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扬 作品数:8 被引量:32 H指数:4 供职机构: 德阳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57例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分析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德阳市人民医院经导管介入治疗57例先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1例,女26例;年龄1.5~75.0(29.4±3.5)岁。单纯动脉导管未闭(PDA)21例,室间隔缺损(VSD)12例,房间隔缺损(ASD)20例;VSD合并ASD 2例,VSD合并PDA 1例,ASD合并PDA 1例。均采用国产封堵器及输送系统。ASD合并PDA患者先封堵动脉导管,再封堵ASD;VSD合并PDA患者先堵动脉导管,再封堵VSD;VSD合并ASD患者先封堵VSD,再封堵ASD。结果介入治疗手术时间30~90 min。全组手术成功56例,成功率98.3%(56/57),1例老年女性ASD患者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因肺动脉压高放弃封堵而终止手术。住院时间3~7 d。全组门诊以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片、心电图随访1个月~2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操作,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心病安全、微创、疗效确切。 刁明强 孙晓康 薛扬 吕静 谭程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导管 介入治疗 一线三甲医院汶川地震107例多发伤合并胸伤的救治分析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总结汶川地震中多发伤合并胸伤的救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汶川地震后至2008年5月31日我院收治107例多发伤合并胸伤地震伤员的一般情况、救治情况及转归、死因等临床资料。结果多发伤急诊手术病死率前3位分别为肝修补、脾切除、颅内血肿清除减压;胸伤紧急处置病死率前3位分别为呼吸机支持、气管插管、胸腔闭式引流;多发伤分类病死率前3位分别为ARDS、胸骨骨折、连枷胸;死亡伤员均为AIS-90创伤严重度评分(ISS)评分很高的重度、极重度多发伤,颅脑伤、腹腔脏器伤和四肢骨盆伤是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胸伤也是伤员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汶川地震多发伤合并胸伤的救治中,严重创伤所导致的失血性休克和重型颅脑伤是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胸伤的严重程度是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损伤部位越多、ISS评分越高、胸伤越重,病死率越高。迅速检查、快速诊断和分诊,尽早胸伤紧急处置,能为进一步抢救创造机会,提高抢救成功率。 刁明强 孙小康 彭志忠 谭程 郭向东 赵长明 洪澜 薛扬关键词:汶川地震 多发伤 胸伤 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46例采用VATS肺段切除治疗(肺段切除组)和同期VATS肺叶切除治疗的52例(肺叶切除组)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术后下床时间、拔除胸引流管时间,术后并发症例数及术后肺功能。结果肺段切除组下床时间、拔除胸引流管时间短于肺叶切除组,肺功能恢复较好,并发症少,与肺叶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肺段切除并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肺癌安全,可靠,较肺叶切除创伤小,恢复快。 谭程 孙小康 刁明强 薛扬关键词:电视胸腔镜 肺段切除 肺叶切除 肺癌 疗效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体外循环术后出血2例 被引量:4 2009年 孙小康 刁明强 洪澜 郭向东 赵长明 薛扬关键词:体外循环术 出血 异位胸腺瘤合并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例 2012年 1病例介绍患者女,40岁。因头昏、乏力、活动后气促2个月,在外院行胸部CT提示右下胸腔巨大占位,于2011年12月26日收入我科。查体:颜面、睑结膜苍白,淋巴结、肝脾不肿大。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30 g/L,红细胞比积9.7%,白细胞计数2.0×109/L,血小板计数88×109/L,骨髓象示粒系增生活跃,占46.0%,红系增生明显减低,占2.0%,巨核细胞数正常,结合骨髓活检符合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CT提示右肺中下叶巨大肿块,密度较肝脏稍低,约13 cm×7 cm×10 cm,肿块边缘分叶状,中度强化,内可见钙化灶,与右肺中下叶、下肺静脉、下腔静脉、膈肌关系密切, 刁明强 孙晓康 青胜兰 薛扬关键词:异位胸腺瘤 地震群体多发伤的救治分析 2009年 目的总结汶川地震中群体多发伤患者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12日~31日我院收治的454例地震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伤员中,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57例,胸腔闭式引流71例,急诊手术213例,死亡37例,死亡率8.1%。其中失血性或(和)创伤性休克29例,特重型颅脑伤1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结论地震群体多发伤的特点是:伤员多而集中,伤情重而复杂,需要全体动员,统一组织,诊治小组迅速初诊、分流,重点抢救,注意多发伤的抢救处理重点和先后顺序,积极防治并发症,防止漏诊和误诊,才能最大程度的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刁明强 孙小康 彭志忠 谭程 郭向东 赵长明 洪澜 薛扬关键词:地震伤 群体伤 多发伤 一线三甲医院汶川地震1348例群体伤的救治分析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总结汶川地震中群体伤患者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12-31日我院收治的1348名地震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伤员中,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61例,胸腔闭式引流101例,清创缝合674例,颅内血肿清除,碎骨清除减压41例,截肢49例,清创外固定297例,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13例,肠切除或修补13例,脾切除8例,肝修补10例,剖腹探查1例。脊柱骨折引起完全性或不全性截瘫8人。死亡45例,入院1 h内死亡30例,1-24 h内7例,〉24 h 8例。死亡原因:失血性或/和创伤性休克29例,特重型颅脑伤14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结论:在地震群体伤的救治中,有三大原则对于提高救治率至关重要:首先,迅速检查、快速诊断和分诊是提高大规模群体伤救治率的关键,早期诊断应以查体、诊断性穿刺和胸部X线、B超检查为主,迅速查明并紧急处理危及生命的伤情,防止漏诊误诊;其次,重视休克复苏和多发伤的处理、防治ARDS、骨筋膜室综合征、继发感染等并发症、防治交叉感染和疫情发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第三,按战时前线军队医院管理模式,向周边医院转移患者。 刁明强 孙小康 彭志忠 谭程 郭向东 赵长明 洪澜 薛扬关键词:汶川地震 群体伤 地震群体伤中胸外伤的救治分析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总结"5·12"地震中胸外伤患者的救治经验。方法分析2008年5月12~31日收治的合并胸外伤或以胸外伤为主的2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3例,女94例,年龄(43.6±4.7)(11~80岁)。结果紧急气管插管25例,气管切开11例,呼吸机支持21例,胸腔闭式引流101例,加压包扎及胸带固定153例,伴有胸部以外脏器损伤者均得到相应救治。入院8h内死亡6例,8~72h死亡2例,均合并有颅脑、胸腹、骨盆等严重多发伤,无1例剖胸手术。结论对地震群体伤中胸外伤的救治,早期诊断应以物理检查和胸部X线、B超检查为主,早期治疗以保守和胸腔闭式引流为主,严格掌握开胸指征,重视多发伤的处理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治,注意延迟性血气胸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治疗,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刁明强 孙小康 彭志忠 薛扬 郭向东 赵长明 洪澜关键词:地震 群体伤 胸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