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龙

作品数:35 被引量:79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建筑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水利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1篇顶管
  • 8篇活性炭
  • 7篇水源
  • 7篇沉淀池
  • 6篇深度处理
  • 5篇原水
  • 4篇水厂
  • 4篇水处理
  • 4篇青草沙
  • 4篇微污染
  • 4篇污染
  • 4篇净水
  • 4篇粉末活性炭
  • 4篇钢顶管
  • 4篇高密度沉淀池
  • 3篇有机物
  • 3篇支线工程
  • 3篇青草沙水源地
  • 3篇曲线顶管
  • 3篇微污染水

机构

  • 23篇上海市政工程...
  • 11篇上海市政工程...
  • 1篇河海大学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市政工程...
  • 1篇金华市消防支...
  • 1篇佳木斯市建筑...
  • 1篇嘉兴市嘉源给...

作者

  • 34篇许龙
  • 18篇郑国兴
  • 10篇钟俊彬
  • 7篇许嘉炯
  • 7篇樊华青
  • 7篇雷挺
  • 6篇周建平
  • 6篇沈裘昌
  • 5篇芮旻
  • 4篇范玉柱
  • 3篇曹玉萍
  • 3篇郑志民
  • 3篇张东波
  • 2篇吴绍珍
  • 2篇钟燕敏
  • 2篇查人光
  • 2篇陈群
  • 2篇邢思初
  • 2篇朱海涛
  • 1篇徐兵

传媒

  • 13篇给水排水
  • 5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净水技术
  • 1篇工业用水与废...
  • 1篇江西化工
  • 1篇市政技术
  • 1篇中国市政工程
  • 1篇水工业市场
  • 1篇上海市水利学...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平湖市古横桥水厂三期工程工艺优化被引量:2
2009年
浙江省平湖地区地表水源受到有机物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CODMn、氨氮。在对古横桥水厂二期工程的运行效果进行跟踪分析后,认为生物预处理-常规处理-深度处理工艺对原水的适应性较好,所以在三期工程中仍采用此工艺流程,结合二期工程的运行情况,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出厂水水质的处理措施。
樊华青许龙周建平
关键词:给水厂生物预处理强化常规处理深度处理
高效去除有机物沉淀工艺中试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针对地表水有机物污染较重,深度处理单元负荷过高或地表水有机物污染较轻,建设深度处理单元投资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去除有机物的沉淀工艺。其以高密度沉淀池为载体,粉末活性炭吸附去除有机物为手段,利用污泥回流对粉末活性炭的富集和回收作用,延长粉末活性炭在沉淀池中的停留时间,充分发挥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强化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相比不投加粉末活性炭的高密度沉淀池,CODMn去除率提高了17个百分点。相比于沉淀池普通活性炭投加方式,在相同去除率的情况下,粉末活性炭投加量减少了68%,节约了运行成本。
张东波徐海燕许龙郑国兴许嘉炯丁伯香
关键词:高密度沉淀池粉末活性炭投加方式投加量
杭嘉湖地区微污染水源净水集成工艺选择
2010年
通过对杭嘉湖地区原水水系和水质分析,根据不同的污染程度将该地区原水分为三类,并按预处理、加强常规处理、深度处理和紧急处理措施4道净水措施确定对应的三类推荐处理工艺,并结合杭嘉湖地区实际应用情况对其处理效果进行分析,得出相应处理目标。
许嘉炯范玉柱雷挺郑国兴沈裘昌许龙芮旻查人光陈群朱海涛
关键词:预处理深度处理生物活性炭超滤
微污染原水多级生物化协同强化处理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污染原水多级生物化协同强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首先检测原水水质,按原水水质不同将原水分为重度污染原水、中度污染原水和轻度污染原水三类,并将重度污染原水送入重度污染原水强化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将中度污染原水...
许嘉炯范玉柱郑国兴雷挺郑毓佩沈裘昌周建平陈宝书芮旻许龙钟燕敏王纵彭广勇
文献传递
粉末活性炭回流高密度沉淀池生物强化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研究了投加粉末活性炭并回流泥炭后高密度沉淀池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回流后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显著提高:CODMn平均去除率为43.66%,比未投加粉末活性炭工况的32%提高了近12个百分点,沉淀池出水平均CODMn为3.46mg/L,比未投加粉末活性炭时的4.13mg/L降低了约0.7mg/L;对比投炭前后沉淀池中底泥的微生物好氧速率,发现其微生物量的提高与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变化一致,投加粉未活性炭提高了污泥中微生物量从而提高了有机物的去除率;通过GC-MS对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发现,投加粉末活性炭后的吸附作用对有机物的浓度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但对有机物种类去除效果有限,而投炭后吸附以及随着投炭产生的微生物强化作用对有机物种类和浓度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邢思初卢文卓张东波许龙曹伊璐
关键词:高密度沉淀池粉末活性炭GC-MS
大口径钢管长距离曲线顶管原理与设计被引量:6
2011年
钢管不宜曲线顶管,主要受其特性制约。通过改变其特性,减少其在曲线顶管中的变形,可实现钢管曲线顶管。其基本原理为增加钢管管节的环刚度,并使钢管在顶进时为柔性连接,进行曲线顶管;顶进完成后,通过少量切割和焊接,转变为刚性连接。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钢管曲线顶管管道接头的型式及设计参数的取值。
许龙
关键词:顶管钢顶管曲线顶管接头型式转弯半径
中强腐蚀性土质下钢顶管外防腐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2015年
针对中强腐蚀性土质下钢顶管外防腐,取样进行涂覆试验,综合比较熔结环氧粉末、环氧玻璃鳞片、加强级环氧煤沥青的性能,提出推荐的工程实施方案。优化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并提出补伤、补口方法。结果表明:可采用防腐性能较好、即喷即干、针孔与损伤易于修复的熔结环氧粉末防腐层,保障工程寿命并加快施工进度;熔结环氧粉末防腐层最佳固化涂覆温度为120—140℃,固化时间为30~60min,一次涂覆不易过厚,可通过多次涂覆减少涂层针孔和涂层缺陷;补伤、补口可采用无溶剂液体环氧。
张硕郑国兴许龙
关键词:外防腐钢顶管熔结环氧粉末差示扫描量热法
杭嘉湖地区微污染水源净水集成工艺选择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对杭嘉湖地区原水水系和水质分析,根据不同的污染程度将该地区原水分为重、中、轻度污染三类,并按预处理、强化常规处理、深度处理和紧急处理四道净水措施确定对应的三类推荐处理工艺,结合杭嘉湖地区实际应用情况对其处理效果进行分析,得出相应处理目标。
许嘉炯范玉柱雷挺郑国兴沈裘昌许龙芮旻查人光陈群朱海涛
关键词:强化常规处理深度处理生物活性炭超滤
高有机物污染原水深度处理工艺选择和运行优化
2012年
P市地表原水受到有机物污染,水中CODMn经常高达10mg/L以上,为此,在G水厂的扩建工程中,采用了两级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以保证出水水质安全。水厂运行结果表明,在活性炭吸附饱和后,一级炭池出水CODMn仍有3~5mg/L,需二级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才能使出厂水CODMn小于3mg/L。当前后臭氧分级投加比例为3∶2时,有机物的去除率最高。
周建平许龙芮旻沈飚富良
关键词:深度处理
严桥支线工程钢管顶管中继间闭合措施介绍被引量:4
2010年
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中的严桥支线工程采用全线钢管顶管的施工方案。中继间是长距离顶管工程中克服顶进阻力的临时施工措施,管道贯通后中继间被拆除,在中继间闭合处容易成为管道运行的薄弱环节。针对工程中钢管顶管中继间闭合处在运行阶段可能出现的破坏情况,提出了中继间的闭合措施,以满足管道的正常使用需求。
汪洪涛钟俊彬许龙
关键词:钢管顶管中继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