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健健

作品数:30 被引量:246H指数:9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植入
  • 5篇色谱
  • 5篇色谱法
  • 5篇尿嘧啶
  • 5篇嘧啶
  • 5篇氟尿嘧啶
  • 4篇皮下
  • 4篇相色谱
  • 4篇化疗
  • 4篇缓释
  • 3篇液相色谱
  • 3篇液相色谱法
  • 3篇释氟
  • 3篇缓释氟尿嘧啶
  • 3篇高效液相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毒性
  • 2篇血药
  • 2篇血药浓度

机构

  • 26篇合肥工业大学
  • 9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中医学院
  • 2篇安徽省新华肿...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安徽职业技术...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辽宁医学院附...
  • 1篇大连大学附属...
  • 1篇河间市人民医...
  • 1篇淮南煤矿肿瘤...
  • 1篇安徽省阜阳市...
  • 1篇安徽中人科技...

作者

  • 26篇许健健
  • 9篇储成顶
  • 4篇赵国琴
  • 4篇王世亮
  • 4篇孙昕
  • 3篇马建华
  • 3篇叶红杨
  • 3篇周丽春
  • 3篇张海燕
  • 2篇喻平
  • 2篇韩江洪
  • 2篇刘剑峰
  • 2篇窦红漫
  • 2篇蒋建国
  • 2篇梅蔚德
  • 2篇陈向红
  • 2篇鲍时根
  • 2篇朱玉俊
  • 1篇胡翠
  • 1篇董学军

传媒

  • 3篇安徽医药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肿瘤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色谱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癌症进展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药学会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6
  • 1篇199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低温联合咪达唑仑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β-EP、NSE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咪达唑仑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儿血清β内啡肽(β-E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5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儿均给予抗病毒、降低颅内压等基础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亚低温联合咪达唑仑治疗,对比和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以及血清β-EP和NSE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体温恢复正常、惊厥消失、肢体瘫痪消失、昏迷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β-EP、NSE水平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第5天和第10天血清β-EP、NS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咪达唑仑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总有效率高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同时还可抑制体内β-EP和NSE水平释放,保护患儿神经功能受到继发性损害。
何双龙许健健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亚低温咪达唑仑Β内啡肽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释放度检查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 研究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体外释放度与人体血药浓度的相关性 ,以建立其体外释放度检查的方法。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 ,检测波长为 2 6 5nm ,以盐酸溶液 (9→ 10 0 0 )为溶剂 ,用摇瓶法测定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在 36 0h内的累积释放量 ;用HPLC测定血浆内的药物浓度 ,数理统计其释放度与人体内药动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的体外释放度与人体内药动学参数相关性显著。结论 方法简便 ,准确 。
王彭三周浩炳储成顶胡海燕谢小五王世亮许健健
关键词: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释放度药动学
中人氟安局部植入对小鼠肝癌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1
2004年
孙昕陈殿良许健健周丽春董学军张慧
关键词:小鼠肝癌高效液相色谱法
住院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患病状况调查及预后因素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影响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该院2007年3月至2015年3月住院治疗的480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患病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1分≤GOS≤3分)和预后良好(4分≤GOS≤5分)组,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颅脑清创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480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粉碎性骨折占主要〔310例(64.58%)〕,其次为单纯性骨折170例(35.42%),且55例(11.46%)患者出现脑脊髓漏;84.17%患者合并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等其他损伤;除脑部损伤外,170例(35.42%)患者存在脑部以外部位损伤,以腹部和胸部伤为主,入院时220例(45.83%)存在颅内感染、电解质紊乱、急性肾衰竭等疾患;85.00%的患者在引流管保留条件下对创面行Ⅰ期封闭,9.79%患者因头皮大面积缺失转行Ⅰ期VSD+Ⅱ期转移皮瓣移植手术;入院时445例(92.71%)存在意识障碍,其中昏迷45例(10.11%);预后不良组的空腹血糖(FPG)水平、手术时间、心律失常、低血压、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颅内感染、电解质紊乱、应激性溃疡、急性肾衰竭发生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而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FPG、入院GCS评分、心律失常、低血压、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颅内感染、电解质紊乱、急性肾衰竭为开放性颅脑损伤预后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开放性颅脑损伤病情较重,常易伴发其他系统疾患,且高FPG、昏迷、心律失常、低血压、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颅内感染、电解质紊乱、急性肾衰竭均可影响患者预后,治疗期间需加以关注并进行干预,提高治疗预后效果。
包改辉许健健
关键词:开放性颅脑损伤预后因素
间质化疗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05年
抗肿瘤药缓释制剂植入肿瘤组织、瘤周组织的间质中或肿瘤切除后的瘤床,达到局部高药物浓度,降低系统毒副反应。杀死或抑制肿瘤病灶,减少、延迟局部复发或转移,改善预后,有着广阔发展前景。文章就间质化疗的概念、动物试验、常用缓释制剂及国内外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刘会波王仁友许健健万德森
关键词:肿瘤药物疗法
缓释植入化疗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
<正> 自1942年氮芥治疗恶性肿瘤起,化学治疗已用于临床60余年,在近20年内化疗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新化合物的不断合成及新剂型、新给药方式在临床上迅速广泛应用,使得化学药物治疗肿瘤的疗效也在逐渐提高。为使肿瘤...
刘爱国梅蔚德许健健
文献传递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犬皮下局部毒性实验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观察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商品名:中人氟安)单点一次性犬皮下植药后局部毒性反应,了解皮下给药的安全性。方法用专用植入针,分大、中、小三个不同剂量于犬后腿皮下植入缓释氟尿嘧啶,对照组植入不含氟尿嘧啶的空白辅料颗粒。结果大、中剂量组植药部位有局部发红,毛发稀疏、皮下硬结等局部刺激反应,小剂量组无病理变化。结论植入缓释氟尿嘧啶单点一次性植入剂量500 mg,产生的组织损伤是可修复的。
陈向红许健健喻平周丽春窦红漫孙昕
关键词: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局部毒性
轨道计轴器
1.右视图与左视图对称,右视图略。;2.安装于井下铁路轨道上,用以检测列车运行方向、过轴数量和判定车速。
蒋建国许健健韩江洪
局部植入给药的局部药物浓度时空方程初探
本文以抗肿瘤药物的植入点为坐标原点,建立了一个引入四维变量的符合药物浓度时空方程,并给出了简化的两维坐标药物浓度时空方程.
储成顶许健健周浩炳刘飞赵国琴
关键词:局部药物浓度药代动力学
文献传递
氟尿嘧啶植入剂
许健健王世亮马建华徐德孙昕等
该产品是一种创新的药物新剂型,性能指标如下:辅料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无需二次手术取出;辅料常温下稳定,运输、储存、使用方便;释放期长以及载药量适宜满足临床需要,给药部位组织药物浓度高,持续时间长,对肿瘤细胞有极强的杀...
关键词:
关键词:氟尿嘧啶植入剂药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