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显超

作品数:1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代文
  • 4篇立义
  • 4篇古典
  • 3篇游观
  • 3篇中国古典
  • 3篇中国古典美学
  • 3篇神游
  • 3篇审美
  • 3篇文艺
  • 3篇文艺批评
  • 3篇美学
  • 3篇古典美
  • 3篇古典美学
  • 2篇意蕴
  • 2篇审美意蕴
  • 2篇思维
  • 2篇譬喻
  • 2篇文化
  • 2篇文论
  • 2篇文学

机构

  • 9篇宁波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大连民族学院
  • 1篇西北大学

作者

  • 14篇薛显超
  • 1篇蓝冰

传媒

  • 4篇宁波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理论月刊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中国韵文学刊
  • 1篇现代语文(上...
  • 1篇现代语文(下...
  • 1篇中国文学理论...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待立义与古典风格论中的“深”与“浅”
2015年
"深""浅"作为古典风格论中重要的对待概念,在古代文论发展史上,因时代变迁、文体差异而呈现出尚深、尚浅及追求深浅合度等多种理论形态,在对待立义思维的影响和制约下,其与厚薄、浓淡、老嫩等对待概念互通互渗,在相反相待的动态平衡中共同构成了古典风格论的话语形态及价值追求。
薛显超
对待立义与古典风格论中的'浅'、'深'范畴
'深'、'浅'作为古典风格论重要的对待范畴,在古代文论发展史上,因时代变迁、文体差异而呈现出尚深、尚浅及追求深浅合度等多种理论形态,在对待立义思维的影响和制约下,与厚、薄、浓、淡、老、嫩等对待范畴互通互渗,在相反相待的动...
薛显超
关键词:古代文学审美内涵
文献传递
作文如治兵:古代文艺批评“兵喻”论析
2021年
古代文艺批评中的兵喻直接导源于古代战争的重要性与普遍性,中国兵法理论的早熟以及文人的知识结构、领兵经验则成为了兵喻进入文论的主要助力。运作过程中,兵喻通过词汇编码、思维移植与情感价值引导参与了文艺批评的建构过程,成为文艺批评重要的运思机制与言说方式,并在力量气势、精神因素、整体机动等方面体现出我国文艺批评兵喻的取喻侧重与文化特色。
薛显超
关键词:文艺批评文化特色
“以象譬喻”与古代文论的话语形态
2014年
"以象譬喻"作为古代文论的重要修辞方式与知识生产方式,对古代文论意义生成及话语形态都影响巨大。本文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其分类、构成及文化阐释作出解释。
薛显超
关键词:修辞方式知识生产思维方式
古代文论的弹丸之喻
2019年
弹丸之喻是古代文论的一个经典象喻,围绕其自身"圆""转"的特性,在历代承传不衰,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衍生出"弹丸脱手""盘中走丸"等诸多喻型;弹丸之喻在与文论思想的互动过程中,含义逐渐丰富,指涉范围不断扩大,于思维构建和术语生成等方面深刻的影响了古代文论的面貌和走向。
薛显超
关键词:古代文论
简论《水经注》的诗性叙事被引量:1
2014年
《水经注》是郦道元实地考察、广搜博闻的心血结晶,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浑厚的文笔,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祖国的壮丽山川,因此《水经注》在叙事上体现出明显的诗性特征。诗性特征是指在客观记述山川物理、风土人情的同时,以优美精到的文字传达出一种情怀之美,在描山绘水的同时有一种超越客观的人文情怀。读者在阅读山川物理的同时,能够唤起多层次的审美愉悦和审美联想。具体表现为:一是写景状物中饱含感情,蕴蓄诗情;二是采用骈散结合的叙述方式,讲究节奏韵律及音调和谐;三是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诗歌意境;四是引用民歌民谣增添诗意氛围。
蓝冰薛显超
关键词:水经注诗性诗性叙事民歌民谣
论中国古代文艺批评中的“肥”与“瘦”
2017年
肥、瘦作为感官词语在取譬连类思维机制的作用下进入古代文艺批评成为对待概念,于诗、文、书、画诸论域呈现出崇肥、崇瘦、肥瘦相和、超越肥瘦等多种理论形态;肥、瘦两端发展并不平衡,宋代以后,由于儒、道思想的共同作用及对待概念的升降机制,瘦美更受关注;肥、瘦概念的生成与演变突出代表了古人感知和言说文艺的方法与特色。
薛显超
关键词:文艺批评
沈祥龙词学思想探微
2011年
沈祥龙是晚清继蒋敦复、刘熙载之后活跃在上海的一位重要词家。他的词学著作《论词随笔》是一部少见的词论修辞研究专著,但是其作、其人都长期为学界所忽视。沈祥龙在清人辨体和尊体的基调下,以情、韵、气论词,崇尚真情与自然,标举清空和雅正,折衷群吉,论列得失,不为浙、常所牢笼,很多观点为后世况周颐、王国维等继承生发,是词学理论传承中的重要一环。
薛显超
关键词:辨体尊体
中国古典美学“游”范畴探源被引量:1
2011年
"游"来自原始先民对于星体运行的观察,作为旗帜飘带的"游"象征着星与命,具有沟通天人的作用。旗帜在祭祀和战争中的重要功能强烈地影响了原始先民的思想意识;同时,"游"又是原始先民对于现实生活观察、体认的结果。魏晋后"游"沿着虚化与诗化的轨迹,深入影响了社会文化生活,成为代表生命与审美最高境界的重要范畴。
薛显超
关键词:旗帜祭祀战争
论中国古典美学“游”范畴的审美意蕴被引量:1
2012年
"游"范畴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它来源于原始神性的旗帜飘带,儒、释、道三家都有丰富的阐述,深刻影响到艺术、人生各个领域,具有较广的内容涵盖面和阐释界域,本文通过对形游、游观、神游三个从身体到精神层次的阐说,试图揭示"游"范畴的审美特质,并揭示出高扬"游"精神对于文论转型及艺术人生构建的意义。
薛显超
关键词:游观神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