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红梅
- 作品数:14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醋酸肉眼观察取活检再行阴道镜检查诊断CIN1032例被引量:2
- 2004年
- 刘晓云谢红梅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4年
-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于患者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注射缩宫素,观察并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以及患者血压的波动变化等.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垂体后叶素应用于腹腔镜下的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够收到较好的止血的效果,其作用明显优于缩宫素,且产生的副作用较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蔡煜刘晓云谢红梅李小曼
-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垂体后叶素
- 经阴道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罗克燕谢红梅
- 关键词:女性生殖系统内分泌功能保留子宫经腹手术
- 孕期和哺乳期大鼠肝脏胆酸和胆酸调控法尼醇X受体、小异二聚体伴侣受体和胆固醇7α-羟化酶的变化
- 2015年
- 目的研究健康SD鼠在妊娠和哺乳期肝脏胆酸代谢基因的变化。方法取孕10、14、19d及产后1、7、14、21d的大鼠肝脏,检测胆酸水平和肝脏法尼醇X受体(FXR)、小异二聚体伴侣受体(SHP)、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α1)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测Cyp7α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孕晚期健康大鼠,肝脏中胆酸及Cyp7α1表达不升高;哺乳期的大鼠,肝脏胆酸增加,FXR表达升高;在孕晚期及哺乳期靶基因SHP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且其表达高峰期是第孕19天,其值可达对照组的6倍之多。结论健康大鼠在产后肝脏胆酸合成增加,而孕期减少,可能与Cyp7α1、FXR及SHP表达有关。
- 谢红梅朱琼妮张丹刘杰陆远富
- 关键词:法尼醇X受体胆固醇7Α-羟化酶
- 米索前列醇与利多卡因联合应用于IUD取出困难者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给予米索前列醇及利多卡因联合应用于取IUD。方法 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取IUD困难者 ,采用米索前列醇与利多卡因联合应用后取器。结果 32例患者 ,成功率 96 .7%。结论 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用米索前列醇与利多卡因联合应用于取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
- 谢红梅解朝群周银芬
-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米索前列醇利多卡因
- 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117例临床观察
- LEEP(boP etectrosur95cal excision procedure, LEEP),即宫颈环形电切术,近年来临床应用于治疗宫颈病变,是应用一个金属丝构成的环形电极,切除上皮移行带及周围和其下的部分宫颈组...
- 罗克燕谢红梅代思瑞
- 关键词:宫颈病变
- 文献传递
- 小剂量甲氨蝶呤保守治疗96例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3月-2012年3月收治异位妊娠患者96例,给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选取同期96例患者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宫内妊娠的成功率。结果:小剂量甲氨蝶呤药物保守治疗治愈率83.3%,不良反应较轻微,且2年内再次妊娠率8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宫内妊娠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在早期异位妊娠患者中推广应用。
- 蔡煜刘晓云谢红梅李小曼
- 关键词:甲氨蝶呤异位妊娠宫内妊娠
- 大子宫经阴道切除术8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王昆松罗克燕谢红梅
-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大子宫阴道式
- 欣母沛用于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探讨欣母沛在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分析。方法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32侧,经常规处理无效后(术后出血800mL)立即予欣母沛注射液。结果 93.8%的病历有效,无1例子宫切除。结论欣母沛能有效治疗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
- 谢红梅袁媛
- 关键词:欣母沛剖宫产产后出血胎盘前置
- 脉冲电场在医学中的基础研究及电穿孔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7年
- 脉冲电场利用方波直流脉冲发生器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并在细胞膜上形成纳米级细孔,其被称为电穿孔是一种新型微创技术,分为可逆电穿孔(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及不可逆电穿孔(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在过去的四十年,电穿孔大量的实验研究及其自身的优点及先进性,使电穿孔相关的技术已被允许应用与临床。目前临床和实验中应用电穿孔的化疗药物已有十余种,通过电穿孔进行基因转染及DNA疫苗的研发已取得巨大成功。尤其近几年发展的非热能的不可逆电穿孔对实体肿瘤的消融作用,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因其比其他局部治疗方法:具有治疗时间短,减少间接热损伤,对毗邻主要血管的肿瘤组织有消融能力等优点引起了对不可逆电穿孔巨大的临床研究兴趣。本文就电穿孔的基本理论,电化学治疗,基因电转染及不可逆电穿孔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 李小曼万利杰王晓娟谢红梅兰建刘晓云
- 关键词:脉冲电场电穿孔电化学疗法基因转染肿瘤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