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健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苏省地震局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介质各向异性对横波速度和衰减测量的影响
- 在实验室测量岩石声频和超声范围内的横波速度和衰减的工作已得到广泛开展,但是这种测量受到两个缺陷的困扰:(1)重复性差;(2)衰减非常大。这么大的超声横波衰减无法用固有阻尼、几何扩散和散射等因索来解释。需考虑介质的各向异性...
- 袁健方家福高俊锁
- 关键词:横波速度各向异性介质
- 文献传递
- 中国东部地区上地幔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被引量:1
- 1990年
- 本文应用Aki等的三维反演方法,反演了中国东部地区大尺度上地幔三维P波速度结构,其中采用了300个远震事件在所研究区域(100°—125°E,20°—45°N)的50多个台站的P波到时残差。结果表明:(1)中国东部地区上地幔横向不均匀性至少深达680公里,其中40—400公里范围内的结构具有共同特点,仍保持有地表大地构造的痕迹,400公里深度以下,不均匀性逐渐减小,地表构造痕迹消失。(2)存在一条北北东走向的深层构造带将中国东部地区分成两部分,西部速度稳定、偏高,东部速度复杂,低速高速随深度变化而交替出现。
- 袁健高龙生
- 关键词:上地幔P波三维反演
- 中国东部地区P波到时残差的研究被引量:1
- 1990年
- 本文研究了300个远震事件在中国东部(100°—125°E,20°—45°N)近50个台站的P波到时残差。事件的选择标准如下:(1)地震相对于台网中心有良好的方位覆盖和距离分布,震中距遍布30°—100°;(2)绝对走时残差小于5秒;(3)体波震级大于5级。研究包括:残差的频度分布,台站绝对残差平均值和相对残差平均值,相对残差的方位角-入射角分布。结果表明:(1)中国东部地区的上地幔存在严重的横向不均匀性;(2)似乎有一条北北东走向的深层构造带将中国东部地区分成两部分,西部速度偏高,东部速度偏低,这与由重力资料反演的中国地区上地幔密度分布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
- 袁健高龙生
- 关键词:P波残差地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