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晓荣

作品数:49 被引量:142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政治法律
  • 17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晚清
  • 10篇纠纷
  • 10篇法律
  • 6篇诉讼
  • 5篇商事纠纷
  • 5篇清末
  • 5篇民国
  • 4篇侵权
  • 4篇晚清时期
  • 4篇民事
  • 4篇华洋诉讼
  • 3篇中国法
  • 3篇商事习惯
  • 3篇太平天国
  • 3篇侵权行为
  • 3篇清末民国
  • 3篇民法
  • 3篇国法
  • 2篇抵制
  • 2篇叙事

机构

  • 29篇福州大学
  • 8篇苏州大学
  • 5篇中国政法大学
  • 4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作者

  • 39篇蔡晓荣
  • 3篇王国平
  • 2篇孙宝根
  • 1篇单淮
  • 1篇王黎明
  • 1篇马传科
  • 1篇张英明

传媒

  • 2篇东南学术
  • 2篇安徽史学
  • 2篇福建论坛(人...
  • 2篇学术研究
  • 2篇政法论坛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清华法学
  • 1篇交通企业管理
  • 1篇法制与社会发...
  • 1篇历史档案
  • 1篇历史研究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州学刊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现代法学
  • 1篇法学家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陈炽的保险思想探略被引量:2
2001年
陈炽在其经济著作《续国富策》中,阐发了自己比较系统的保险理论。他首先从保险的自然前提出发,分析了中国创办保险之必要,然后从保险的双方分别论述了保险的意义和作用,并且介绍了近代保险险种和部分保险原理,提出纠资集股办保险以维护民族利益的主张。
蔡晓荣
关键词:保险思想
中国近代侵权行为法学的理论谱系:知识立场的回顾与梳理被引量:4
2013年
对中国近代侵权行为法学的理论谱系进行一个溯源性的梳理和总结,可以为当下侵权行为法学的知识积累和传承提供若干基础性助益。中国近代侵权行为法学的型塑,端赖于清末民国时期民法学者所撰著之侵权行为法相关论著。这些论著从侵权行为之内涵、归责原则、类型、效力等方面对侵权行为法的学理进行了深入剖析。当然,中国近代侵权行为法学理论谱系的构建,就其演生路径而言又表现出以下特点:理论上由早期主要借鉴日本,逐渐过渡到兼采欧西;体例上的教科书化严重,论著中雷同处较多;偏重条文疏注和阐解,理论概括力尚显薄弱;对侵权行为法的理论要点既有共识,亦存有若干分歧。
蔡晓荣
关键词:清末民国民法学侵权行为学说
清末民初上海会审公廨中美商民的混合诉讼及交涉被引量:6
2019年
1909—1913年间上海租界会审公廨受理的中美商民混合讼案,其纠纷虽仍以商事交易为主,但亦出现土地房产、牌号版权、抵押担保、票据、房屋建造承揽、人格权等新的纠纷样态。围绕相关诉讼在美领事署与会审公廨之间展开的交涉,又折射出美国会审官把控会审公廨涉美诉讼的诸多细节。同时,在诉讼和纠纷的解决过程中,部分中美涉讼当事人和外籍律师,亦恃"交涉"为奥援,力谋各自利益的最大化。清末民初会审公廨处理华洋讼案具有"名诉讼实交涉"的本质。
蔡晓荣
关键词:会审公廨交涉
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的理论论争——兼论对中国当下编纂民法典之启示被引量:8
2017年
在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进程中,民法学界围绕着民法法源、悬赏广告性质、典权性质、家制和宗祧继承之存废、女子继承权等诸问题,在理论层面展开过热烈的论争。这些论争,或涉及域外移植而来之民法条文的解读,或涉及中国固有民事法在欧西民法语境中之诠解,或涉及亲属继承领域民事固有法之存废。学者们在论争中通过对上述具体问题的理论追问,充分表达了他们对中国近代民法典编纂过程中一些根本性问题的"立法忧虑"和"知识关怀"。今日重温这些理论论争,可以发现其对中国当下的民法典编纂,仍可提供良多启示。
蔡晓荣
关键词:民法法典化理论论争民法典编纂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法学界关于废止死刑之论争被引量:1
2011年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国内刑罚制度改革实践的深入发展,兼受欧美各国废止死刑运动之影响,中国法学界曾掀起了一场关于废止死刑的论争。当时持死刑废止论者以死刑的历史传统和民族信念、社会契约论、人道主义、死刑报应主义和刑罚功能主义等为立论基础,力辩死刑之应行废止。此外,他们还就死刑存废与社会安全、死刑与国家表率、死刑与犯人自新和司法补救等问题与死刑保存论者进行过论争。该时期关于废止死刑之论争,某种程度上冲击了人们传统的刑罚观和死刑观,对于其时之刑事立法,也或隐或显地施加了一定的影响。
蔡晓荣
关键词:民国
晚清内地华民改籍问题探微被引量:8
2004年
逊清之季 ,因中国国籍法阙如 ,加之部分西方领事对华民归化采取任意吸纳的态度 ,致使租界和沿海各埠 ,屡有内地华民脱离华籍 ,改归洋籍 ,并成为当时一种严重的“社会病”。内地华民擅入洋籍 ,其动机各异 ,但却对晚清政府的基层控制和司法治权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且屡屡滋生华洋交涉问题。为控制和预防华民改籍 ,晚清政府积极筹维应对之策。而该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
蔡晓荣
关键词:国籍法
晚清海关洋员职务行为涉讼再探讨——以英籍洋员为考察中心被引量:1
2005年
晚清时期,随着全国划一的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建立,英籍洋员在中国海关行政中取得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在此前后,由于英籍洋员法律地位模糊,围绕着其职务行为在英人之间导致了一系列的诉讼,并牵涉到诸多国际公法问题。经由多方的努力,海关英籍洋员职务行为的法律性质终于得以确定,但英国方面维护中国主权仅是一种表象,其后面隐藏着中外各方极力维持并巩固外籍税务司制度的愿望。
蔡晓荣
关键词:职务行为国际公法
西商东渐与晚清法律变革:以华洋商事诉讼为线索被引量:1
2009年
晚清时期,由于西商东渐,华洋商事纠纷因之迭起。华洋商事纠纷及其引发的诉讼,作为近代西力东渐背景下的一种重要涉外法律关系,它在中国的产生、蔓延及解决,对转型期的中国法律变革,施加了不容低估的影响。从观念层面看,它以一种可以感知的形式,催生了中国近代民商立法的自觉;从制度层面看,它推动了晚清部分重要民商事法律的制定。此外,华洋商事诉讼的动态运作,也或隐或显地对中国司法诉讼制度的近代转型,施加了一定的影响。
蔡晓荣
关键词:晚清法律变革
农村公路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思考被引量:7
2007年
蔡晓荣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环境资源保护法律思考总里程公路网
论高校法科学生人文情感之涵育
2013年
由于当下我国高校法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出现偏差,加之部分教师授课方式单一,缺乏人文知识的有效融入,以及功利化求知导向下学生汲取人文知识动力不足,导致高校法科学生人文情感的普遍性失落。当前我国高校法科人才的培养模式亟需进行改革,并应从转变教育理念、优化学缘结构、改进授课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等方面入手,增进学生人文情感的涵育并促使其整体素质的提升。
蔡晓荣
关键词:高校法科学生人文情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