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菡
- 作品数:101 被引量:61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临床药师参与1例三叉神经痛治疗的体会
- 2018年
- 临床药师参与了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治疗。通过开展疼痛评估、药学监护,利用药学专业知识提供合理化用药建议和用药指导,并规范了镇痛药物的应用,提高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和安全性。
- 王秋玲谢菡
- 关键词:临床药师三叉神经痛药学监护
- 临床药师在产科的药学咨询服务情况分析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在产科药学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了解产科用药咨询的特点,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方法:汇总鼓楼医院临床药师接受产科临床和门诊的用药咨询363例,对基本情况、咨询内容、问题类型和药物种类进行统计,通过帕累托法则进行分析。结果:在363例用药咨询中,咨询人员以医生为主,共212例(占58.40%);咨询问题主要来自产科住院病区(229例,占63.09%);咨询内容中药物对妊娠的影响所占比例最大;问题类型中妊娠期用药(200例,占55.10%)和哺乳期用药(34例,占9.37%)数量最多;抗微生物药物、电解质、维生素及营养类药物、消化系统药物、中成药等为咨询药物种类的主要因素。结论:临床药师在产科接受的用药咨询所涉及的各分类有鲜明的规律及差异,在药学服务中宜重点把握主要因素,为产科提供更优质的药学服务。
- 梅洪梁戴毅敏谢菡严思敏倪环宇张海霞
- 关键词:产科临床药师药学服务帕累托法则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儿后路脊柱融合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预测价值
- 2024年
- 目的筛选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儿行后路脊柱融合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并评价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接受后路脊柱融合术的AIS患儿的病例资料,年龄10~18岁,ASA分级Ⅰ~Ⅲ级。记录患儿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术前Cobb角度、融合节段数目、手术时间、术中用药情况、失血量及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使用情况,记录患儿术后第24小时疼痛数字等级评分(NRS)以及术后使用镇痛药物的种类与次数。根据第24小时NRS评分,将患儿分为轻度疼痛组(<4分)和中重度疼痛组(≥4分),认为中重度疼痛组的患者发生了急性术后疼痛。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急性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结果最终纳入患儿2249例,有392例患儿发生了急性术后疼痛,发生率为17.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融合节段数目(OR=1.377,95%CI:1.292~1.468,P<0.001)、手术时间(OR=1.007,95%CI:1.004~1.009,P<0.001)为AIS患儿急性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和PCIA为保护因素(P均<0.05)。术中融合节段数目预测急性术后疼痛发生的AUC为0.771(95%CI:0.746~0.797,P<0.001),其预测的截断值为9.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和59%。手术时间预测急性疼痛发生的AUC为0.659(95%CI:0.629~0.689,P<0.001),其预测的截断值为291.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5%和84%。结论融合节段数目、手术时间为AIS患儿后路脊柱融合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和PCIA为保护因素。
- 冯丹丹谢菡顾小萍马正良
- 关键词:青少年脊柱侧凸术后疼痛
- 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在脊柱侧弯矫形术术后镇痛作用比较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在脊柱侧弯矫形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7月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脊柱侧弯矫形手术的患者121例,根据氟比洛芬酯的使用情况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均在手术结束气管导管拔除后接镇痛泵(配方为:芬太尼10 μg·kg^-1,按患者体重加入昂丹司琼4~8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A组联合静脉输注氟比洛芬酯50 mg bid;B组联合静脉输注氟比洛芬酯100 mg bid.结果:2组患者各时间点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类似,但B组爆发痛解救药物使用量少于A组.结论:联合芬太尼,氟比洛芬酯50 mg bid与氟比洛芬酯100 mg bid镇痛效果类似;联合芬太尼,使用氟比洛芬酯50 mg bid在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的术后镇痛中安全有效.
- 张杜枭于锋葛卫红谢菡
-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芬太尼脊柱侧弯矫形术静脉自控镇痛
- 浅谈慢病管理
- 随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不断增加,慢病管理也已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慢病管理是慢病专业医生、药师及护理人员,对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慢性肺病等慢病患者提供全面、连续、主动的管理。现阶段,国内外均对慢病管理方法做出了很...
- 谢菡葛卫红
- 关键词:慢性疾病
- 文献传递
- 超声透皮给药研究进展
- 2011年
- 近年来,使用超声能量增强药物在皮肤上的渗透性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各项研究发现。低频超声对药物的增透效果尤为显著。本文通过检索各国文献,对超声介导的原理,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介绍超声介导透皮给药的发展现状,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设想。
- 谢菡葛卫红于峰
- 关键词:超声增透
- 临床药师参与癌痛管理工作初探被引量:15
- 2013年
- 癌性疼痛是最常见的肿瘤相关症状之一,通过合理的治疗,多数的癌痛患者都能够得到缓解,各国指南中都提出多学科团队协作对癌痛治疗的重要性,也规定了临床药师在镇痛团队中扮演的角色,自2011年4月开始,南京市鼓楼医院药学部设立了专门进行疼痛管理的临床药师,对癌痛管理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癌痛专业临床药师通过药学服务,纠正了镇痛药物使用的常见误区,提高了用药合理程度。
- 谢菡葛卫红
- 关键词:癌痛临床药师疼痛管理
- 《根据CYP2D6、OPRM1和COMT基因型选择阿片类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药物遗传学实施联盟指南》解读被引量:4
- 2023年
- 阿片类药物被广泛用于中度至重度疼痛的治疗,然而其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存在广泛的个体差异。药物遗传学研究表明,基因多态性与上述个体差异有密切关系,研究较多的为CYP2D6、μ阿片受体(OPRM1)和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等基因的多态性。2021年2月,临床药物遗传学实施联盟(CPIC)发布了《根据CYP2D6、OPRM1和COMT基因型选择阿片类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药物遗传学实施联盟指南》。该文对指南进行解读,总结CYP2D6、OPRM1和COMT基因多态性对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同时提出基于CYP2D6基因型指导临床使用可待因、曲马多和氢可酮等阿片类药物的治疗建议,以期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 谢菡胡美玲葛卫红周玉皆王鑫梅
- 关键词:阿片类药物药物遗传学
- 右美托咪定治疗脓毒血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3年
- 脓毒血症是由于各种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机体对自身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的应激反应。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发病后可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近年来,右美托咪定(DEX)已不仅仅作为麻醉佐剂应用于临床,其作为高选择性的新型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在治疗脓毒血症中的抗炎、镇静、器官保护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引起广泛关注。许多研究证明,DEX对脓毒血症患者的心、肝、肾、脑等重要靶器官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文从DEX的药动学、药效学和减轻脓毒血症诱导的器官系统损伤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DEX治疗脓毒血症提供临床依据和参考。
- 薄靳华薄靳华谢菡谢菡
- 关键词:脓毒血症器官保护
- 羟氯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作用机制及疗效研究进展
- 2024年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临床异质性强,以多器官不同程度受累、病情反复复发与缓解、体内存在大量自身抗体为主要特点。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来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是当前临床关注的重点。羟氯喹是氯喹的羟基化类似物,治疗SLE效果较为显著。HCQ可通过抑制Toll样受体信号传导、阻断抗原呈递、抑制细胞自噬、抑制钙动员等多种途径发挥对SLE的治疗作用。HCQ作为SLE的基础用药,常与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联合应用,对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改善SLE相关并发症具有显著效果。探讨HCQ治疗SLE的作用机制及疗效,能够为临床治疗SLE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并扩大HCQ的临床应用。
- 王鑫梅谢菡
- 关键词:羟氯喹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反应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