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圣伟
- 作品数:45 被引量:180H指数:8
- 供职机构:马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马鞍山市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现况调查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了解和掌握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现况,为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马鞍山市级综合医院4家、县级医院1家、乡镇卫生院15家、社区服务中心12家、村卫生室25所,于2010年11月~2011年1月对567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7.0%(153/567)的医务人员有过艾滋病职业暴露经历;60.8%(345/567)在诊疗或护理操作时刺伤过自己;46.0%(261/567)的医务人员在诊疗服务中曾被血液或体液溅到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上。艾滋病职业暴露率在不同级别医院、科室医务人员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14,P〈0.001;χ22=15.21,P=0.019);针刺伤发生率在不同职业、科室医务人员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1,P=0.043;χ22=71.07,P〈0.001);有血(体)液溅到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上的发生率在不同职称、职业及科室医务人员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70,P=0.001;χ22=6.46,P=0.040;χ23=49.83,P〈0.001)。结论马鞍山市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掌握较低,发生血液或体液溅到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上和锐器刺伤等艾滋病职业暴露率较高,提高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十分必要。
- 秦其荣朱宏斌查兵张振周术容高媛曹多志詹圣伟叶冬青
- 关键词:医务人员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马鞍山市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及SPA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鉴定分离自马鞍山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探索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SPA基因对菌株进行多态性分析。方法采集马鞍山市食品、食物中毒和腹泻患者标本,按照GB/4789.10-2003和WS/T80-1996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培养。对分离的菌株,用过氧化氢酶和血浆凝固酶试验后,用生化实验对菌株进行鉴定。提取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DNA作为模板,PCR扩增菌株的SPA蛋白X区域并测序,测序结果提交数据库(http://www.seq-net.org/)进行分型,采用分型软件Ridom Staph Type对分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分离和鉴定5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食品、食物中毒和腹泻标本分别为36株、11株和7株。所有菌株的过氧化氢酶及血浆凝固酶均为阳性,生化实验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4株菌株可分成19个型,分别为t 189型11株、t 701型9株、t 091型7株、t 1376型5株、t 011型、t 127型各2株、t 084型、t 163型、t 459型、t 547型、t 548型、t 791型、t 954型、t 1544型、t 4336型、t 5269型、t 5353型各1株,同时发现2个新型,分别为t 5269和t 5353型。两起食物中毒的型别分别为t 189型和t 701型。结论 SPA基因分型方法具有快速、易于标准化的特点,可用于食物中毒的流行病溯源。
- 汪永禄王多春詹圣伟郑锦绣陶勇王利闫笑梅陶晓霞张建中阚飙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 马鞍山市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的鉴定及分子分型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通过常规鉴定方法和分子分析手段,了解马鞍山市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a EPEC)的表型特征、菌株携带的eae基因型别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特征。方法病原学表型特征采用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药敏试验;分子生物学分析采用16s r DNA基因测序、PCR检测毒力基因、eae基因测序比对分型及MLST分型。结果 8株a EPEC测试菌生化特点与普通大肠埃希菌一致,1株菌产生H2S无法鉴定。1株菌为O26:K60,其余8株菌的血清学无法分型。药敏结果显示,44%仅耐氨苄西林,22%耐氨苄西林/舒巴坦和SMZ,其余均敏感。所有测试菌均为大肠杆菌,所有测试菌均携带uid A、eae基因而不携带stx1和stx2基因,均为a EPEC菌株。4株菌的eae基因无法分型,其余5株菌分别β1、β2、ε、ι1和ι2型。9株菌共产生6种ST型。结论马鞍山的a EPEC分离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呈现多样性,没有相对集中的遗传克隆群。
- 陈道利许彦梅王利洪颖陈谨胡万富熊衍文景怀琦詹圣伟
- 关键词:毒力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
- 香港海鸥形菌及其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陈道利詹圣伟
- 关键词:香港海鸥形菌食源性
-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感染病例分离株分子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分析安徽省马鞍山市连续2个月内监测到的6例具有霍乱疑似症状、感染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病例,判断疫情的聚集性。方法对病例分离株进行生化和血清型别鉴定以及溶血试验,药敏试验检测抗生素耐药谱,应用荧光PCR和常规PCR进行霍乱弧菌特异基因、毒力及其相关基因的检测,包括ompW、ctx、tcpA、toxR、hlyA、zot、ace、rstR和gⅢ^(CTX),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其分子型别。结果生化鉴定和血清学试验鉴别腹泻病例6株菌株为非01/非0139霍乱弧菌,均产生B溶血;14种药物中有12种属于全部敏感;荧光PCR检测霍乱弧菌特异性基因ompW均为阳性,ctx、tcpA、zot、ace、rstR和gⅢ^(CTX基因均为阴性,toxR、hlyA基因有5株菌扩增阳性,1株菌(1001434446)为阴性;PFGE显示6株菌带型均不相同,但有2株非常相似,分离株与霍乱弧菌产毒株相似性很低。结论6例感染非产毒的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病例发病虽相对集中,但属于散发病例,在局部地区频繁出现,提示其公共卫生意义不可忽视。
- 陈道利张萍王多春陈谨喻佰启程险峰刁保卫周海健朱明胡万富詹圣伟景怀琦阚飙
- 关键词:霍乱弧菌荧光PCR脉冲场凝胶电泳
- 2006-2013年马鞍山市流行性感冒监测分析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 通过对2006-2013年马鞍山市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探索流感流行规律,为制定流感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马鞍山市2006-2013年流感监测年度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监测资料、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3年马鞍山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平均ILI就诊百分比(ILI%)为6.72%,流感发病呈现冬春季及夏季两个峰,病例以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为主。2006~2009年7月,病毒分离平均阳性率为8.13%,毒株类型以季A(H1N1)和B型交替出现为主;2009年8月~2013年,核酸检测平均阳性率为18.40%,以新甲(H1N1)、季A(H3N2)和B型交替出现为主。结论 2006-2013年马鞍山市流感活动相对稳定,但流感监测工作仍然不能放松,需加强对B型流感的监测与防控。
- 查兵詹圣伟曹多志葛大放姚为玲赵志荣霍开兰沈志斌江良梁王建军
- 关键词:流感流感病毒B型
- 脑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定量评价脑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QOL),探讨有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F-36量表及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66例脑肿瘤患者和66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调查。结果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普遍下降,脑肿瘤患者的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总分的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疼痛、内心常感觉压抑不愿表达、经常莫名发脾气。结论医护人员及家庭成员应重视开导脑肿瘤患者诉说心中的压抑并对其进行定期心理评估,同时减少疼痛将有助于提高脑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 赵晓瑾詹圣伟唐根富卞正平汪婷婷程威张燕
- 关键词:脑肿瘤生活质量
- 马鞍山地区不同人群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初步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了解马鞍山地区不同人群中戊型肝炎病毒(HEV)流行株基因型的分布状况。方法对来自一般人群、有偿献血人群、吸毒人群的血清标本进行HEV IgG、IgM抗体检测并将HEV IgM阳性的血清标本进行RT-PCR扩增,PCR阳性标本进行基因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 HEV PCR扩增成功16份,其中HEV IgM抗体阳性病人和正常人群中10份标本阳性,吸毒人群和有偿献血人群中各3份标本PCR阳性,测序结果显示均为HEVⅣ型毒株感染。结论马鞍山地区不同人群中HEV流行株均为基因Ⅳ型,但不同人群内部的流行株存在较大变异。
- 项可霞文育锋程险峰郑锦绣詹圣伟朱明
- 关键词:基因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马鞍山市2008年食品中变形杆菌监测及分子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了解2008年马鞍山市监测食品中变形杆菌的检出情况,更好地对变形杆菌引起的腹泻进行预防与控制。方法采集2008年在马鞍山市的超市、批发市场、水产基地以及疑似食物中毒的熟食采集样品,按GB/T4789-2003、WS/T9-1996方法进行变形杆菌分离检测,分离菌株采用VITEK-32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药敏鉴定,同时进行PFGE分型,分析不同来源菌型之间的同源性。结果共采集各类食品230份,变形杆菌检出率为20.87%(48/230),其中普通变形杆菌为13.91%(32/230),奇异变形杆菌为6.96%(16/230)。在不同类食品中,检出率最高的是禽肉类样本29.09%(16/55),其后依次为鱼虾样本28.75%(23/80)、禽蛋样本13.33%(2/15)、熟食类样本12.5%(1/8)和畜肉类样本10.17%(6/59)。48株变形杆菌的PFGE分为28个型,其中普通变形杆菌为17个型、奇异变形杆菌为11个型,各型之间不紧密相关。经耐药分析,菌株对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头孢噻吩、复方新诺明及呋喃妥因耐药性>70%,而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氟哌酸、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和妥布霉素敏感性>68%。结论马鞍山市食品中变形杆菌的污染来源于不同的克隆株,未发现单个基因型菌株流行的迹象。
- 汪永禄陶勇王利郑锦绣詹圣伟刁保卫阚飙王多春
- 关键词:食品变形杆菌分子特征
- 马鞍山市志贺菌福氏4c亚型毒力基因检测及分子分型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志贺菌福氏4 c(ShigellaF4c)分离株的毒力基因的流行模式及分子分型的特点,掌握Shi-gellaF4c在该市的流行状况。方法使用常规法进行菌株分离培养、使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生化鉴定,鉴定为志贺菌的阳性菌株使用PCR检测ShigellaF4c的ipa H、ial、set、sen四种毒力基因及应用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ipa H、ial、set、sen四种毒力基因在76株ShigellaF4c的携带率分别为100%、97.4%、96.1%、90.8%,其中67株ShigellaF4c四种毒力基因全为阳性,占88.2%;本地区ShigellaF4c携带毒力基因模式分成五大类型,Ⅰ型是主要毒力基因模式。PFGE电泳条带图谱显示,ShigellaF4c中100%相同的菌株数较少;100%相同的都为同一年代,91%相同的菌株出现跨年度;不同年代分离株无完全相同基因型,地域方面没有明显联系。结论马鞍山地区S.F4c分离株携带ipa H、ial、set、sen四种毒力基因普遍存在,毒力强是本地区ShigellaF4c主要特征之一;ShigellaF4c在本地区无显著的流行迹象,属于散在发病。
- 陈道利金东崔志刚李振军郑锦绣陈谨程险峰朱明叶长芸胡万富景怀琦詹圣伟
- 关键词: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