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纳新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德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灌注
  • 1篇动脉灌注化疗
  • 1篇亚群
  • 1篇氧氟沙星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动脉
  • 1篇支气管动脉灌...
  • 1篇支气管动脉灌...
  • 1篇沙星
  • 1篇气管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标志
  • 1篇肿瘤标志物
  • 1篇阻塞性
  • 1篇阻塞性肺疾病
  • 1篇左氧氟沙星
  • 1篇喹诺酮
  • 1篇喹诺酮类
  • 1篇晚期
  • 1篇晚期非小细胞

机构

  • 6篇德州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袁纳新
  • 3篇徐晶
  • 2篇尹丽霞
  • 1篇林灵丹
  • 1篇魏莹
  • 1篇朱黎英
  • 1篇李常贤
  • 1篇王春梅
  • 1篇姜秀云
  • 1篇王辉
  • 1篇李新鹏

传媒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天津药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于德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2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三维适行放射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T细胞亚群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67.39%,31/46)高于对照组(86.96%,4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射疗法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李新鹏林灵丹刘登昌袁纳新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放射疗法T细胞亚群水平
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5
2002年
袁纳新魏莹
关键词:克林霉素磷酸酯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
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被引量:3
2009年
袁纳新尹丽霞徐晶
关键词:细菌感染氟喹诺酮类
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分析
选择2003年7月至2005年12月误诊的咳嗽变异性哮喘(CVA)24例进行临床分析。24例中男14 例、女10例,年龄18-54岁,误诊时间2个月-2年。结果显示24例中误诊为急慢性支气管炎11例、慢性咽炎8例、心力衰...
徐晶袁纳新
文献传递
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浆β-内啡肽变化相关性研究
徐晶姜秀云李常贤王辉袁纳新王春梅朱黎英
该课题选择慢性Ⅱ型呼吸衰竭病人30例及同期住院非呼吸衰竭病人28例,均测血浆β-内啡肽、血气分析。呼吸衰竭组病人应用纳洛酮后再测β-内啡肽、血气分析,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呼吸衰竭组病人血浆β-内啡肽显著高于非呼衰组(P...
关键词:
富马酸福莫特罗口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46例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富马酸福莫特罗口服治疗是否可以有效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短期内改善其肺通气功能。方法:随机选取46例COPD稳定期患者,其中I级(轻度)患者30例,II级(中度)和III级(重度)患者16例,均连续口服富马酸福莫特罗片7 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检查患者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73.91%,治疗后患者FEV1(1秒用力呼气量)、PEF(最大呼气流量)和FVC(最大肺活量)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患者PaCO2明显下降,P<0.01。心悸发生率(ECG检查示窦性心动过速)13.04%,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富马酸福莫特罗口服治疗可有效控制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短期内改善肺功能。
袁纳新尹丽霞
关键词:福莫特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功能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