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燕卿
- 作品数:22 被引量:260H指数:9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系统性红斑狼疮68例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一种全身免疫性疾病,住院患者常常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已成为SLE患者的主要死因。为了明确该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措施,减少感染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率,本研究该院近4年内68例SLE患者的医...
- 徐昕左亚沙许燕卿
- 文献传递
- 预防与控制SARS医院感染的体会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预防与控制 SARS在医院发生的管理办法。方法 从 2 0 0 2年 11月 2 5日收治全球 SARS首例患者 ,至 2 0 0 3年 5月 31日共收治 112例 (包括确诊、疑似、观察 )患者 ,对其住院诊治预防与控制过程进行分析。结果 尽管在当时病因还没有找出、对该病传染性认识尚不十分明确情况下进行早期诊治、护理 ,但无 1例医务人员被感染 ,无 1例住院患者发生交叉感染 ,无 1例患者死亡。结论 组织落实 ,领导重视 ;布局合理 ,制度健全 ;加强培训 ,提高认识 ;督促检查 ,措施落实 ;部门协调 ,统一行动等工作做好 ,对预防与控制 SARS在医院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 许燕卿左亚沙徐昕
- 关键词:SARS医院感染
- PDCA循环法在医疗废物减量化分类收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法在医疗废物减量化分类收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通过多部门技术专家协作,成立专项研究工作小组,建立数据分析资料库,对临床一线员工进行分类收集知识的调查、培训和考核,实施医疗废物产生源头的减量化为目标的分类收集的全程质量控制管理,每半年为一个循环周期,实施两个PDCA小循环干预,针对正确分类收集的重点环节,不断改进、论证减量化分类收集方法实施过程的存在问题。结果伴随医院业务量不断攀升,手术患者不断增多等多种医疗废物产生量上升因素的影响下,通过PDCA循环法实施,医疗废物产生量2014年半年均值为0.519kg/每床日,2015年下半年下降至0.499kg/每床日,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达到减量化目的,员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知识考试平均成绩从60.2分上升至80.1分。结论开展以减量化为目标的医疗废物专项的全程质量控制管理,经运用PDCA循环法,加强培训和督导管理干预,提高了医院工作人员正确分类收集的知识水平,培养良好的减量化意识,能有效地推进和达到源头减量化政策目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 梁杏玲黄建华许燕卿石晶陈凤仪周小芳
- 关键词:PDCA医疗废物减量化
- PDCA循环在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7
- 2009年
- 目的探讨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管理办法。方法医院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完善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对医务人员的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实现医院内传染病疫情直报系统,开展传染病疫情主动监测、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指引,加强监督检查、反馈及奖惩。结果3年传染病月检迟报、漏报率从5.0%下降到1.1%,季检漏报率从6.8%下降为0;收治46例艾滋病患者,5例HIV感染的剖宫产产妇,1445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281例为住院患儿,均未发生交叉感染。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的管理,增强对重点传染病防范能力,对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全保证起到重要作用。
- 许燕卿罗盛鸿左亚沙王晋黎炯桃
- 关键词:传染病传染病控制PDCA循环
- 干保存无菌容器持物钳使用中的细菌学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调查干保存使用中的无菌容器、持物钳是否保持无菌状态,有无可能成为医院感染的传播媒介。方法对干保存有效期内使用前及使用4h内更换前的无菌容器、持物钳进行细菌培养,采样时,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在持物钳尖端部至钳的下1/2处各侧表面反复涂抹4次;同样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在无菌容器的内底部及无菌容器的下1/2高内侧处反复涂抹4次后,放入5ml生理盐水试管中送检。结果灭菌后有效期内使用前的无菌容器、持物钳均为无菌生长;而干保存使用中的持物钳、容器存在着细菌污染机会,持物钳污染率最高为10.3%,容器污染率最高达23.1%。结论有条件的医院,特别是Ⅱ类科室,如新生儿、ICU、烧伤病房等应做到无菌持物钳一用一更换,消除因存放带来的污染机会,使感染机会降至最低。
- 左亚沙徐昕许燕卿
- 关键词:无菌容器细菌学医院感染无菌持物钳
- 医院传染病直报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7
- 2009年
- 为提高传染病报告的效率与质量。采用ASP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与医院信息系统相连的基于WEB服务的院内传染病直报系统,较好地解决了院内传染病报告问题。
- 刘冬生罗盛鸿许燕卿左亚沙
- 关键词:传染病直报系统信息系统
- 重症监护病房细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35
- 2003年
- 目的 为危重患者抗感染提供治疗依据 ,防止耐药菌的传播。方法 从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 ,每天收集细菌室对重症监护病房的各类标本的分离菌鉴定药敏资料 ,定期对细菌及抗菌药物进行分类与统计并反馈给病房。结果 共分离出 110 5株 ,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占 5 2 .6 % ,革兰阳性菌占 2 8.2 % ,真菌占 19.2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发生率分别为 79.6 %、85 .7% ;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率分别为 37%和 2 9% ;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 ,达 76 .1% ;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 37.8%、2 9.6 %。结论 加强重点部门细菌耐药性监测与反馈 ,可使抗菌药物在重症感染患者中发挥重要作用 ,防止耐药菌的播散。
- 许燕卿徐昕左亚沙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
- 社区及医院感染中产ESBL的E.coli和Kp细菌耐药性及质粒分析
- <正> 为了了解某医院社区和医院感染中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和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耐药性及感染特点,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于20...
- 徐昕崔金环马均宝许燕卿源孔文左亚沙司建华
- 文献传递
- 社区及医院感染中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细菌耐药性及质粒分析被引量:22
- 2004年
- 目的探讨社区和医院感染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ECO)和肺炎克雷伯菌(KPN)耐药性及细菌质粒谱特点。方法药敏试验采用改良KirbyBauer法,细菌质粒DNA采用碱变性少量快速提取法,用χ2检测。结果医院感染ECO耐药率明显高于社区感染(P<0001),ECO细菌质粒较KPN分子量大,表现多源性、多样性、分布较广,仅在ECO中发现3对同源基因质粒谱。结论医院感染致病ECO有多源多样的细菌耐药质粒,为医院感染顽固的耐药菌,应加强医院感染易感因素控制,以防感染流行。
- 徐昕崔金环许燕卿马均宝源孔文左亚沙司建华
- 关键词:ESBLS耐药质粒医院感染
- 综合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感染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对2009年7月-2010年11月入住ICU>24h、年龄>1月龄的置管患者进行监测,并对发生CRBSI的病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监测患者共1145例,其中接受血管内置管的患者890例,血管内导管使用率为77.7%,置管日为9189d,发生CRBSI 26例,CRBSI感染率为2.9%,平均日感染率为2.8/千日;CRBSI感染率与置管时间、置管次数均呈正相关(χ2=40.71,P=0.000;χ2=28.6,P=0.000);留置天数(OR=2.415)与置管次数(OR=1.531)是综合ICU的CRBSI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严格执行手卫生、无菌技术置管和维护、尽早拔除导管是预防CRBSI发生的关键。
- 许燕卿周立新罗盛鸿李杏崧李轶男莫韶妹吕春梅邵劲松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