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应焕
-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家庭支持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主要探讨获得家庭支持的脑卒中患者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初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在基础治疗和康复训练相同的前提下,观察组获得家庭支持。结果:治疗4周后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提高,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有效的家庭支持能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 章春连覃应焕周金仙
- 关键词:家庭干预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
- 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护理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1)、生活能力评分显著升高(P<0.01);康复护理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 覃应焕
- 关键词:脑梗死康复护理神经功能
- 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并发肌痉挛患者经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脊髓损伤并发肌痉挛增高患者,根据病情分为早期组10例和晚期组5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体位护理,运动训练及物理治疗等康复护理;1个月后采取MMAS痉挛评分法观察两组患者痉挛状态,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康复护理后肌痉挛增高程度较护理前有所改善,且早期组疗效优于晚期组。结论:脊髓损伤并发肌痉挛增高患者早期实施康复护理,能有效缓解肌痉挛增高,促进康复。
- 周金仙覃应焕
- 关键词:脊髓损伤肌痉挛康复护理
- 音频电治疗脑血管意外尿失禁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 2008年
- 覃爱芳周金仙覃应焕
- 关键词:音乐疗法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进展被引量:1
- 2016年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如得不到及时处理,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而危及生命[1]。SAH疾病进展及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2],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对SAH的护理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因此,做好SAH的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用药及并发症的护理,对降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尤为重要。
- 覃应焕
- 关键词:神经内科疾病绝对卧床休息颅内静脉腰椎管脑膜刺激征
- 基层医院脑卒中的运动康复护理
- 2008年
- 覃爱芳周金仙覃应焕
- 关键词:脑卒中运动康复护理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疗效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10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54例观察组和54例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采用Barthel 指数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并统计2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率。结果:通过对患者入院3周和5周时的 Barthel 指数进行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医院和家庭应及早对患者开展康复护理,从而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降低患者的残疾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覃应焕周金仙
- 关键词: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疗效
-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体会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吞咽功能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86%,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优良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覃应焕周金仙章春连
-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
- 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分析被引量:20
- 2015年
-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在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190例作为常规护理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另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在该科住院的190例老年患者作为护理干预组,根据相关安全隐患实施积极的护理对策及防范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包括跌倒、坠床、压疮、烧伤、烫伤、走失、意外拔管、误吸误食等情况)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3/190),低于常规护理组的10.0%(19/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排除,并采取积极的防范对策,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覃应焕覃爱芳
- 关键词:神经内科老年人护理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