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俊斌

作品数:12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术后
  • 4篇输尿管
  • 4篇尿管
  • 4篇结石
  • 3篇手术
  • 3篇尿道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瓣膜
  • 2篇增生
  • 2篇置换术
  • 2篇置换术后
  • 2篇尿道下裂
  • 2篇前列腺
  • 2篇前列腺增生
  • 2篇取石
  • 2篇细胞
  • 2篇良性前列腺增...
  • 2篇疗效
  • 2篇淋巴
  • 2篇镜检

机构

  • 8篇中南大学
  • 4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浙江宁波解放...
  • 1篇石门县人民医...

作者

  • 12篇袁俊斌
  • 4篇杨罗艳
  • 3篇范本祎
  • 3篇祖雄兵
  • 1篇吴万瑞
  • 1篇李松超
  • 1篇段燚星
  • 1篇陈铁定
  • 1篇刘龙飞
  • 1篇陈敏丰
  • 1篇周旭
  • 1篇郭玺
  • 1篇任胜强
  • 1篇张选志
  • 1篇欧阳时锋
  • 1篇卢强
  • 1篇王荫槐
  • 1篇蔡雅富
  • 1篇齐琳
  • 1篇吴盛鹏

传媒

  • 3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Ⅰ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附126例报告)
2010年
目的:总结I期手术治疗尿道下裂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本科室2008年9月至2010年3月期间收治的尿道下裂126例患者,其中98例为采用侧背侧皮瓣的OUPFⅡ法;另28例阴茎下弯畸形较严重,采用切除尿道板加尿道口旁皮瓣的OUPFⅣ法的治疗方法和效果等临床资料。结果:126例中115例病例得到治愈,治愈率为91.3%。1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10例术后并发尿瘘,均为针尖样尿道皮肤瘘口,其中3例多发瘘口,7例单发瘘口,均已行补瘘术。另1例为尿道外口狭窄,定期行尿道扩张术可获得满意疗效。结论:OUPF法尿道成形手术适合于几乎所有尿道下裂患者,是一种很好的手术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取材方便,术后恢复快,阴茎外观满意,尿道狭窄、尿瘘、阴茎下弯畸形等并发症少等优点。
袁俊斌杨罗艳欧阳时锋卢强
关键词:尿道下裂手术
氯胺酮相关性下尿路功能障碍的基础及诊疗策略研究
唐正严1王钊1王桂林1丁见1黄亮1薛睿智1陈俊杰1朱泉1曾铭强1袁俊斌
氯胺酮,俗称“K粉”,是中国滥用药物中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在娱乐场所作为兴奋剂使用,在本世纪初被公安部定性为新型毒品。氯胺酮除了具有成瘾性外,还可导致吸食患者出现以下尿路损害为主的泌尿系症状,具体表现为尿路粘膜损害、膀胧...
关键词:
关键词:氯胺酮下尿路功能障碍
坦洛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
2010年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多发病。我们应用超选择性α1A受体阻滞剂坦洛辛治疗BPH患者58例,现报告如下。
袁俊斌杨罗艳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观察BPH患者老年男性常见病多发病
肾癌中EZH2表达的临床意义及靶向EZH2的siRNA对肾癌ACHN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研究背景:肾癌又称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是临床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占到了所有成人恶性肿瘤的2-3%。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较高,在欧洲每年一般较上一年有2%的增幅,这与一些能...
袁俊斌
关键词:EZH2RT-PCR肾癌EZH2SIRNAEZH2SIRNASIRNART-PCR细胞信号通路
文献传递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输尿管结石的处理
2011年
2008年8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6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袁俊斌杨罗艳张选志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输尿管结石结石患者
吗啡与羟考酮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后镇痛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比研究吗啡与羟考酮用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在本院行PCNL术治疗的50名患者,根据术后给予不同的镇痛药物将患者分为吗啡组(25例)和羟考酮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 h镇痛药物的使用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如恶心,头晕,呼吸抑制和瘙痒)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及镇痛药的平均使用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吗啡组患者不良反应恶心的发生率明显少于羟考酮组(P <0.05)。【结论】吗啡与羟考酮对行PCNL术的患者镇痛效果相当,但吗啡较羟考酮可减少不良反应恶心的发生率。
田开林范本祎秦勤许军彭波袁俊斌
关键词:镇痛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手术及围术期处理
2016年
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手术方法选择及围手术期抗凝药物的使用及其安全性。【方法】8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罹患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入院后停用华法林,改用普通肝素0.5mg/kg,q4h静脉注射,调整凝血酶原时间(PT)至正常范围之内,于手术前24h停用抗凝药物。手术方式采用全麻下输尿管硬镜气压弹道碎石加D-J管内置术,手术时间控制在30min之内,术后24~48h口服华法林并与肝素重叠使用,3d后停用肝素,单服华法林并维持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于治疗范围之内。【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术期,一次性碎石排石率100%。【结论】针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在合理调整抗凝药物种类、剂量及用法,掌握合适的抗凝强度,并注意术中操作及术后处理的前提条件下,输尿管镜碎石+D-J管内置术,其疗效确,安全可靠。
杨军范本祎何本林袁俊斌
关键词:手术期间抗凝药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与小切口取石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比较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比较小切口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72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纳入标准为直径大于1.5 cm嵌顿性中上段结石以及输尿管镜碎石或体外震波碎石失败患者。其中37例行小切口切开取石,另35例行后腹腔镜切开取石。比较两组术后视觉疼痛评分(VAS )、镇痛剂使用时间、一次性取石率、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一次性取石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P >0.05),小切口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后腹腔镜组(P < 0.001);而在术后连续两天 VAS值、镇痛泵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时间上,后-腹腔镜组明显优于小切口组(P< 0.01)。结论对于输尿管中上段的嵌顿性结石及输尿管镜碎石或体外震波碎石失败者,小切口及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均是安全、可靠的方案。但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较小切口取石术有术后患者耐受性好、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易雄飞袁俊斌邹林范本祎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
输尿管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6
2013年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全球最常见癌症的前十位[1-2],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亚型。在过去的5年里,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远低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平均水平[3]。淋巴瘤发生于泌尿道和男性生殖器官是罕见的,原发于输尿管的更少,只有零星报道[4]。本院2010年12月收治了1例输尿管淋巴瘤患者,经过完整的综合治疗,包括根治性手术后的化疗和免疫治疗,患者预后良好,随访至今无复发,现报告如下。
周旭袁俊斌刘龙飞祖雄兵齐琳
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原发性淋巴瘤输尿管
阴茎癌改良预防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30例报告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在阴茎癌预防性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大隐静脉,以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对30例阴茎癌患者施行改良的预防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标准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清扫界限上,外侧缘和下缘减少1-2cm范围,清除区域内浅深组淋巴和脂肪组织,其中保留大隐静脉。结果两腹股沟区淋巴结共检出68枚,平均2.3枚,病理证实阳性共3例3枚淋巴结,10%的患者淋巴结转移。术后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和高热,1例发生单侧下肢水肿,另有18.3%的单侧腹股沟区域出现局部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皮缘轻度坏死以及愈合延迟、淋巴瘘。无一例出现皮瓣大面积坏死、囊状淋巴管瘤和深静脉血栓等严重的并发症,三年无进展生存率100%。结论对阴茎癌患者,在保留大隐静脉的预防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保证淋巴转移灶被清扫的同时,也降低了并发证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梁宇袁俊斌陈敏丰祖雄兵蔡雅富任胜强
关键词:阴茎肿瘤淋巴结切除术手术后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