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费锦学

作品数:36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基金载人航天领域预先研究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篇模拟失重
  • 7篇航天
  • 5篇头低位
  • 4篇载人
  • 4篇头低位卧床
  • 4篇卧床
  • 4篇假人
  • 4篇出舱
  • 4篇出舱活动
  • 3篇代谢
  • 3篇低压舱
  • 3篇载人航天
  • 3篇生物力学
  • 3篇能量代谢
  • 3篇微重力
  • 3篇可靠性
  • 3篇减压病
  • 3篇航天员
  • 2篇代偿
  • 2篇登月

机构

  • 22篇中国航天员科...
  • 14篇航天医学工程...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航天飞行...
  • 1篇北京市隆福医...

作者

  • 36篇费锦学
  • 18篇彭远开
  • 11篇虞学军
  • 9篇国耀宇
  • 8篇肇海
  • 7篇刘钢
  • 7篇杨振中
  • 6篇何新星
  • 6篇吴大蔚
  • 6篇张宝兰
  • 4篇祝郁
  • 4篇肖艳华
  • 4篇高郁晨
  • 4篇刘钢
  • 4篇王健全
  • 4篇刘炳坤
  • 4篇邓金辉
  • 4篇马红磊
  • 3篇许峰
  • 3篇王亮

传媒

  • 9篇载人航天
  • 8篇航天医学与医...
  • 2篇国际航空航天...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质谱学报
  • 1篇中华航空航天...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第六届全国人...
  • 1篇第三届全国人...
  • 1篇第五届全国人...
  • 1篇中国航空学会...
  • 1篇中国航空学会...
  • 1篇第六次全国缺...
  • 1篇第四届全国人...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头低位卧床对人EEG的影响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探讨短期 - 6°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对人脑EEG的影响。方法记录 1 2名 1 8~ 2 2岁健康男性卧床前、卧床期间 (第 3、4、6天 )及恢复期 (第 3天 )清醒闭眼安静状态的 1 6导EEG ,进行功谱分析。结果卧床期间 ,EEG峰值频率逐渐慢化 (第 6天 ,P <0 .0 5) ,α段活动增强 (α1 :P <0 .0 0 1 ;α2 :第 3、6天 ,P<0 .0 5;第 4天 ,P <0 .0 0 1 ) ,第 4天最显著 ,α1 /α2 上升 (第 6天 ,C3、C4:P <0 .0 2 ;F4、P4、T3、T4、T5:P <0 .0 5) ;θ活动增强 (P <0 .0 0 1 ) ,额区第 3天最显著 ,枕顶区第 4天最显著 ,同时θ/α明显上升 (第 6天 ,P3、O1 :P <0 .0 5) ;此外 ,β1 活动也显著增强 (P <0 .0 0 1 ) ,第 3天最明显。卧床结束后 3dEEG峰值频率已恢复至实验前水平 ,其余指标尚在恢复中。结论头低位卧床导致人脑EEG频谱结构及活动强度明显改变 。
韩东旭刘月红周传岱张宝兰费锦学刘钢
关键词:模拟失重头低位倾斜卧床实验脑电图
模拟失重对人体代偿缺氧能力可靠性影响的研究
缺氧对人体可靠性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多,关于模拟失重对人体代偿缺氧能力可靠性的影响研究较少。我们过去观察过模拟失重对人体代偿5000m缺氧能力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失重降低人体代偿5000 m缺氧能力的可靠性。在航天飞...
张宝兰彭远开张华费锦学刘钢
关键词:模拟失重头低位
文献传递
月壤对太阳粒子事件防护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针对载人登月活动中航天员可能遭遇太阳粒子事件,研究了月壤作为防护材料的屏蔽性能。选取了1956和1989年2个典型的太阳粒子事件,计算了在屏蔽不同质子通量的情况下月壤所需的质量厚度,与铝和水进行了比较,并计算了屏蔽后的皮肤剂量;进一步利用蒙特卡洛方法计算了不同截止能量对应质子被屏蔽后的中子和次级质子产额,对质量厚度和次级粒子产额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13.43 g/cm^2的月壤可以阻挡1956年和1989年太阳粒子事件中99%的质子,此时皮肤剂量已在剂量限值内;在屏蔽相同数量的质子时,月壤所需的质量厚度小于铝,但大于水;月壤屏蔽后产生的中子产额小于铝。从工程实现的角度考虑,月壤可实现对太阳粒子事件的防护。
鲁维许峰国耀宇费锦学贾向红
关键词:次级粒子月壤
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大气环境压力制度设计与试验验证
2023年
针对载人月球探测任务连续出舱需求,综合人体生理学和工程技术要求,兼容国内外当前在用的舱外服压力体制,提出双服压、低服压压力制度建议,以实现连续每日出舱。对压力制度安全性进行试验验证,选取19名健康志愿者,分为4组,其中15名男性志愿者平均分为3组,4名女性志愿者分为1组;利用密闭实验舱模拟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全包络压力环境,开展了7轮次、每轮次为期9 d、连续4 d、每日8 h全负荷模拟出舱活动的密封舱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种压力制度方案均无减压病发生,也未观测到回心血流气泡,能够有效防护减压病。
刘朝霞吴大蔚陈欣吴斌刘伟波费锦学彭远开翟志宏仲崇发张兵徐玉彬黄伟芬
关键词:出舱活动减压病
封闭空间低气压环境对噪声测量的初步研究
2022年
为研究低气压环境对声学测量的影响,在低压实验舱模拟不同气压环境,开展低压环境下白噪声的测量研究。测量设备采用B&K3160,采用3种传声器B&K4966,B&K4938和B&K4138,声源输出为白噪声,测试舱压为常压101 kPa及低压(91,81,71,61,51,41 kPa)下的线性声压级和A计权声级以及频谱。实验结果表明:在低压实验舱内,舱压减压60 kPa后与常压相比,3种传声器测试白噪声的线性声压级降低7.74-8.10 dB,A声级降低8.09-8.18 dBA;低压实验舱内随着气压的降低,中心频率315~6300 Hz的1/3倍频带范围内,频带声压级随气压的降低呈现连续下降趋势;低压下声压级的降低幅度与声源的初始声压级无关。研究结果提示在载人航天低压环境下,噪声测试应选择适合的传声器并进行气压修正。
李远飞梁鸿影何新星费锦学王博程亮
关键词:低气压噪声测量声压级
空间辐射剂量监测及空间飞行对人体淋巴细胞的影响
在我国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运用搭载的辐射监测设备,对低地轨道载人航天器乘员所受空间辐射剂量进行监测,测量我国低地轨道载人航天器舱内剂量、重离子通量和人体剂量。通过对人体淋巴细胞亚群分类计数、染色体畸变、微核率、-H2AX...
蒋睿吴大蔚费锦学虞学军李莹辉何新星黄增信肇海刘红菊杨振中许峰马洪波吕兑才张鹏陈晓萍
关键词:空间飞行亚群微核染色体畸变
低压对人体吸氧排氮效率的影响
出舱活动(extravehicle activity,EVA)是载人航天活动中外太空探索的重要内容.航天员进行EVA面临的重大医学安全问题就是太空减压病(decompression sickness,DCS)的预防.吸氧...
费锦学彭远开常绍勇虞学军国耀宇张宝兰王亮肇海
关键词:出舱活动载人航天系统可靠性航天员
文献传递
典型返回再入体位对HUMOS假人动态响应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为探索飞船返回再入加速度过载下人体姿态对乘员动力学响应的影响,本文利用Pro-E和HyperWorks软件建立了仰姿和躺姿两种典型人体姿态的假人–座椅系统模型。模型中使用了HUMOS II (Human Model for Safety Version II)人体生物力学模型。根据实际离心试验数据对假人–座椅系统模型进行了标定和验证。论证并分析了在高加速度过载(峰值为6.4 g)条件下,人体姿态对人体关键器官包括心脏、肺、膈肌、肝脏和腹部脏器过载响应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膈肌的位移和变形是影响人体对再入过载耐受力的最重要因素。膈肌在卧姿时受到其他器官的作用力大于躺姿时的作用力。因此,飞船设计人员应更多地关注人体内部器官的受力状态,选择一个在飞船返回时对乘员具有更好保护作用的体位姿态,本文建议飞船乘员的姿态设计应优先选择躺姿。
孙浩马红磊刘炳坤王健全肖艳华祝郁费锦学邓金辉李富柱孙靖超
关键词:人体安全身体姿态
躺姿半弹道式再入假人动态响应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为了探索躺姿半弹道式再入时的人体动态响应,模拟Apollo10返回再入过载环境,采集Hybrid III生物力学假人头部、胸部及臀部的加速度动态响应数据,对比分析阿波罗再入躺姿状态下假人不同部位的动力学响应规律。结果显示假人重要部位的动态响应与再入模式下的过载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各部位合成加速度值较为接近。+Gx为主要过载响应,且胸部响应过载值较大,应加强乘员胸背向加速度防护。该实验研究为载人深空探测工程实践提供了数据基础,并给出明确的工程指导意见,为载入加速度耐限制定及安全防护设计提供指导。
祝郁肖艳华王健全刘炳坤费锦学国耀宇邓金辉孙浩付文文马红磊
模拟失重及高温对人体呼吸生理参数影响的研究
本文研究了模拟失重及高温对人体呼吸生理参数的影响.方法:12名受试者随机分成40℃和60℃组,在卧床模拟失重前和卧床模拟失重7d后进行高温暴露实验,测量了每分钟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呼吸末二氧化碳等呼吸生理参数.结果...
彭远开虞学军费锦学武建民
关键词:高温模拟失重生理反应航空航天医学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