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赛琳
- 作品数:17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青少年Lennox-Gastaut综合征的术后癫痫控制、智商与QOL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总结分析青少年儿童Lennox—Gastaut综合征(LGS)手术治疗效果,探讨胼胝体切开术(CCT)用于学龄期儿童LG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2月-2007年1月在本院接受胼胝体切开手术治疗的28例13~18岁的Lennox—Gastaut综合征患者,统计病人的发病、检查及手术治疗情况,并统计术后1年(1Fu)和5年(5Fu)癫痫控制情况、智商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病年龄平均5.57岁,病程平均9.71年;影像学异常7例(25.0%)。智商测定结果示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FIQ≤50)12例(42.86%)。1FU和5FU时无发作者分别为:17.86%(5例)和10.71%(3例)。同时癫痫发作减少≥50%分别为64.28%(18例)和57.14%(16例)。其中1FU和5FU时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FU时总智商改善46.43%(13/28),总生活质量改善64.28%(18/28)。智商和生活质量的变化与癫痫控制情况无关。术后早期并发症4例,无远期并发症。结论前部CCT可以明显减少青少年LGS患者的癫痫发作,提高QOL和IQ水平,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因此前部CCT可以用于慎重选择的LGS的手术治疗。
- 杜程钢梁树立胡晓红贺赛琳孙雅静于晓曼张绍辉
- 关键词:癫痫外科青少年胼胝体切开
-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大鼠脑微透析液中的去甲肾上腺素被引量:1
- 2004年
- 贺赛琳岳云张英民郝建华郭徽盛志勇
- 关键词:海马脑内微透析去甲基肾上腺素
- 全麻药影响中枢性乙酰胆碱释放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1998年
- 中枢性乙酰胆碱在全麻深度的调节上及全麻作用机制的发生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中枢性乙酰胆碱与全麻药、自然睡眠及体温、皮肤感觉刺激的关系,认为乙酰胆碱所介入的中枢胆碱能传递系统很可能是全麻药作用的靶区。
- 贺赛琳
- 关键词:麻醉药全身麻醉
- 异丙酚麻醉影响海马去甲基肾上腺素释放的微透析研究
- 2000年
- 目的:观察大鼠异丙酚麻醉与中枢神经系统海马去甲基肾上腺素(NA)的释放,以及与α2-NA受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中枢性NA机制在异丙酚麻醉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脑内微透析技术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外液NA含量。选择9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单纯异丙酚组):用微量泵分别以10和60mg/(kg·h)的速度依次静注异丙酚各45min,然后停药直至动物清醒。B组(可乐定+异丙酚组)和C组(育亨宝+异丙酚组)在输注异丙酚(方法同A组)的同时,腹腔内分别注射可乐定0.5mg/kg或盐酸育亨宝0.5mg/kg。分别比较麻醉前、麻醉中及苏醒期的NA值,并在实验全程密切观察动物的苏醒时间。结果:A组于异丙酚60mg/(kg·h)注速时,海马NA含量为0.13±0.02μg,与基础值(0.18±0.04μg)相比明显降低(P<0.05);B组在异丙酚60mg/(kg·h)注速时海马NA含量为0.07±0.04μg,与基础值(0.14±0.04μg)相比明显降低(P<0.05);C组在异丙酚60mg/(kg·h)注速时海马NA含量焉0.14±0.02μg,与异丙酚10mg/(kg·h)注速时(0.13±0.0lμg)及基础值(O.12±0.03μg)相比逐渐升高(P<0.05)。结论:海马α2-NA能机制可能参与异丙酚麻醉状态的产生及异丙酚麻醉深度的调节。
- 贺赛琳岳芸郭宝琛高建东于代华
- 关键词:异丙酚海马去甲基肾上腺素脑内微透析动物实验
- 体感诱发电位N20波能否反映全麻中的镇痛成份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比较非镇痛性麻醉药异丙酚与镇痛性麻醉药芬太尼对上肢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N20波影响的差异。方法:2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依异丙酚和芬太尼的给药顺序不同分为两组监测SLSEPN20波的变化。结果:异丙酚使N20波潜伏期显著延长,波幅显著升高。芬太尼对N20波潜伏期及波幅均无显著影响。异丙酚芬太尼复合使用时N20波潜伏期显著延长,波幅则无明显改变。结论:SLSEPN20波不能反映全麻中的镇痛成份。异丙酚静脉麻醉适于需用SEP监测感觉传导通路完整性的手术时的麻醉。
- 李建军岳云张鲁贺赛琳
- 关键词:体感诱发电位全身麻醉镇痛
- 育亨宾对异丙酚麻醉中大鼠海马去甲基肾上腺素释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观察大鼠异丙酚麻醉与中枢神经系统海马去甲基肾上腺素 (NA)的释放以及α2 NA受体抑制剂之间的相互关系 ,探讨中枢性NA机制在异丙酚麻醉中发生的作用 .方法 :选择 2 0只雄性SD大鼠 ,随机分为A ,B 2组 ,每组 1 0只 .A组 :微量泵以 1 0mg/(kg·h) ,6 0mg/(kg·h)的速度依次各静注 4 5min ,停止静注异丙酚直至动物清醒 .B组在输注异丙酚的同时腹腔内注射育亨宾 0 .5mg/kg ,余和A组相同 .采用微透析技术分别测定异丙酚麻醉前、中及苏醒期的大鼠海马区细胞外液的NA释放值 .结果 :A组和B组 ,NA的释放在整个麻醉过程中的变化趋势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其中B组的NA的释放量在整个麻醉过程中的变化波动较大并呈升高的趋势 ,最高为 (0 .1 9± 0 .0 2 ) μg/1 5min ,最低为 (0 .1 3± 0 .0 3) μg/1 5min ;而A组NA的释放量在整个麻醉过程中的变化则较平稳 ,最高为 (0 .1 6± 0 .0 1 ) μg/1 5min ,最低 (0 .1 4± 0 .0 2 ) μg/1 5min .结论 :异丙酚麻醉抑制海马区NA的释放 。
- 贺赛琳张英民岳云陈小光郭徽刘苏
- 关键词:海马微透析异丙酚育亨宾去甲基肾上腺素
- 蓝斑核去甲基肾上腺素与鼠异丙酚麻醉中BIS关系的研究
- 目的:本研究应用脑内微透析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技术,观察大鼠异丙酚麻醉下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和抑制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桥脑篮板核(LC)细胞外液中NA释放的影响,并探索与BIS之间的相互关系。
- 贺赛琳李安民张志文傅相平
- α_2-去甲基肾上腺素能受体对异丙酚麻醉下大鼠SEP的调节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大鼠异丙酚麻醉中α2 去甲基肾上腺素能(NA)受体调节剂对皮层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N20波的影响。方法 将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单纯异丙酚A组:微量泵以异丙酚10mg/kg/h、60mg/kg/h的速度依次各静注45min,停止静注异丙酚直至动物清醒。B组和C组在输注异丙酚的同时腹腔内分别注射可乐定和育亨宾各0. 5mg/kg。分别监测麻醉前、中及苏醒期的皮层SEPN20波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 与基础值相比, 3组药物对SEPN20波潜伏期均无显著影响;A组对SEPN20波的波幅无影响, B组降低SEPN20波的波幅, C组则增加了SEPN20波的波幅。结论 异丙酚麻醉下α2 NA受体激动剂和抑制剂所引起SEPN20波波幅变化可能与镇痛机制有关。
- 贺赛琳岳云张英民刘苏张锦荣李琳
- 关键词:异丙酚体感诱发电位
- 椎管内麻醉前肌注咪唑安定的遗忘作用与脑电变化被引量:23
- 1998年
- 目的:评价咪唑安定所产生的遗忘作用和相应的脑电变化。方法:40例椎管内麻醉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四组:咪唑安定0.15mg/kg和0.10mg/kg,安定0.20mg/kg,生理盐水2ml,麻醉前30分肌注,观察用药前后脑电改变,镇静分级,对麻醉操作的遗忘率和程度以及术后心理状况。结果:用咪唑安定后镇静程度与遗忘效果有显著一致的变化。0.10mg/kg咪唑安定的遗忘率为70%。其中90%为不全遗忘;0.15mg/kg的咪唑安定可达到100%完全遗忘;咪唑安定的脑电功率谱变化为δ和β相对功率明显增加,而θ和α相对功率明显下降。MLAEP的Pa及Nb波无明显改变。结论:肌注咪唑安定完全可以阻止病人对椎管内麻醉穿刺操作过程的回忆,并与剂量相关。其顺行性遗忘的产生可能不是作用于皮质,而是在海马丘脑部位,属轴性遗忘。
- 张鲁岳云郭桂琴李建军孙永海贺赛琳
- 关键词: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 异丙酚麻醉中大脑皮质体感诱发电位变化的作用机制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中枢性去甲基肾上腺素(NA)机制在异丙酚麻醉中大脑皮质体感诱发电位(SEP)变化中的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15只,体重220~250 g,右侧海马内植入微透析探头,按国际脑电10/20系统法安置银针头皮电极,左侧前爪腕部正中神经处安置刺激电极,强度5.2 mA,刺激间隔0.2 ms。动物随机分为3组。A组:经微量泵依次以10、60 mg·kg^(-1)·h^(-1)静滴异丙酚各45 min后停止给药直至动物清醒。B组和C组于开始输注异丙酚的同时分别腹腔内注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乐定)或拮抗剂(育亨宾)0.5 mg/kg,其余操作和A组相同。分别于麻醉前(基础值)、麻醉中不同浓度给药时及苏醒期经微透析管收集透析液,检测海马细胞外液中NA浓度,记录皮质SEP N_(20)波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①各指标基础值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A组和B组海马NA释放在异丙酚以60 mg·kg(-1)·h^(-1)给药时与基础值相比均降低(P<0.05),B组更为明显,C组则随着异丙酚给药浓度增加直至停药后麻醉恢复期均显著增高(P<0.05)。③3组动物SEP N_(20)波潜伏期均无明显变化(P>0.05)。④A组不影响SEP N_(20)波幅(P>0.05);B组在异丙酚低浓度、高浓度给药期和麻醉恢复期SEP N_(20)波幅与基础值相比均显著减低,而C组则增高(P<0.05)。结论: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和抑制剂所引起的海马NA释放与SEP N_(20)波幅变化的一致性可能与镇痛有关,而异丙酚对海马NA释放的抑制可能是一种催眠反应。
- 贺赛琳李安民张志文傅相平刘爱军梁树立张海涛岳云
- 关键词:异丙酚去甲基肾上腺素体感诱发电位脑内微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