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隆旺
- 作品数:25 被引量:95H指数:6
-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吡柔比星碘油乳剂介入治疗肝癌4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观察用吡柔比星碘油乳剂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 4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使用以吡柔比星碘油乳剂动脉栓塞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结果 :近期有效率 60 % ( 2 4/4 0 ) ,8例出现胃肠道反应 ,4例较治疗前白细胞明显降低 ,1例治疗后发生心绞痛。结论 :吡柔比星碘油乳剂栓塞为主的介入治疗方案不良反应较少 ,是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可选的。
- 贺斌谭隆旺成友华黄启云
- 关键词:肝癌栓塞治疗介入治疗
-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对肺癌患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化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肺癌患者,于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前、化疗后2周、4周,采用碱性磷酶抗碱性磷酶(APAAP)法检测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并与30例健康者作对比分析。结果肺癌患者CD8+细胞显著高于健康者,同时CD3+细胞、CD4+细胞、CD4+/CD8+比值、NK细胞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BAI治疗后2周T细胞亚群、NK细胞与治疗前比较未见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4周CD3+细胞、CD4+细胞、CD1+/CD8+比值、NK细胞升高,CD8+细胞下降(P<0.01)。结论肺癌患者免疫功能较正常人低下,BAI治疗后4周有可能使肺癌患者免疫水平得到一定程度恢复,临床上观察细胞免疫功能对肺癌患者的BAI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监测作用;接受BAI治疗的患者间隔4周后进行第二次治疗较为恰当。
- 谭隆旺贺斌孙寒成友华郑霞
- 关键词:T细胞亚群NK细胞
- 医学影像科医疗投诉原因分析初探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医学影像科医疗投诉的总结,分析医疗投诉产生的原因,探讨减少医疗投诉的有效措施。方法:收集2009年至2011年发生的医疗投诉16例。结果:医疗投诉产生的原因中医方原因13例,占81%;患方原因2例,占12%;设备原因1例,占0.06%。结论:提高医疗质量,改进服务态度,加强医患沟通,增强职业素质是保障医学影像科医疗安全,减少医疗投诉的有效措施。
- 贺斌孙寒谭隆旺聂勤成友华
- 关键词:医学影像科医疗投诉
- 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腹膜后恶性肿瘤被引量:6
- 2003年
- 贺斌谭隆旺
- 关键词:动脉灌注化疗腹膜后肿瘤
- 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断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断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行选择性动脉造影 14例 ,对血管造影表现、造影方法及诊断进行讨论。结果 造影发现对比剂外溢 6例 4 3%(6 /14 ) ,病变异常血管或局部血管痉挛的发现率为 5 7% (8/14 )。全部病例经手术证实。结论 在诊断中 ,间接征象特别是血管痉挛的发现显得尤为重要 。
- 贺斌谭隆旺
- 关键词:选择性动脉造影下消化道出血血管痉挛发现率
- 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或闭塞
- 目的 探讨经皮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和闭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6例动静脉内瘘狭窄和闭塞的血液透析患者行PTA治疗,比较PTA治疗前后的血管造影、透析时血流量及静脉压变化。
- 谭隆旺
- 关键词:经皮血管成形术血液透析
-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对肺癌患者血清SIL-2R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肺癌患者30例,于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化疗前、化疗后2周、4周,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及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检测血清SIL-2R、T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与30例健康者作对比分析。结果肺癌患者SIL-2R水平、CD8细胞显著高于健康者,同时CD3细胞、CD4细胞、CD4/CD8比值低于健康对照组。按TNM分期,Ⅲ期患者SIL-2R水平高于Ⅱ期(P<0.01),Ⅳ期高于Ⅲ期(P<0.05)。BAI治疗后2周血清SIL-2R水平、T细胞亚群与治疗前比较未见明显变化(P<0.01),治疗后4周血清SIL-2R、CD3、CD4、CD4/CD8比值升高,CD8下降(P<0.01)。结论动态观察肺癌患者BAI治疗前后血清SIL-2R水平、T细胞亚群变化可监测机体的免疫状况,有助于判断病情及预后,指导临床综合治疗;对首次接受BAI治疗的患者在4周后进行第二次治疗较为恰当。
- 谭隆旺尚国燕焦俊贺斌
- 关键词: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T细胞亚群
- 超声溶栓介入治疗血管栓塞疾病的临床评价
- 目的分析超声溶栓治疗急性动脉栓塞、急性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提出超声溶栓在急性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治疗运用。方法25例采用超声溶栓治疗12例急性动脉栓塞和急性动脉血栓形成,其中3例经介入放射手段用PTA并置入金属内...
- 张晓云贺斌黄启云成友华谭隆旺
- 关键词:溶栓术静脉血栓形成急性动脉栓塞溶栓治疗介入治疗
- 猴急性脑梗塞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明胶海绵栓塞猴颈内动脉复制急性脑梗塞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选用成年猴6只,经股动脉穿刺插管,明胶海绵栓塞颈内动脉,然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血管闭塞情况,栓后3、4、6、8、12、24hCT平扫,观察脑梗塞CT表现.结果 6只猴栓塞后DSA显示颈内动闭塞,大脑前、中动脉未显影.缺血后6~8hCT平扫可见栓塞侧大脑半球片状低密度死区.结论用明胶海绵栓塞颈内动脉制作脑梗塞模型可行.
- 谭隆旺贺斌成友华刘力
- 关键词:脑梗塞动物模型栓塞明胶海绵
- DSA-3D采集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脑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1年
- 为了综合利用DSA-3D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脑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2010年3月至2010年6月解放军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医学影像科介入室筛选了40例动脉瘤患者进行DSA-3D采集及三维重建技术的检查,通过常规颅内血管造影(DSA)、DSA-3D及三维重建技术检查,笔者获取了较满意的三维血管影像,并能够清晰地显示脑动脉瘤体、瘤颈与载瘤动脉的立体关系,图像呈现良好,现报告如下.
- 孙寒贺斌谭隆旺郑霞
- 关键词:脑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