结果 MCL(2.5~10μmol/L)、DDP(1.25~5μmol/L)联合作用 TNBC 细胞时,CI <0.85;空白对照组、MCL 组、DDP 组、MCL +DDP 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3%±1.3%、7.6%±2.0%、13.4%±4.3%、37.0%±5.7%,MCL +DDP 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P 均<0.01)。空白对照组、MCL 组、DDP 组、MCL +DDP 组细胞上清液中谷胱甘肽水平分别为(43.54±3.71)、(35.85±2.67)、(50.33+3.16)、(38.46±1.74)mmol/mg,MCL组、MCL +DDP 组〈空白对照组〈 DDP 组,P 均<0.05;MCL 组、MCL +DDP 组比较,P >0.05。结论 MCL 可通过降低细胞内谷胱甘肽水平,从而增强 TNBC 细胞对 DDP 的敏感性。 孟文静 谢晓娟 周立艳 贾勇圣 佟仲生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 顺铂 耐药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5年 HER-2具有配体诱导的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与表皮生长因子结合后可启动细胞核内相关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增殖[1]。1987年Slamon等[2]对189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其中30%存在HER-2扩增或过表达,并且,HER-2是有别于肿瘤大小、淋巴结及激素受体外的乳腺癌重要预后因子,是影响乳腺癌患者复发和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贾勇圣 佟仲生关键词:受体 B-2 肿瘤辅助治疗 离子通道与肿瘤 被引量:10 2007年 钾、钙、氯等离子通道在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可能机制是离子通道通过调节细胞膜电位、细胞周期、细胞体积、胞内钙浓度和胞质pH值等调控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本文综述了离子通道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随着研究不断深入,离子通道有可能成为防治肿瘤的新靶标。 贾勇圣 魏晓莉 赵杰 郑建全关键词:离子通道 肿瘤 靶标 钙离子抑制剂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中药川芎嗪联合尼莫地平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促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Bannister′s方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利用川芎嗪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Bax、Caspase-9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Bax和Caspase-9基因mRNA的阳性细胞数密度明显高于其他组,治疗组阳性细胞数密度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川芎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可通过降低促凋亡基因Bax和Caspase-9的mRNA表达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赵秋振 薄爱华 贾勇圣关键词:尼莫地平 基因表达 肿瘤铁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2年 铁是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在细胞呼吸、能量代谢及DNA转录和修复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其具有潜在的毒性而受到相关蛋白的严密调控,如铁转运蛋白、铁蛋白和转铁蛋白等。肿瘤细胞常表现为对铁的需求增加,使人们认识到铁代谢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铁代谢相关分子因此成为肿瘤研究中新的突破点,本文就肿瘤铁代谢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路灿 佟仲生 贾勇圣关键词:肿瘤 转铁蛋白 铁蛋白 microRNA-145在肿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11年 microRNA(miRNAs)是一类非编码蛋白质的单链小RNA,由内源基因编码,主要功能是负性调节靶基因的表达。目前发现microRNA多定位于肿瘤相关的脆性位点,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miR-145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具有肿瘤抑制作用的microR-NA,可以靶向多个肿瘤相关基因,参与肿瘤生长、转移侵袭和肿瘤血管生成。并且,miR-145可以调控细胞重新编程基因OCT4、SOX2、KLF4和C-MYC的表达,由于这些基因也具有癌基因的特性,因此miR-145在肿瘤干细胞中的作用也受到关注。本文就miR-145在肿瘤中的这些作用进行综述。 贾勇圣 张文健 娄晋宁关键词:肿瘤抑制作用 基因编码 肿瘤相关基因 肿瘤血管生成 编码蛋白质 调节靶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